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铁一中2022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地理科试题(理科)时量:3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图中①-②-③反映区域间相互关系正确的是()A.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B.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C.中国——山西省——太原市D.中温带——干旱地区——青藏高原2.我国的国土面积幅员辽阔,在进行国土开发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环境问题。读我国局部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题。甲、丙两个地区有共同的生态问题,形成的共同原因最主要是( )A.降水条件B.地质条件C.人为因素D.土壤条件川气东送是我国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第五大工程。该线起于四川东部达州,止于上海市,途经重庆市、湖北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全长1674千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下列因素中,属于川气东送管线走向所考虑的是()A.地形因素B.交通运输条件C.城市分布D.工业基础条件4.我国实施川气东送的原因是()A.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供大于求B.西部地区因受经济水平的限制,能源供大于求C.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仍在东部D.主要是为了西部地区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一般说来,区域的发展要受资源、环境、产业结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种地理要素的影响。区域自身的发展一般包括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5.当区域发展处在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初期阶段时()A.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B.劳动力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模转移C.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D.区域对外开放程度比较高6.当区域经济进入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之后,成为区域发展主导力量的是()A.先进的科技B.发达的交通C.丰富的资源D.充足的劳动力-7-\n上海名牌“白猫”洗涤品有声誉,有市场,但因产业结构调整,已不适宜在上海发展;而重庆万县生产洗涤品的企业产销量低,经济效益差。1995年,两家企业合资组成了“白猫”(重庆)有限公司,安置三峡移民1000多名。据此回答下列各题。7.上海“白猫”洗涤品企业参与组建“白猫”(重庆)有限公司的现象()A.属于国际产业转移B.不属于产业转移C.属于国内产业转移D.与产业转移无关8.促进上海“白猫”洗涤品企业参与组建“白猫”(重庆)有限公司的主要原因是()A.寻找新的企业发展空间B.劳动力流动性很强C.在上海生产市场销售不便D.上海“白猫”企业技术水平高9.“白猫”(重庆)有限公司的组建,对万县区域发展而言,最直接的意义是()A.促进万县的产业结构调整B.缩短了产业升级的时间C.加剧了污染D.安置部分移民就业10.下图为某典型的产业转移路径图。读图,下列四种产业的生产构成图中最有可能表示该产业的是()A.①B.②C.③D.④我国“十一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1.这种划分是按()A.行政区划划分的B.自然指标划分的C.综合指标划分的D.地理位置划分的12.这种划分主要体现区域间的()A.整体性B.阶段性C.开放性D.差异性13.下列不属于湿地的是()A.三峡水库B.海南岛红树林C.长湿水稻田D.青藏高原上的冰川14.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土地荒漠化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下列省区荒漠化比例最大的是()A.宁夏B.青海C.陕西D.新疆-7-\n15.三江平原沼泽面积广的原因是()①东北地区寒冷的气候和冻土的发育,使土壤中的水分不易排干②降水较少,但洼地积水③地势低平,雨水较多,每当夏季,水注连串④荒地多,人为影响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6.读某沿海湿地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题。图示湿地的重要价值主要是( )A.防风固沙B.维持生物多样性C.调蓄洪水D.增加海洋渔业资源17.下图为我国两大淡水湖。读图完成下题。甲湖面积比20世纪缩小近一半,其后果是( )A.造成上游水土流失B.导致湖泊周围地区土地沙漠化C.人口密度减少,城市数量减少D.对河流调节能力减弱太湖平原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桑蚕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继而出现了“东桑西移”现象,即把桑蚕丝主产区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而丝绸纺织产品的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部门仍保留在东部地区。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8.太湖平原桑蚕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A.大气湿度增高B.气温变率增大C.近地面风速增大D.大气降水增多19.“东桑西移”的原因是西部地区①土地资源丰富②水热条件好③劳动力成本较低④光照条件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0.“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线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B.该线以南以水田为主,油菜作物种植面积广阔C.该线以北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D.该线以南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7-\n长铁一中2022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地理科答卷(理科)第Ⅰ卷 (选择题 共80分)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_____..............................................................................................................................................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第Ⅱ卷(综合题 共20分)二、综合题21.左图是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示意图,右图是荒漠化发展与结果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干旱程度增强。(4分)(2)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3)由右图可见,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下降,其实质是退化。(4分)22.下图为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调水的主要调入区是____________。东线工程主要利用_________运河作为输水渠道,以节省投资。(2分)(2)湖南省某中学小明、小强同学利用寒假沿东线考察,发现从扬州到天津沿途植被景观的变化明显,这种变化反映的是____________(填“纬度”或“干湿度”)地带性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2分)(3)小明、小强两同学考察后,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调入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为课题,开展探究活动,并形成了两种不同看法。