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中学2022—2022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一地理一、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1、2题。1.关于内力和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力作用能量的来源主要是太阳能B.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也属于外力作用C.内力作用的进行十分缓慢,不易被人们所察觉D.地表形态在内、外力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2.关于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是流水堆积而成的B.“V”形谷是风化作用形成的C.流水作用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D.我国崇明岛是流水堆积而成的3.通常能找到化石的岩层是()①花岗岩②石灰岩③砾石层④页岩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4.“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情景可能出现的地区是()A.页岩地区B.砾石层地区C.石灰岩地区D.花岗岩地区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图中B、D代表的岩石分别是()-9-\nA.侵入型岩浆岩、沉积岩B.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C.变质岩、喷出型岩浆岩D.沉积岩、变质岩6.图中②表示的是()A.外力作用B.变质作用C.上升、冷却凝固D.重熔再生如图为某地地貌和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据图判断()A.①处有良好的地下水储存条件B.②处的火山喷发可能形成石灰岩C.③处可能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D.④处沉积岩中可能含有化石8.从成因上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为背斜成山,C为岩块断裂上升形成的山地B.B为流水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的冲积扇C.D为冰川搬运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山峰D.外力作用是形成图示地貌形态的主导因素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9、10题。-9-\n9.导致图中铁路线弯曲的主导因素是()A.避开河谷B.避开山脊C.联系居民点D.避开断层10.图中居民点的分布特点是()①沿河分布②沿交通线分布③沿断层线分布④聚落的规模与地形有关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图甲是黄河干流示意图,图乙是黄河不同河段的河流地貌,完成11~13题。11.图乙中①、②两图分别表示图甲中不同河段的河流地貌,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A.①-a②-bB.①-b②-dC.①-a②-cD.①-c②-d12.下列关于a处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聚落规模一般较大B.聚落会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C.聚落一般会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D.聚落一般沿河谷呈条带状分布13.关于d处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A.黄河泥沙含量大,因此三角洲增长速度快B.d处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航海运输C.d处因河网密布、地形平坦,成为我国的“鱼米之乡”D.入海口处三角洲增长慢14.古代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亢平坦之地,是因为()①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②土地肥沃,近河有利于农耕③雨热同期,气候优越④便于搬迁和居住A.①B.①②C.①③D.①②③④读下图,完成15、16题。-9-\n15.图中各地理要素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大气环流B.太阳辐射C.人类活动D.下垫面状况16.图示各要素及地理环境的演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B.复杂性C.整体性D.稳定性下图为六种主要植被类型的气候要素分布范围图。读图,回答17、18题。17.图中年均温分布范围最大的植被类型是()A.热带雨林B.草原C.阔叶林D.针叶林18.图中植被分布能体现从沿海向内陆地域分异规律的是()A.热带雨林、阔叶林、针叶林B.热带雨林、阔叶林、草原C.阔叶林、草原、荒漠D.阔叶林、针叶林、苔原下图为某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19、20题。-9-\n19.垂直自然带谱反映了()A.该山地可能位于云贵高原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甲坡的水热状况优于乙坡D.水分差异导致植被类型不同20.乙坡山麓地带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海洋性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读下面景观图片,回答21、22题。21.图甲景观的形成突出反映了()A.地壳的水平运动B.地壳的垂直运动C.强烈的侵蚀作用D.剧烈的火山活动22.图乙中构造形成及出露形成景观的主要原因是()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D.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23.读某一河流的部分河段示意图,如果河中有沙金,淘金点产量最高的可能是()A.a处B.b处C.c处D.d处如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回答24、25题。24.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是()A.①B.②C.③D.④25.下列剖面图与图中①②连线处河流剖面符合的是()-9-\n读下图,回答26~28题。26.图1中数字与图2中甲、乙、丙、丁表示的岩石类型对应正确的是()A.①——甲B.②——乙C.⑤——丁D.⑥——丙27.图中①~④岩层和⑤、⑥岩石按形成过程由老到新的排列次序为()A.①②③④⑤⑥B.⑤⑥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⑥⑤D.⑥⑤①②③④28.M、N处地质构造分别是()A.背斜、向斜B.向斜、背斜C.断层、背斜D.断层、向斜二.综合题(共44分)29.读陕西省三大地区村落情况图表。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地区村落密度(个/平方千米)村落平均人口(人/个)甲0.80300~400乙0.53<100丙0.20100~200(1)写出地形区的名称:甲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3分)(2)甲地区聚落形态以团状为主,其主要影响因素是()(2分)A.地形平坦B.河流宽广C.农业发达D.矿产丰富(3)乙地区聚落形态以____________为主,(2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30.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共14分)-9-\n(1)图中自然带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4分)(2)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自然带分布有何特点?(2分)自然带的分布反映出地理环境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2分)(3)E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属自然带的________地域分异(2分),它的形成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赤道以南的C自然带呈南北狭长分布,是受何因素影响?(2分)31.从此东行入大流沙,沙则流漫,聚散随风,人行无迹,遂多迷路,四远茫茫,莫知所指,是以往来聚遗骸以记之。(《大唐西域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20分)(1)下图为唐玄奘西游路线中某种地貌的等高线示意图,该地貌类型是_______,并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盛行风向;用P标出治理该地貌时植树种草的适宜位置。(4分)(2)下图描述了唐玄奘西游路线中某处的一种外力作用形式,这种外力作用形式是_________,该处地貌形成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4分)-9-\n(3)下图为唐玄奘西游路线中某地地质剖面图。乙处成为山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4)甲、乙两处中,可以找到石油的是__________;为什么?(4分)(5)修建工程隧道应选址于_______(甲/乙),水库选址时,应避开_______(甲/乙/丙)。为什么?(6分)高一地理月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6分)1——5DDBCA6-----10BDACA11------15CDABA16------20CBCCD21-----25BABBA26----28BCA二.综合题29.(共10分)(1)渭河平原秦岭黄土高原(3分)(2)A(2分)(3)散居(2分)地形以山地为主,聚落只能沿山间谷地零散分布(3分)30.(共14分)(1)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4分)(2)以赤道为轴,呈南北对称分布。(2分)纬度地带性(2分)(3)非地带性(2分)此处为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气温较低,使空气的对流运动减弱,降水偏少,形成热带草原带(2分)(4)寒流(本格拉寒流)。(2分)31.(共20分)(1)沙丘图略(风从缓坡吹来,即缓坡为迎风坡,P标在上风向缓坡处)(4分)(2)风化①④②③(4分)-9-\n(3)乙处为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变得坚硬致密,不易被侵蚀。(2分)(4)甲甲处为背斜顶部,石油的密度比水小,可以顺着岩层在背斜顶部富集(4分)(5)甲丙甲处为背斜,岩层相互支撑,开挖的隧道稳定安全,且背斜不是储水构造,比较干燥;将水库建在断层上,容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6分)-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