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Al27S32Cl35.5K39Ca40Fe56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仪器中,能用于直接加热的是( )。A.烧杯 B.试管 C.烧瓶 D.锥形瓶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用规格为10mL的量筒量取6mL的液体B.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C.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D.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Cu B.NaCl C.NaOH D.H2SO44.下列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5.下列关于摩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摩尔是一个物理量B.摩尔可表示任何物质的物质的量C.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D.摩尔表示物质的质量6.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碱的是( )。A.NaHSO4B.Na2CO3C.NaOHD.NaCl 7.S的摩尔质量是( )。A.32L/molB.32mol/LC.32g/molD.32g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2.4LO2中一定含有6.02×1023个氧分子。B.将80gNaOH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C.18g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L.D.在标准状况时,20mLNH3与60mLO2所含的分子个数比为1:35\n9.鉴别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萃取 B.蒸馏 C.过滤 D.丁达尔效应10.关于容量瓶及其使用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专用仪器 ②使用前要先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 ③容量瓶可以用来加热 ④不能用容量瓶长期贮存配制好的溶液 ⑤一定要用500mL容量瓶配制250mL溶液A.① ② B.①②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11.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Mg2+、NO3-、Cl- B.Ba2+、Na+、CO32-、OH-C.Mg2+、Ba2+、OH-、NO3-D.H+、K+、CO32-、SO42- 12.在VmLFe2(SO4)3溶液中含有agFe3+,取mL该溶液稀释到4VmL,则稀释后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mol·L-1B.mol·L-1C.mol·L-1D.mol·L-113.如果Mg2+、M、Fe3+和Cl-四种离子以物质的量之比1:2:2:4共存于同一溶液中,则M可能是( )。A.SO42-B.CO32-C.OH-D.NO3-14.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的盐酸④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⑤②④①③ D.②⑤④③①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B.凡是有氧元素参加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有的元素化合价一定都发生变化D.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16.固体X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2X===Y↑+2Z↑+2W↑.测得生成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H2密度的a倍,则X的摩尔质量的数值是()。A.2aB.4aC.5aD.10a5\n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17.(10分)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合理的分离方法的字母填在横线上。A.萃取分液 B.加热分解C.结晶 D.分液E.蒸馏 F.过滤(1)________分离饱和食盐水和沙子的混合物(2)________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获得硝酸钾(3)________分离水和苯的混合物(4)________分离四氯化碳(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5)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多次用到玻璃棒,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分别是 ; ;________。18.(10分)(1)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aHCO3 Fe2(SO4)3(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碳酸钙与稀盐酸混合 氧化铜与稀硫酸混合 19.(12分)实验需要配制480mL1mol/L的NaCl溶液,根据溶液配制中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需称量氯化钠晶体的质量是g.(2)实验中除了托盘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3)下列操作会使实际浓度偏高,偏低还是不变,请填空:a.称量用了生锈的砝码; b.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c.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没有再加水; 20.(14分)(1)黑火药在发生爆炸时,发生如下的反应:5\n2KNO3+3C+S===K2S+N2↑+3CO2↑。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被氧化的元素是,氧化剂是,还原剂是.(2)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液体变为________色,即可得到Fe(OH)3胶体。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现象是,其原因是。21.(6分)一种固体物,可能由Na2CO3、Na2SO4、CuSO4、CaCl2、NaCl等混合而成。为检验它们,做了以下实验。(1)将固体物溶于水,搅拌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2)取此溶液适量,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3)过滤,将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试判断:固体物中肯定有________,肯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对可能有的物质,可采用向滤液中滴加________溶液的方法来检验。5\n高一期中测试化学答案1.B2.D3.A4.C5.C6.C7.C8.D9.D10.B11.A12.C13.A14.C15.D16.C17(共10分)(1)F (2)C (3)D (4)E每空1分(5)搅拌加速溶解 引流 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使液体飞溅每空2分18(每空2分共10分)(1)NaHCO3===Na++HCO3-Fe2(SO4)3===2Fe3++3SO42-(2)2OH-+Ba2++SO42-+2H+===BaSO4↓+2H2OCaCO3+2H+===CO2↑+H2O+Ca2+CuO+2H+===Cu2++H2O19(每个2分共12分)(1)29.3(2)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3)偏高;偏高;不变;20(每空2分共14分)(1)NS;C;KNO3S;C;(2)红褐;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开始加入稀硫酸时,胶体发生聚沉生成Fe(OH)3沉淀,当酸过量时,又将Fe(OH)3沉淀溶解(合理即可)21(每个1分共6分)Na2CO3;Na2SO4、CuSO4、CaCl2;NaCl;AgNO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