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一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四个大题、20个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第I卷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修改时,要用橡皮擦干净。3.第II卷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在草稿纸和本卷上答题无效。作图时,可用2B铅笔,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第I卷(共52分)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关于物理学中运动与力的发展过程和研究方法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惯性的概念B.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C.牛顿三条运动定律是研究动力学问题的基石,牛顿的三条运动定律都能通过现代的实验手段直接验证D.力的单位“N"是基本单位,加速度的单位“m/s2”是导出单位2.如图,A、B两球质量相等,固定斜面光滑,倾角为θ,图甲中A、B两球用轻弹簧相连,图乙中A、B两球用轻杆相连.初状态系统均静止,挡板C与斜面垂直,弹簧、轻杆均与斜面平行.在突然撤去挡板的瞬间( )A.两图中两球加速度均为gsinθB.两图中A球的加速度均为零C.图甲中B球的加速度是为2gsinθD.图乙中B球的加速度为零3.把水星和金星绕太阳的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从水星与金星和太阳在一条直线上开始计时,若测得在相同时间内水星、金星转过的角度分别为θ1、θ2(均为锐角),则由此条件可求得水星和金星( )A.质量之比B.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10\nC.绕太阳运动的动能之比D.受到太阳的引力之比4.某同学在学习了动力学知识后,绘出了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a、速度v、位移x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下图所示,若该物体在t=0时刻,初速度均为零,则下列图象中表示该物体沿单一方向运动的图象是( )5.如图所示,图中实线是一簇未标明方向的由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虚线是某带电粒子通过该电场区域时的运动轨迹,a、b是轨迹上的两点,若带电粒子在运动过程中只受电场力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带电粒子一定带正电荷B.可以确定带电粒子在a、b两点的受力方向C.带电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b点的加速度D.带电粒子在a点的速度小于b点的速度6.如图所示,空间正四棱锥型的底面边长和侧棱长均为a,水平底面的四个顶点处均固定着电量为+q的小球,顶点P处有一个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在库仑力和重力的作用下恰好处于静止状态.若将P处小球的电荷量减半,同时加竖直方向的匀强电场强度E,此时P处小球仍能保持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静电力常量为k,则所加匀强电场强度大小为( )A.B.C.D.7.如图所示,斜面体M的底面粗糙,斜面光滑,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面上,另一端与放在斜面上的物块m相连,弹簧的轴线与斜面平行。若物块在斜面上做往返运动,斜面体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f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应是( )8.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质点在半径为R的半球形容器中(容器固定)由静止开始自边缘上的A点滑下,到达最低点B时,它对容器的正压力为FN.重力加速度为g,则质点自A滑到B的过程中,摩擦力对其所做的功为( )10\nA.R(FN-3mg)B.R(2mg-FN)C.R(FN-mg)D.R(FN-2mg)二.多项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如图所示,质量为m1=2kg的物体A经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质量为M=5kg的箱子B相连,箱子底板上放一质量为m2=1kg的物体C,不计定滑轮的质量和一切阻力(绳子足够长),在箱子加速下落的过程中,取g=10m/s2,下列正确的是( )A.物体A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大小为10m/s2B.物体A处于超重状态,加速度大小为5m/s2C.物体C处于失重状态,对箱子的压力大小为5ND.轻绳对定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为80N10.2022年12月2日,我国探月卫星“嫦娥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飞行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嫦娥三号”从地面发射后奔向月球,先在轨道Ⅰ上运行,在P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Q为轨道Ⅱ上的近月点,则“嫦娥三号”在轨道Ⅱ上( )A.运行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行的周期B.从P到Q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增大C.经过P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P的速度D.经过P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P的加速度11.从竖直墙的前方A处,沿AO方向水平发射三颗弹丸a、b、c,不计空气阻力,弹丸在墙上留下的弹痕如图.已知Oa=ab=bc,则a、b、c三颗弹丸( )A.初速度之比是B.初速度之比是C.从射出至打到墙上过程速度增量之比是D.从射出至打到墙上过程速度增量之比是1:2:312.如图所示,两个竖直圆弧轨道固定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半径R相同,左侧轨道由金属凹槽制成,右侧轨道由金属圆管制成,均可视为光滑.在两轨道右侧的正上方分别将金属小球A和B由静止释放,小球距离地面的高度分别为hA和h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0\nA.若使小球A沿轨道运动并且从最高点飞出,释放的最小高度为B.若使小球B沿轨道运动并且从最高点飞出,释放的最小高度为C.适当调整hA,可使A球从轨道最高点飞出后,恰好落在轨道右端口处D.适当调整hB,可使B球从轨道最高点飞出后,恰好落在轨道右端口处13.如图所示,一直角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右边斜面倾角为60°,左边斜面倾角为30°,A、B两物体分别系于一根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两端,置于两斜面上,且位于同一高度处于静止状态.将两物体看成质点,不计一切摩擦和滑轮质量,剪断轻绳,让两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以地面为参考平面)( )A.