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一中2022---2022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地理试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福建省某无人海岛进行野外考察活动。左图为该岛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回答下列题。 1.右图是某同学在④处拍摄的太阳照片,拍摄的北京时间最有可能是A.5:30B.6:30C.17:30D.18:30小王准备在珠海市(21.5°N,113°E)某楼盘中间位置买房,楼高54米,楼层高3米,楼间距36米,楼后有一停车场。读图完成下题。2.小王不想买太高的楼层,又怕冬季正午室内晒不到太阳,那么小王最好买A.15楼B.10楼C.7楼D.2楼下图示意某湖7000年来的湖面变迁状况。读图,回答下列题。3.下面四幅图中最能反映图中PQ一线地形剖面图的是-11-\nA.B.C.D.1.与乙河相比,甲河入湖口的三角洲不明显,主要原因是A.甲河入湖口较深B.乙河泥沙含量更大C.甲河沿途植被覆盖更好D.乙河流量更大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值,下图是北美北部气温年较差(单位:℃)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题。2.导致图中太平洋沿岸气温年较差小于大西洋沿岸的主要因素是A.大气环流B.地形C.植被D.洋流3.由图中数据可推测,大陆A.西岸的降水量多于东岸B.东岸河流的结冰期小于内陆C.西岸的海洋性强于东岸D.东岸的森林覆盖率大于内陆读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4.此时,M地的风向为A.东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5.图中虚线处的锋面类型和N地可能的天气特征分别是-11-\nA.暖锋阴雨B.暖锋晴朗C.冷锋阴雨D.冷锋晴朗读甲、乙两河间地形及地质剖面图(如图),回答下列各题。1.若N与④都是岩浆活动的结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与④顶部形成的岩石特点相同B.N与④下部形成的岩石特点不同C.N与④形成时间相同D.N岩浆活动比④早2.在甲、乙两河间的黄土地上植树造林后,假设该地年降水总量未变,则甲、乙两河年径流量的变化特点是A.甲、乙两河年径流量均无变化B.甲河年径流量增加,乙河年径流量减少C.甲、乙两河年径流量减少D.甲河年径流量减少,乙河年径流量增加甲、乙、丙三流域位于我国同一省区内。甲流域面积1604km2,流域内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600~830mm;乙流域面积502km2,流域内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700~750mm;丙流域面积777km2,流域内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509.8mm。表为三流域植被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植物类型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林混合林森林地林地草原灌木林草原作物地合计甲流域0.1630.0960.0260.2190.1190.0020.1750.2001乙流域0.0170.0010.0060.2950.390—0.1370.1541丙流域————0.0040.4730.523—13.造成三个流域植被发育程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地势C.流域面积D.多年平均降水量4.甲流域较乙、丙流域植被发育好,则甲流域A.年日照时数较长B.年平均气温较低C.洪水历时较长D.降水强度较大-11-\n下图为我国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完成问题。1.图中河流阶地沉积物厚度T1明显大于T2,原因可能是A.T2阶地形成后地壳长期稳定,乙处接受河流沉积时间长B.T1阶地形成后地壳长期稳定,乙处接受山地坡积物的沉积时间长C.T2阶地形成后地壳长期稳定,乙处接受山地坡积物的沉积时间长D.T1阶地形成后地壳长期稳定,甲处接受河流沉积时间长2.该河流流向可能是A.自北向南B.自南向北C.自西向东D.自东向西早春短命植物往往在每年早春3月中下旬萌发,到6月底至7月初种子自然掉下结束生长期。读早春短命植物大致分布范围图,完成下列各题。3.关于早春短命植物主要分布区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B.该区域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11-\nC.主要分布区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达到D.该区域冬季受中纬西风带影响,降雪多1.根据早春短命植物的生存环境,推测其可能具有的生物特性是A.叶片表层具角质层,利于抗寒抗旱B.强大的深扎根系,利于吸取地下水C.植株矮小,利于保持水分和利用地温D.种子数量少,利于保持繁殖能力2.早春短命植物在春季萌发,夏季结束生长的主要原因是A.春季融雪多,夏季干旱B.春季光照强,夏季气温高C.春季降水多,夏季光照强D.春季气温回升,夏季干旱历史上,图中河流多次决堤泛滥,威胁到城市人口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图中水闸修建在523米宽的河面上,通过控制一个或多个河道之间的闸门可以减少朝向上游的水量。读该河流河口区域示意图及图示区域气候资料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3.该区域夏季降水量与冬季存在差异的原因是A.地处背风坡B.寒流流经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西风偏弱4.图示河流河口水闸泄洪孔关闭时间A.春季最长B.夏季最长C.秋季最长D.冬季最长5.河口水闸关闭时,会促使水闸以上至城市河段A.河流水质下降B.泥沙沉积量增加C.泥沙沉积量减少D.河流含沙量增加下图为美国阿拉斯加地区两种输油管道铺设方式。有近一半的输油管道架空修建并采用泡沫塑料保温,管道两侧支架上设有“热棒”(图1),在平坦地带也采用“之”字形铺设(图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n1.阿拉斯加输油管道在平坦地带采用“之”字形铺设的原因是A.为管道可能发生的纵向移动和横向移动预留空间B.增加管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轻管线附近单位面积地面的承受压力C.增加管线长度,减缓输油速度,防止管道爆裂D.为了避开沼泽和沟谷等地形复杂之处2.输油管道两侧“热棒”的主要原理是A.冬季提高表土温度B.冬季降低表土温度C.夏季提高表土温度D.夏季降低表土温度人口洛伦兹曲线是指某区域人口累积百分比所对应的面积累积百分比的点所组成的曲线,如果人口的区域分布是均衡的,那么人口洛伦兹曲线是一条平分坐标轴的直线(见图中“绝对均衡线”)。