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地理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第Ⅰ卷(非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来.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在答题卡内.(共60分,每小题2分)酱油是我国的主要调味品之一,图1示意酱油生产过程。读图完成1—2题。挑选浸泡混合制曲晒制发酵压榨晒油沉淀灌装面粉菌种澄清盐水黄豆图11.近些年来,福建、广东地区成为国内知名酱油生产基地的主要自然原因是A.土地租金比较低B.劳动力丰富C.科技发达D.纬度低,光热充足2.广东地区酱油厂多数采用东北大豆作为主要原料,其主要原因A.生长周期长,质量好B.方便海运C.种植面积广,价格低廉D.地广人稀,产量高读“我国某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相关数据比较表”(单位;mm),回答3-4题。3.从表中数据推断该城市中心区最易发生A.暴雨天气B.地下水缺乏C.城市内涝D.热岛效应4.下列措施对缓解两地“转化为地下径流降水量”的差异作用不大的是A.限制城市建筑物的高度 B.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C.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D.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图2为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某市城区面积和冬季平均气温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5.分别表示城区面积和冬季气温变化的曲线是A.①和④B.②和①C.③和②D.④和③6.该市可能位于A.华北平原B.云贵高原C.大兴安岭D.柴达木盆地11图3为我国东部某省针对地势低洼积水区开发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完成7-8题。7.该农业生产模式对当地造成的最主要影响主要有A.因地制宜,减轻盐碱B.降低区域整体海拔C.减轻农民劳作负担D.导致严重的农药污染8.最适宜推广该农业生产模式的地区是A.华北平原B.三江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D.珠江三角洲读“我国近年来的人口变化情况表”,完成9-10题。年份202220222022202220222022总人口(万人)131448132129132802133474134091134735出生率(‰)12.0912.112.1412.1311.911.93死亡人口(万人)8929139359439519609.我国2022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A.4.79%B.0.479%C.7‰D.7%10.表中数值反映我国人口①人口出生率一直在下降 ②人口死亡率一直在上升③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在下降 ④人口总数在减少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1图4是“我国某地区1978—2022年农业产值结构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11--12题。1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A.青藏高原B.黄土高原C.内蒙古高原D.长江三角洲12.该地农业结构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变暖B.城市化快速发展C.粮食政策调整D.灌溉技术的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甲国开始在临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见图5)。据此完成13--14题。图513.据图文资料推断,与乙国相比,甲国A.劳动力价格较低B.技术水平较高C.消费市场较广D.资金较雄厚14.甲国边境工业区的发展,提高了A.乙国的劳动生产率B.甲国的环境质量C.乙国的就业率D.甲国的城镇化水平图6是“某地区主要农作物分布图”,读图完成15--16题。1115.以下选项哪项不是该地区棉花分布区的有利条件A.地处热带,光热充足B.人口密度大,劳动力充足C.地形平坦,利于耕作D.河流灌溉水源充足16.该地区北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A.荒漠化、次生盐碱化B.水土流失、石漠化C.大量使用化肥、土地退化D.雨林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读图7,“我国某地区不同地形坡度地形比例图”和“当地气温降水资料统计资料”,完成17--18题。17.该地区气候类型最可能是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高山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18.结合地形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A.小麦种植为主B.山地林、牧业为主C.水稻种植为主D.淡水养殖为主19.该地区工业原料与工厂组合正确的是A.橡胶—轮胎厂B.棉花--纺织厂C.甜菜--制糖厂D.茶叶—茶厂读图8,“几种气温和降水量年内变化范围图”,完成20--21题。1120.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②气候类型区最容易发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B.土地盐碱化C.水土流失D.湖泊萎缩21.图中代④代表的气候类型区最适合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大牧场放牧业B.季风水田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D.乳畜业图9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22--23题。1122.①、②、③、④四地中,商业网点的密度最小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23.拟在P地建立某大宗商品集散中心,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 ①地形 ②地租 ③市场 ④交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下图是我国华北平原某城市示意图(图10)及该城市近十年土地利用率变化图(图11),读图回答24-25题。图10图1124.从保护城区环境角度考虑,该城工业区应布局在城区的A.西南郊B.西北郊C.东南郊D.东北郊25.据图11可以推断,近十年该城市A.城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B.城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C.郊区种植业迅速发展D.郊区生态环境改善读图12,某城镇略图,完成26-28题。1126.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27.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在甲处布局印染厂主要是因为其:A.距离城市较远B.位于河流下游C.地处盛行风下风向D.靠近铁路28.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A.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D.水岸名邸,上风上水29.读图13,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关于图中四地人口状态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教育压力大B.乙地为发达国家C.丙地劳动力不足D.丁地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图1330.2022年底,兰新高铁将正式通车运营,它是目前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标志着新疆、甘肃、青海开始进入“高铁时代”。据图信息判断,兰新高铁投入运营后,图14虚线区域内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A.滑坡灾害B.暴雪灾害C.大风灾害D地震灾害11◎乌鲁木齐博格达山盖氏山兰新铁路兰新高铁图例南疆铁路图14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10分)图15中H市为我国西南地区较富庶的重工业城市。该市及其周边地区是我国热带、亚热带水果和冬季蔬菜生产基地,也是我国立体农业的典型区。读图(表)回答:月份123456789101112蒸发量(mm)130.4182.4271.0298.7314.3233.2190.2174.9137.9129.2103.897.7降水量(mm)3.02.14.414.651.6143.5191.4177.0137.649.115.23.4(1)指出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的有利地形条件。(4分)(2)结合图表,分析该地区河谷可种植优质热带水果的有利气候条件。(6分)1132.(10分)图16为我国东部季风区黄河沿线某城市(阴影部分)及周边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1)该城市夏季气温明显高于周边同等城市,试从季风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4分)(2)你认为高铁站的位置合理吗?请说出你的理由。(6分)33.(10分)读图17“统万城遗址(位于陕西省北部偏西)分布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于是匈奴人定都于此,取名统万城。直到15个世纪前,它处于山环水绕之地,水草肥美,牛羊成群,地理环境相对优越。而现在则是荒漠连天,就像远去的楼兰古国,处于被沙漠的掩埋之中。(1)说明图中城市的主要分布特点,并分析影响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5分)(2)从地理角度分析导致统万城从繁荣走向消亡的主要原因。(5分)1134.(10分).读图18,回答下列各题。(1)第Ⅰ阶段为某城市郊区农业区位图,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①粮食产区 ②花卉蔬菜园艺区 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 ④果树林区。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A为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D为________。(4分)(2)该城市发展到第Ⅱ阶段时,根据图示信息分析城市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压力(6分)11高三第三次摸底考试地理参考答案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非选择题(共40分)31(10分)(1)山地多;相对高差大;河谷海拔较低。(4分)(2)纬度较低,河谷地形,年均温高;高大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基本无寒潮影响,冬季气温较高;干燥,多晴天,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6分)32(10分)(1)夏季盛行东南风,气流在翻越南面山地后下沉增温。(4分)(2)合理。从城市边缘通过,不干扰市内交通,噪声污染小。(6分)不合理。远离市中心,不便于城市居民出行。离远火车站远,不利于旅客换乘。(6分)(答案合理既可给分)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