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一中高一年级上期月考物理测试题2022-12一、单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一本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书对地球引力的相互作用力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B.地球对书的引力C.桌面对书的支持力D.书受到的合力2.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静摩擦力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静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C.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直接计算D.正压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3.对有关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B.运动的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C.当一个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该物体的重力D.动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也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4.小球以某一初速度v滑上一固定的光滑斜面,则在上滑过程中受到的作用力共有( )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5.如图所示,两楔形物块A、B两部分靠在一起,接触面光滑,物块B置在地面上,物块A上端用绳子拴在天花板上,绳子处于竖直伸直状态,A、B两物块均保持静止。则( )A.绳子的拉力可能为零B.地面受的压力大于物块B的重力C.物块B与地面间不存在摩擦力D.物块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左6.在力的合成中,下列关于两个分力与它们的合力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B.合力一定小于每一个分力C.两个分力大小不变,夹角在0°~180°变化时,夹角越大合力越小D.合力的方向一定与分力的方向相同7.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s从同一地点释放另一小石子,则它们落地之前,两石子之间的距离将( )A.保持不变B.不断变大C.不断减小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8.如图所示装置中,小球的质量均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弹力分别为F1、F2、F3,其大小关系是( )-6-\nA.F1=F2=F3B.F1=F2<F3C.F1=F3>F2D.F3>F1>F29.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2N的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6m;悬挂20N的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20m,则弹簧的劲度系数k为( )A.75N/mB.100N/mC.200N/mD.250N/m10.如图所示,放在斜面上的小盒子中装有一些沙子,恰沿斜面匀速下滑,若在小盒子中再缓缓加入一些沙子,那么( )A.小盒子所受的合外力增大B.斜面对小盒子的摩擦力不变C.小盒子仍将匀速下滑D.小盒子将加速下滑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是正确的,全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11.甲、乙两物体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其υ﹣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s末甲、乙两物体相距最远B.前40s内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减小,40s末乙追上甲C.前40s内甲、乙两物体间距离一直在增大,40s末达到最大D.前40s内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40s末乙追上甲12.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2.0N和5.0N,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可能为( )A.0B.2.0NC.4.0ND.7.0N13.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A.当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mB.在0~10s这段时间内,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大C.在10s~25s这段时间内,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D.两物体在10s时相距最远,在25s时相遇14.如图所示,一木块受到垂直于倾斜墙面方向的推力F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墙面与木块间的弹力可能为零B.墙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可能为零C.在推力F逐渐增大过程中,木块将始终保持静止-6-\nD.推力F增大,木块所受墙面的摩擦力大小不会变化三、实验题(24分)15.(1)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k=20N/cm,用其拉着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当弹簧的伸长量为4cm时,物体恰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____当弹簧的伸长量为6cm时,物体受到的水平拉力为____,这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2).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要使每次合力与分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 A.每次将橡皮条拉到同样的位置 B.两弹簧秤的夹角相同C.每次弹簧秤示数必须相同 D.只要一个弹簧秤的读数相同就行随后开始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上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如图(b)所示。先用两个弹簧秤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拉橡皮条使之伸长,结点到某一位置O,此时记下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和F2和两细绳的方向。请完成下列问题:①F1的读数如图(c)所示(只画出了弹簧秤的一部分)则F1= N.②再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把橡皮条拉长,应该使结点拉到 ,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并记下 .下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则其中_______同学实验结果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四、计算题(3小题共30分,答案写在答题区域并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16.如图所示,质量为m=2kg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力F=10N的力斜向下推物体,F与水平面成37°角,物体与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已知:sin37°=0.6,cos37°=0.8,g=10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6-\n(1)画出物体的受力图(2)求物体受到地面的支持力;(2)求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37017.A、B两物体(视为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同时出发向同一方向运动,物体A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2m/s2,物体B在A的后面相距L=32m处,以v=12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两物体追逐时,互从近旁通过,不会相碰,求:(1)A物体经过多长时间后与B的速度相等?(2)经过多长时间A、B两物体相遇?(3)A、B两物体两次相遇之间相距最远的距离是多少?18.如图所示,质量为m1=4kg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乙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物体甲、乙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sin37°=0.6,cos37°=0.8,g=10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是多大?(2)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3)若物体乙的质量m2=15kg,物体乙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则欲使物体乙在水平面上不滑动,此时物体甲的质量m1最大不能超过多少?-6-\n兴宁一中高一年级上期月考物理测试题答案2022-12一.二.单项双项选择题(共46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BBDBCCBACCADCDBCDCD三.实验题(24分,每空3分)15.1(6分)0.8,120,80。2(18分)A,1.22—1.24,同一位置O,拉力的方向,甲。370mgNfF四、计算题(30分)16、 解:(1)物体的受力如图所示(3分)(2)对物体在竖直方向,由共点力平衡条件和力的分解,可得:N=mg+FSin370可得:N=26(N)方向垂直水平面向上(3分)(3)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fm=μN=0.5×26N=13N由于F在水平方向的分力:Fcos370=8(N)<fm=13(N)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Fcos370=8(N)方向水平向左(3分)17、解:(1)由题知A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at得:A物体达到与B物体速度相同的时间为:t=s=6s(3分)(2)设经时间t1,B物体追上A物体,追上时有:xA+L=xB即有:L+=vt1代入数据得:32+=2t1解得:t1=4s或t1′=8s(3分)(3)经分析当vA=vB时,此时AB在两次相遇之间相距最远,此时经过时间t=6s这段过程中,A的位移为:xA1==36mB的位移为:xB1=vt=72m所以,A、B相距最远的距离是sm=xB1﹣(xA1+L)=4m(3分)18、解:(1)对结点O受力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有:cosθ=①tanθ=②解得:TA=m1g=50(N)TB=m1g=30(N)(4分)(2)对于乙物体:摩擦力f=TB=m1g=30(N)方向水平向左(2分)(3)当乙物体刚要滑动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fmax=μm2g=75(N)③-6-\n此时甲物体的质量设为m1max由于TBmax=fmax④由②③④得:m1max==10kg即欲使物体乙在水平面上不滑动,物体甲的质量m1最大不能超过10kg.(6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