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年级12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14.如图所示,甲图为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用细线通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物体相连,m所受重力为5N;乙图为同一物体M在光滑水平面上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竖直向下受到拉力F的作用,拉力F的大小也是5N,开始时M距桌边的距离相等,则:A.M到达桌边时的速度相等,所用的时间也相等B.甲图中M到达桌边用的时间较长,速度较大C.甲图中M到达桌边时的动能较大,所用时间较短D.乙图中绳子受到的拉力较大15.如图所示,用传送带给煤车装煤,平均每5s内有5000kg的煤粉落于车上,由于传送带的速度很小,可认为煤粉竖直下落.要使车保持以0.5m/s的速度匀速前进,则对车应再施以向前的水平力的大小为:A.50NB.250NC.500ND.750N16.阻值均为R的四个电阻、电容为C的电容器及电动势为E的电源(不计内阻)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K闭合且电路稳定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电容器两板间电压为E/3B.电容器极板上的电荷量为2CE/5C.减小电容器两极板正对面积,极板上的电荷量减小D.减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稳定后两板间电压比原来的更小17.如图所示,放在斜劈上的物块受到平行于光滑斜面向下的力F作用,沿斜面向下运动,斜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面对斜劈的弹力大于斜劈和物块的重力之和B.若F增大,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也增大-9-C.若F反向,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也反向D.地面对斜劈作用力的方向一定与斜面不垂直18.如图所示,某极地轨道卫星的运行轨道平面通过地球的南北两极,已知该卫星从北纬60°的正上方,按图示方向第一次运行到南纬60°的正上方时所用时间为1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半径之比为1:4B.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之比为1:2C.该卫星的运行速度一定大于7.9km/sD.该卫星的机械能一定大于同步卫星的机械能多选:19.如图所示,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带电微粒,以初速度v0从A点竖直向上射入真空中的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微粒通过电场中B点时速率vB=2v0,方向与电场的方向一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微粒所受的电场力大小是其所受重力的2倍B.带电微粒的机械能增加了2mv02C.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2mv02/qD.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3mv02/2q20.质量为400kg的赛车在平直赛道上以恒定功率加速,受到的阻力不变,其加速度a和速度的倒数1/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赛车:A.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B.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C.输出功率为160kWD.所受阻力大小为1600N21.如图所示,斜劈B固定在弹簧上,斜劈A扣放在B上,A、B相对静止,待系统平衡后用竖直向下的变力F作用于A,使A、B缓慢压缩弹簧,弹簧一直在弹性限度内,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压缩弹簧的过程中,B对A的摩擦力逐渐增大B.压缩弹簧的过程中,A可能相对B滑动-9-C.当弹簧压缩量为某值时,撤去力F,在A、B上升的过程中,B对A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D.当弹簧压缩量为某值时,撤去力F,在A、B上升的过程中,A、B分离时,弹簧恢复原长22.(6分)为测量动车起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某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两个方案.方案甲:观察发现铁轨旁相邻里程基座之间的距离为s,用手表记录车厢从第1个里程基座运动到第2个里程基座的时间为t1,车厢从第2个里程基座运动到第3个里程基座的时间为t2.方案乙:将细绳的一端系在行李架上,另一端悬挂一个钢球,测量钢球到悬点的距离L,动车加速时,测出钢球偏离原平衡位置的水平距离d.(1)用方案甲测得动车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1=___________________;用方案乙测得动车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2=___________________.(2)任选一个方案,简述该方案的误差主要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9分)Ⅰ.如图为正在测量中的多用电表表盘,请完成下列问题:(1)如果用直流“50V”挡测量电压,指针位置如图所示,读数为________V.(2)图甲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时,多用电表内部的电路可以等效为一电池、一个可变电阻和一表头相串联,电池电动势E=1.5V,选择开关在“×1”挡,把它的两表笔短接,旋转可变电阻R1的旋钮,当指针指向“0”时,流过多用电表的电流为________mA.