秘密★启用前2022年重庆一中高2022级高一下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卷地理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1.根据下列地理事物的相互关系,图中①、②、③三个圆依次代表的是A.太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B.花岗岩沉积岩岩石C.冬季风季风环流大气环流D.沼气能矿产资源自然资源下面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四幅图,读图回答2~3题。2.四图中能正确地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甲、乙B.甲、丙C.乙、丙D.丙、丁3.若图中经纬度是正确的,下列关于图中a、b、c、d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地自转的角速度相同,都是15°/小时B.如果以恒星为参照物,这四个地方转一周所需时间为24小时C.在a、b、d三地作水平运动的物体,a、d两处的物体向右偏,b处的物体向左偏D.图中四点一年中有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相同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10-\n4.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5.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地下径流增多B.植被覆盖率增加C.降水下渗量减少D.城市热岛效应6.[原创]关于下面甲、乙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甲图乙图A.甲是风力侵蚀地貌,乙是流水搬运地貌B.甲多分布在湿润地区,乙多分布在干旱地区C.甲地貌所在气候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荒漠化D.乙地貌所在地形区,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下图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7.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B.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C.受冷锋影响,气压将降低-10-\nD.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8.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丙、丁之间有断层B.乙地背斜成山C.丙地向斜成谷 D.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 读下图,完成9~10题。9.沿箭头a方向自然带的变化属于:A.经度地带性规律B.纬度地带性规律C.垂直地带性规律D.非地带性现象10.沿箭头b方向自然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B.水分C.人类活动D.海拔高度11.[原创]下图是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的大小。下列选项中分别与四图相符的是()A.印刷、制伞、微电子、罐头B.罐头、制伞、印刷、微电子C.罐头、微电子、制伞、印刷D.制伞、印刷、微电子、罐头12.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公众应该做的事情是( )A.选购无氟冰箱、节能荧光灯等B.为了节省时间,使用一次性筷子、杯子、快餐盒、打火机等C.购买包装考究的商品D.绝对不用一次性物品,包括注射器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回答13—15题。-10-\n13.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A.10%B.20%C.30%D.40%14.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A.60年代初期B.70年代中期C.80年代中期D.90年代后期15.1961--2022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B.城镇人口变化不大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D.进入逆城市化阶段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七在①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下图所示(初一、十一、廿一为逢一,其余类推)。回答16—17题。16.该地区A.集镇分为两级B.集市的周期为3天C.①地的服务范围与②地一样D.②地的服务功能比①地齐全17.①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C.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D.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重庆市某年外来人口由外省(市)迁入人员分布图读“重庆市某年外来人口由外省(市)迁入人员分布图”,完成18-19题。18.下列关于重庆市外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10-\nA.西部各省区都有大量人员迁往重庆市B.外来人员主要来自周边省区C.重庆市劳动力短缺是吸引外来人员的主要原因D.距离越远的省区迁往重庆市的人口越少19.广东省大量人员迁往重庆市的主要原因是A.交通便利B.迁移距离短C.投资创业经商D.劳动力过剩如下图所示,北方某村春夏生产粮食,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了养猪场。读图回答20-21题。20.该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水稻种植业B.乳畜业C.混合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21.