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秋季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化学考试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Cl-35.5O-16H-1一、选择题(共20题,共60分)1.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l/L的NaCl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Cl质量分别是( )A. 950mL,11.2g B. 500mL,117g C. 1000mL,117.0g D. 任意规格,111.2g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蒸发操作时,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停止加热B.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 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 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3.工业焊接钢管时常用Cs进行“无损探伤”,这里的“137”是指该原子的(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质量数4.下列各组微粒:①H3O+、NH、Na+;②OH-、NH、F-;③O2-、Na+、Mg2+;④CH4、NH3、H2O,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2gNaOH固体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出其中50mL,则这50mL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04mol/LB.0.2mol/LC.1mol/LD.2mol/L6.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可不经干燥直接用于配制溶液B.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水和酒精的混合物C.配制1L0.1mol/L的NaCl溶液时可用托盘天平称量5.85gNaCl固体-6-\n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为防止液滴飞溅,滴管紧贴试管内壁7.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正确的是( )A.某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B.某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C.某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2+D.某溶液生成无色气体,说明原溶液中有CO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位素K、Ca具有相同的质量数B.O与O互称为核素C.氟的元素符号为FD.10B的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同9.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氯分子和氯离子的是( )A.液氯 B.新制氯水C.CaCl2溶液D.次氯酸溶液10.实验室制氯气时有如下操作,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②缓缓加热;③在烧瓶中加入少量的MnO2,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盐酸;④通过分液漏斗慢慢向烧瓶中注入浓盐酸;⑤将多余氯气用浓NaOH溶液吸收;⑥当有连续气泡出现时,开始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④②①⑥⑤C.①④③②⑥⑤D.①③④②⑥⑤11.在氯水中存在许多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各自的性质,下列的实验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的存在B.溶液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溶液中有Cl2的存在C.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有Cl-的存在D.加入NaOH溶液,氯水浅黄绿色消失,说明溶液中有HClO分子的存在12.将30mL0.5mol·L-1NaOH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3mol·L-1B.0.03mol·L-1C.0.05mol·L-1D.0.04mol·L-113.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失去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6-\nB.氧化反应的本质是得电子C.原子得到电子后,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升高D.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14.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不正确的是( )15.在强酸性无色透明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Zn2+、Al3+、SO42-、Cl-B.Ag+、Na+、NO3-、Cl-C.Fe3+、K+、Cl-、MnO4-D.Ba2+、NH4+、Cl-、HCO3-16.从溴化钠中制取单质溴可采用的方法是( )A.蒸发至干,灼烧固体B.滴入新制的氯水,用汽油萃取C.通入新制的氯气,用酒精萃取D.加入碘水,用四氯化碳萃取17.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钠在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B.钠是一种灰色的固体C.钠可以保存在煤油或CCl4中D.钠着火时可以用沙土扑灭18.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氢氧化钡溶液与盐酸的反应OH-+H+=H2OB.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6-\n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O32-+2H+=Ca2++H2O+CO219.一定条件下氨气和氧化铜可以发生如下反应:2NH3+3CuO3Cu+N2+3H2O,对此反应的分析合理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NH3被氧化为N2C.反应体现了金属铜的还原性D.每生成1molH2O就伴随着1mol电子转移20.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B.常温时水溶液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C.与稀盐酸反应快慢:Na2CO3<NaHCO3 D.物质的量相同时,消耗盐酸:Na2CO3<NaHCO3二、填空题(共3题,共40分)21.(共10分)据报道,某些花岗岩会产生氡(Rn),对人体产生伤害。请回答:(1)该原子的质量数是________,质子数是________,中子数是________。(2)请根据Rn的原子结构预测,氡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A.非常活泼,容易与氧气等非金属单质反应B.比较活泼,能与钠等金属反应C.不太活泼D.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你选择该选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发现,镭能蜕变为Rn,故称Rn为镭射气;钍能蜕变为Rn,故将Rn称为钍射气;锕能蜕变为Rn,故将Rn称为锕射气。则Rn、Rn、Rn是________。A.同种元素B.同位素C.同种核素D.同种原子22.(共13分)A、B、C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1)若A是一种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A→-6-\n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A是一种非金属,其常见单质为黑色固体,C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则C的分子式为________,B→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和C能否反应?________(填“能”或“不能”),若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不能,此空不填)。23.(共17分)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取氯气,该装置由A、B、C三个基本装置组合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A、B、C三个基本装置的名称:A是________装置,B是________装置,C是________装置。(2)C装置中烧杯内所装液体是________溶液。(3)写出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氯气工业制法的原理为:2NaCl+2H2O2NaOH+H2↑+Cl2↑。此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还原剂是_________,而________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该反应中4mol氧化剂能得到(失去)________mol电子。标准状况下,反应中产生了5.6L的氢气时,被氧化的物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6-\n高一秋季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答案一、选择题1.C2.D3.D4.B5.B6.A7.C8.D9.B10.D11.B12.B13.D14.C15.A16.B17.D18.A19.B20.C二、填空题21.(1)222 86 136 (2)D Rn原子最外层已达8电子稳定结构,因此氡气很稳定 (3)A、B22. (1)Na2O 2Na+O2Na2O2 2Na2O2+2H2O===4NaOH+O2↑CO2 2CO+O22CO2 能 C+CO22CO23.(1)气体发生 气体收集(或集气) 尾气吸收 (2)NaOH(3)MnO2+4HCl(浓)MnCl2+Cl2↑+2H2O(4)H2OHNaClCl429.25g-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