①小明认为:利大于弊;②小强认为:弊大于利。你赞成哪位同学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2分)(4)结合当地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缓解京津唐地区水资源紧张的主要措施除跨流域调水外,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7-\n参考答案1.C图中①-②-③反映区域间层次性;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三个地区是并列的,不是包含关系;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两者是并列关系,无包含关系;中国——山西省——太原市,是包含关系,符合图示信息;中温带——干旱地区——青藏高原,三者没有关联性。选C正确。2.C【解析】甲、丙两个地区共同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甲为黄土高原,温带季风气候;丙为东南丘陵,亚热带季风气候,两地降水条件、地质条件和土壤条件都不相同,其水土流失的形成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故C项正确。3.C4.B3.城市经济规模大,能源需求量大;川气东送给沿线城市提供能源,管线走向所考虑的是城市分布。选C正确。4.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短缺,求大于供,A错;西部地区能源丰富,且因受经济水平的限制,能源供大于求,B正确;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仍在西部,C错;川气东送,可促进东部地区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环境,D错。选B正确。5.C6.A5.初期阶段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工业比重小,处于起步阶段,。第三产业比重下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6.在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工业化、城市化推进到比较高的水平,加工制造业不是走向衰退,而是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第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7.C8.A9.D7.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这种现象称为产业转移,上海企业把相关的生产转移到重庆,符合产业转移,没有跨越国界,属于区域产业转移。8.上海“白猫”洗涤用品企业已不适宜在上海发展,而重庆万县生产洗涤企业适宜“白猫”洗涤用品企业发展,所以,促进该公司组建的直接原因是寻找新的企业发展空间,B正确。9.“白猫”(重庆)有限公司的组建,规模不大,三,对万县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较小,AB错误;加剧了污染不是有利的影响,C错误,主要的有利影响是增加就业机会,安置部分移民就业,D正确。-7-\n【考点定位】产业转移【名师点睛】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劳动力因素,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目的地,二十世纪下半叶,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东亚的转移是一个很好的例证。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企业生产需要与有工业联系的其他企业打交道,还需要与地方服务行业打交道,组织职工培训,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发达国家社会内部交易成本很高,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高,推动企业家向国外转移产业,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东亚的出口加工区成为吸引产业转移的地区。3.市场因素,当国内市场饱和或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需求,就会开辟国际市场,例如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业到我国兴办汽车厂,这是因为我国拥有庞大的汽车销售市场。10.D根据图中产业转移路径可知,该产业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它的生产成本中劳动力成本比重高,图中④产业的劳动力投入高达60%。考点:产业转移。11.C12.D11.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可知,这种划分属于综合指标,故C项正确。12.根据综合指标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体现了区域之间的差异性,故D项正确。13.D【解析】试题分析:据湿地的概念,判定三峡水库、海南岛红树林、长湿水稻田都是湿地,而青藏高原上的冰川不是湿地。14.D根据图例,图示内容是草地退化比例和荒漠化比例。根据图示数值,我国荒漠化比例最大的省区是新疆。根据我国部分省区土地荒漠化及草地退化状况,我国荒漠化比例最大的省区是新疆,约占45﹪,D对。宁夏约占22﹪,A错。青海、陕西不到20﹪,B、C错。15.C【解析】沼泽的形成主要从气候、河流、地形等方面,结合当地实际分析,①③项符合。点睛:三江平原沼泽面积广,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1.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微弱;2.有冻土分布,阻止了地表水的下渗;3.降水量大于蒸发量;4.河流多,有凌汛,易泛滥。16.B【解析】-7-\n沿海湿地为生物提供栖息生存环境,维持了生物的多样性;内陆的森林起防风固沙的作用;河流沿岸湿地起调蓄供水的作用;沿海湿地也没有增加海洋渔业资源。图中所示为沿海湿地,故B项正确。17.D【解析】湖泊面积缩小可能是淤积和围湖造田等因素形成,上游水土流失可导致湖泊面积缩小,不是湖泊面积缩小影响上游,A项错误。湖泊面积缩小不会造成湖泊土地沙漠化,B项错误。湖泊面积缩小可能是围湖造田造成的,人口增加,人口密度增加,城市数量增加,C项错误。湖泊面积缩小,库容减少,水量减少,对河流调节能力减弱,D项正确。18.B19.C18.太湖平原桑蚕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导致绿地、水域面积减少,硬化地面增加,植被和水域对气候的调节能力下降,即蒸发量减少,空气湿度下降,温度变率增大。选B正确。19.太湖平原由于工业化、城市化影响,土地价格、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西部相比太湖平原地价、劳动力价格低,导致“东桑西移”。选C正确。20B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CCBCACADDCDDDCBDBCB21.(1)干旱递减(2)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3)土地生产力土地【解析】(1)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干旱。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接纳太平洋水汽越来越小,因此本区自东向西降水递减,干旱程度增强。(2)西北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为: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及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3)阅读图片即可获知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土地生产力下降,其实质是土地退化。22【答案】 (1)华北 京杭(2分) (2)纬度(2分) (3)我赞成①(小明,利大于弊)。(1分)理由:缓解了华北地区水资源供应紧张状况;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任答一点即可得1分) 或我赞成②(小强,弊大于利)。(1分)理由:由于不合理灌溉,可能导致华北地区土壤次生盐碱化更严重。(1分)(任选一个看法回答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4)修建水库,雨季储水;提倡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提高水价等(任答两点即可得2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