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A.光照条件B.热量条件C.降水条件D.土壤条件22.[原创]关于东西半球的说法,正确的是()A.180°经线在东半球B.0°经线和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C.10°W—10°E经度范围在东半球ND.东经度在东半球,西经度在西半球读右图,回答23-24题。23.关于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2470米B.CD是山谷,EF是山脊C.H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D.H地比B地降水多24.[原创]右图中有一处陡崖,其高差可能是:A.98米B.198米C.698米D.298米25.[原创]在地球仪上,0°经线和0°纬线相比()A.两者等长B.0°经线稍长C.0°纬线约为0°经线的一半长D.0°经线约为0°纬线的一半长读下图局部经纬网示意图,完成26-27题。-10-\n26.[原创]a点在b点的方向为 ()A.东南 B.东北 C.西北 D.西南27.下列对于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位于太平洋,流经的洋流是北太平洋暖流B.b点位于印度洋,且自转线速度最大C.a、b两地均位于海洋上,且a地有极昼极夜现象D.a、b两地均位于陆地上,且b地有太阳直射现象冬至日(12月22日)凌晨4点(地方时)一架飞机从甲地(60°N、100°W)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8小时后抵达乙地(60°N、80°E)。根据题意选择回答28-29题:28.飞机途中航向 ( ) A.一直不变 B.先朝东北后朝东南 C.先朝西北后朝西南 D.先朝北后朝南29.这架飞机若以同样速度,沿60ºN纬线航行,抵达乙地大致需要 ( ) A.16小时 B.12小时 C.20小时 D.24小时30.[原创]一张比例尺为1:15000000的地图,若将比例尺放大为原图的5倍,放大后()A.比例尺变为1:75000000B.图上描绘的内容更简略C.新图图幅面积比原图增加了25倍D.图上1cm代表实际距离30km“农夫果园”番茄汁的原料主要来自图示的山麓河谷地区。据图回答31-33题。31.该地区种植番茄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A.水源B.气候C.土壤D.地形32.[原创]B河流在山麓地带形成地貌名称是()A.沙漠B.沙丘C.冲积扇D.沙垄33.[原创]A城镇分布有“农夫果园”番茄榨汁企业,下列不属于影响该企业布局的区位因素是()A.接近原料产地B.交通比较便利C.土地租金低D.气候条件优越34.修建青藏铁路会遇到多年冻土问题,是因为() A.太阳辐射弱,气温低B.海拔高,气温低C.冰川影响大D.纬度高,气温低-10-\n35.近年来,我国出现“民工潮”的主要原因是①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②东南部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③我国农村人口密度大④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第II卷综合题(共30分)36.读“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填写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4分)。①;②;⑤;⑥。(2)[原创]如果把图上的比例尺放大3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用数字式表示)。(2分)(3)河流干流的流向为。(2分)(4)如果在图中某地修建一水库,请在图中用“”标出。(2分)(5)在小河旁有A、B两个取水口(AC和BC两条线)把水引到C处,应选择的方案是________线,理由是。(3分)(6)若在甲、乙、丙三处中选其中一处修梯田,以________处最好。原因是。(3分)37.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M、P、Q中 ________处是高级住宅区。理由是______________。(4分)-10-\n(2)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________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3)促进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优势区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三点)。(6分)出题人:陈蓉审题人:吴文成2022年重庆一中高2022级高一下期期末考试地理答题卷2022.736、(16分)(1)①;②;③;④。(4分)(2)(2分)(3)(2分)(4)如果在图中某地修建一水库,请在图中用“”标出。(2分)(5) ;(3分)(6) ;(3分)37、(14分)-10-\n(1);(4分) (2) ;(4分)(3)(6分)2022年重庆一中高2022级高一下期期末考试地理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CBCDCCBDBBCABDC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ADBCCBCDDDABDBD3132333435ACDBA二、综合题:36、(1)鞍部 山谷 山脊陡崖 (2)1∶50000(3)大致自北向南流(4)略(5)AC AC线虽然引水距离较长,但水从水库引出后可以顺着地势进行自流,而C处地势比B处高,不便于自流引水(6)丙 ①丙处坡度较缓,有利于修建梯田,保持水土;②丙处的地势比水库的水位低,有利于引水灌溉-10-\n37.(1)P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垂直风向,(大气污染小,空气质量高);位于流经城市河流上游,(水污染小)地势高环境优美;临近文化区(2)甲位于河流下游,位于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水陆交通便利。(3)位于干流和支流交汇处,水源丰富;公路和铁路交通运输便利;地形平坦;旅游资源丰富;科技发达,文化教育水平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