(3)图乙是测量Rx阻值时的电路,欧姆表使用一段时间后,电池电动势变小,内阻变大,但此表仍能进行欧姆调零,按正确使用方法再测Rx的值,其测量结果与原结果相比较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图丙是将表头G改装成两个倍率挡(如“×1”、“×10”)的欧姆表电路原理图,则当开关S合向________端(选填“a”或“b”)时,欧姆表是较大倍率挡.丙-9-Ⅱ.某同学将量程为200μA,内阻约为500Ω的表头改装成量程为1mA和10mA的双量程电流表,设计电路如图甲所示.定值电阻R1=500Ω,R2=250Ω,S为单刀双掷开关,A、B为接线柱.回下答下问题:(1)将开关S置于“1”挡时,量程为________mA;(2)定值电阻的阻值R3=________Ω.(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3)利用改装的电流表进行某次测量时,S置于“2”挡,表头指示如图乙所示,则所测量电流的值为________mA.24.(14分)如图甲所示,一根直杆AB与水平面成某一角度自定,在杆上套一个小物块,杆底端B处有一弹性挡板,杆与板面垂直.现将物块拉到A点静止释放,物块下滑与挡板第一次碰撞前后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物块最终停止在B点.重力加速度为取g=10m/s2.求:(1)物块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物块滑过的总路程s.-9-25.(18分)如图所示,半径R=1.6m的1/6光滑圆弧轨道位于竖直平面内,与长L=3m的绝缘水平传送带平滑连接,传送带以v=3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传送带右侧空间存在互相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强度E=20N/C,磁感应强度B=3.0T,方向垂直纸面向外.两个质量均为m=1.0×10-3Kg的物块a和b,物块a不带电,b带q=1.0×10-3C的正电并静止于圆弧轨道最低点,将a物块从圆弧轨道顶端由静止释放,运动到最低点与b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粘合在一起,离开传送带后一起飞入复合场中,最后以与水平成600角落在地面上的P点(如图),已知两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1,取g=10m/s2,a、b均可看做质点.求:(1)物块a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2)传送带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3)两物块碰撞后到落地前瞬间的运动过程中,a、b系统机械能的变化量.33.[物理选修3-3](15分)(1)(5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物体的温度为0℃时,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为零B.两个分子在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其分子力逐渐增大,而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密封在容积不变的容器内的气体,若温度升高,则气体分子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增大D.第二类永动机是不能制造出来的,尽管它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它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E.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果在某个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而吸收热量,则在该过程中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9-(2)如图所示,汽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活塞通过滑轮和一重物连接并保持平衡,已知活塞距缸口h=50cm,活塞面积S=10cm2,封闭气体的体积为V1=1500cm3,温度0℃,大气压强p0=1.0×105Pa,物体重G=50N,活塞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缓慢升高环境温度,封闭气体吸收了Q=60J的热量,使活塞刚好升到缸口.求:Ⅰ活塞刚好升到缸口时,气体的温度是多少?Ⅱ汽缸内气体对外界做多少功?Ⅲ气体内能的变化?-9-12月18日月考物理答案:14.D15.C16.C17.D18.A19.ABC20.CD21.AD22.【解析】试题分析:(1)对甲方案,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得加速度;对乙方案,通过受力分析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得加速度;(2)对甲方案,有与测量时间存在误差,故是主要误差来源(1)对甲方案:设加速度为a,则,联立解得对乙方案通过受力分析可知,其中,解得(2)方案甲的误差主要来源是时间的测量;方案乙的误差主要来源是长度的测量.23.Ⅰ(1)23.0 (2)100 (3)变大 (4)bⅡ(1)10 (2)25.5 (3)0.6824.(1)0.25 (2)6m【解析】由图象可知,物块下滑的加速度a1==4m/s2,上滑时的加速度大小a2==8m/s2,杆AB长L=2m,设斜杆的倾角为θ,物块的质量为m,物块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合=mgsinθ-μmgcosθ=ma1,F合=mgsinθ+μmgcosθ=ma2,代入数据,得μ=0.25,sinθ=0.6,cosθ=0.8.(2)对物块整个过程分析,设物块运动的路程为s,由动能定理得mgLsinθ-μmgcosθs=0,代入数据得,s=6m25..(共20分)(1)a物块从释放运动到圆弧轨道最低点C时,机械能守恒,(2分)得:(1分)在C点,由牛顿第二定律:(2分)-9-解得:(1分)由牛顿第三定律,a物块对圆弧轨道压力:,方向竖直向下(1分)(2)ab碰撞动量守恒:(2分)ab在传送带上假设能与传送带达到共速时经过的位移为s,得:(2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