如图示意东北三省不同年份人口洛伦兹曲线。据此完成下列题。3.1990~2022年,东北地区的人口A.逐渐趋于集中B.逐渐趋于分散C.先分散后集中D.先集中后分散4.图中M~N表示的区域可能是A.边远山区B.河流沿岸C.内陆地区D.城镇地域-11-\n1.有助于东北三省人口洛伦兹曲线接近绝对均衡线的措施是A.促进乡村经济发展B.促进人口向沿海迁移C.加快第三产业发展D.加快交通设施建设如图为公路、高铁和航空三种交通运输方式在不同运输距离上的市场份额。读图完成下列小题。2.图中公路与高铁两种运输方式市场份额竞争最激烈的运输距离在A. 50—150kmB. 200—300kmC. 700—800kmD. 950—1050km3.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高铁运输,航空运输应采取的应对措施有①压缩、淘汰部分中、短途航线 ②增加航运班次,节省候机时间 ③长途航线采取直线飞行,减少成本,降低票价 ④开发广大农村地区市场,大力建设航空港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③下图为2022年我国住宅价格等级分布金字塔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4.平均每个行政区承载人口最多的是-11-\nA.极高房价区ⅠB.极高房价区ⅡC.低房价区D.中低房价区1.关于现阶段我国城市人口迁移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极高房价区Ⅰ人口外迁B.极高房价区Ⅱ人口外迁C.低房价区人口大量迁人D.中低房价区人口迁往高房价区2.下列产业.受极高房价影响最大的是A.金融业B.种植业C.高新技术产业D.制造业3.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央谷地(位置见图)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部,海岸山脉与内华达山脉之间,为南北狭长的平原。谷地南方的耕地占了全谷地的2/3,而北方的水资源占了全谷地的2/3。谷地东部河网密集且径流量稳定,西部河网稀疏且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原来,中央谷地只能作为畜牧用地,随着加州水道系统的共建,中央谷地成为美国重要的水果和蔬菜生产基地。该地经济主体是农业,但有着94%的城镇人口。(1)简述中央谷地的形成过程。(4分)(2)分析该地东部河流流量稳定的原因。(4分)(3)说明该地经济主体是农业,但城市化水平高的原因。(4分)4.沥青是石油炼油后留下的余渣,多用采铺路或作为建筑材料。现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合资建设的的现代化石油加工企业阿克套沥青厂,从中国引进成套工艺设备,产出高品质沥青,能达刘高等级公路的建设要求。哈萨克斯坦以公路运输为主,但公路年久失修,运力有限,交通落后,目前正在建设的中亚地区最重要的货运大干线“双西公路”(西欧--中国西部)哈萨克斯坦段,所需要的高品质沥青都由阿克套供应,也能满足今后该国道路建设的需要。图为“双西公路”哈萨克斯坦段示意图.-11-\n(1)简述阿克套沥青厂发展的有利条件。(4分)(2)分析建设“双西公路”哈萨克斯坦段需要高品质沥青的主要原因。(6分)(3)哈萨克斯坦交通区位限制了经济的发展,试分析原因。(5分)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问题。根据联合国的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P)在7%以上为老龄型人口。P可分为以下几种阶段类型:当P<7%时为成长型(G);当7%≤P≤10%时为老年型初期(A1);当 10%<P≤14%时为老年型中期(A2);当 14%<P≤16%时为老年型后期(A3);当P>16%时为超老年型阶段(S)。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对老年人口的区域分布产生一定影响。截至2022 年,江苏省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13.99%,居全国之首,已步入老年型中期阶段。但各地情况有所差异,全省老龄化水平最高的是南通市,其素来都有“世界长寿之都”的美誉。如图示意2000~2022年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11-\n(1)以南通为例,分析大气环境对苏中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影响。(4分)(2)分析苏南社会、经济发展对江苏老龄人口空间分布产生的影响。(6分)(3)面对当前老龄化社会可能带来的“养老问题”,请你为此提出合理建议。(3分)泉港一中第二次月考高三地理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CCBDACCADBBCAAD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CADBCABCDABDBDD31.(1)先期受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地壳断裂下陷,(2分)后期受流水堆积作用形成冲积平原。(2分)(2)东部内华达山海拔更高,夏季有大量的高山冰雪融水补给,(2分)冬季受西风控制且位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多,所以东部河流流量更稳定。(2分)(3)该地地势平坦,经济发达,机械化、专业化水平高,(2分)农业从业人员少,所以该地城市化水平高。(2分)-11-\n32.(1)石油资源丰富,为沥青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1分)有中国技术条件的支持;(1分)市场需求量大;(1分)国家政策支持。(1分)(2)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沥青路面易开裂、变形;(2分)晴天多,太阳辐射强,路面易增温,沥青易软化;(2分)是欧亚大陆的货运大通道,运量大,磨损大。(2分)(3)深居亚欧大陆中部,没有出海口;(2分)货物运输需经其他国家中转,限制了其出口贸易和经济发展;(2分)公路年久失修,运力有限。(1分)33.(1)南通市地处亚热带、日照充足、气候温暖湿润,适合老年人居住生活;(2分)三面环水,江海交汇处,空气质量好,污染较小,有益老年人健康长寿;(1分)老年人口数量多,比重大,易形成老年型人口。(1分)(2)苏南经济的发展对苏北、苏中青壮年劳动力产生吸引力,大量苏中、苏北年轻劳动力涌入苏南大城市,造成苏北、苏中老龄人口比例增加;(2分)同时苏南高等教育的集中与发展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口,降低了当地老龄化水平;(2分)都市圈内部出现低龄化现象,形成低龄化中心。(2分)(3)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完善医疗卫生等社会保障体系;建构完善的养老体系;弘扬优秀的敬老文化。(3分)-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