到达斜面底端时两物体速率相等B.到达斜面底端时两物体机械能相等C.到达斜面底端时两物体重力的功率相等D.两物体沿斜面下滑的时间相等14.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θ的上表面光滑的固定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沿斜面方向的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物体的机械能E随位移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0~x1过程的图线是曲线,x1~x2过程的图线为平行于x轴的直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沿斜面向下运动B.在0~x1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一直减小C.在0~x2过程中,物体先减速再匀速D.在x1~x2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为gsinθ15.如图甲所示,平行于光滑斜面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k,一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斜面底端,另一端与物块A连接;两物块A、B质量均为m,初始时均静止。现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拉动物块B,使B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运动,两物块在开始一段时间内的v-t10\n关系分别对应图乙中A、B图线(t1时刻A、B的图线相切,t2时刻对应A图线的最高点),重力加速度为g,则( )A.t2时刻,弹簧形变量为0B.t1时刻,弹簧形变量为(mgsinθ+ma)/kC.从开始到t2时刻,拉力F逐渐增大D.从开始到t1时刻,拉力F做的功比弹簧弹力做的功少第II卷(共48分)三.实验题:(共14分)16.(6分)某同学为了测定一长木板和铁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将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并且将长木板的一端用铁架台支起一定的高度,组成如图(1)所示装置(示意图),使铁块加速下滑。所提供的仪器有长木板、铁块、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学生电源、米尺、铁架台及导线、开关等。图(2)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标注了几个计数点,若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均为T,计数点间距离分别为S1、S2、S3、S4,则:(1)由纸带求出铁块下滑的加速度的大小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测定铁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该同学还测量了长木板右端被支起的高度h和长木板的长度L,设加速度a、重力加速度g,则动摩擦因数的计算式是______________(用字母h、L、a和g表示)。AB钢球甲乙17.(8分)某活动小组利用图甲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钢球自由下落过程中,先后通过光电门A、B,计时装置测出钢球通过A、B的时间分别为tA、tB10\n。用钢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表示钢球球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测出两光电门间的距离为h,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1)用20分度游标卡尺测量钢球的直径,读数如图乙所示,钢球直径为D=cm。(2)要验证机械能守恒,只要比较。A.与gh是否相等B.与2gh是否相等C.与gh是否相等D.与2gh是否相等(3)钢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选填“>”或“<”)钢球球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由此产生的误差(选填“能”或“不能”)通过增加实验次数减小.四、计算题:(共34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8.(8分)为了迎接外宾,对国宾车队要求非常严格.设从同一地点先后开出甲、乙两辆不同型号的国宾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排成直线行驶.汽车甲先开出,汽车乙后开出.汽车甲从静止出发先做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速度v后改为匀速直线运动.汽车乙从静止出发先做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同一速度v后也改为匀速直线运动.要使甲、乙两辆汽车都匀速行驶时彼此间隔的间距为x.则甲、乙两辆汽车依次启动的时间间隔为多少?(不计汽车的大小)19.(13分)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一质量m=1kg,初速度大小为v2的煤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以地面为参考系,从煤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煤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取g=10m/s2,求:(1)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2)煤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3)整个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10\n20.(13分)光滑水平面上,一个长平板与半圆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半圆弧面(直径AB竖直)与平板上表面相切于A点,整个装置质量M=5kg.在装置的右端放一质量为m=1kg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小滑块与长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装置与小滑块一起以=12m/s的速度向左运动.现给装置加一个F=64N向右的水平推力,小滑块与长平板发生相对滑动,当小滑块滑至长平板左端A时,装置速度恰好减速为0,此时撤去外力F并将装置锁定.小滑块继续沿半圆形轨道运动,且恰好能通过轨道最高点B.滑块脱离半圆形轨道后又落回长平板.已知小滑块在通过半圆形轨道时克服摩擦力做功=9.5J..求:(1)装置运动的时间和位移大小;(2)长平板的长度l;(3)小滑块最后落回长平板上的落点离A的距离.10\n10\n山东省日照一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CBCBDCABCABCACADACADBD第Ⅱ卷(共48分)三、实验题:16.(1)(3分)(2)(3分)17.(1)0.950(2分)(2)D(2分)(3)<(2分)不能(2分)四、计算题:18.解: 设当甲经过一段时间t1匀加速运动达到速度v,位移为x1,对甲,有:v=a1t1(1分)v2=2a1x1(1分)设乙出发后,经过一段时间t2匀加速运动达到速度v,位移为x2,对乙,有:v=ɑ2t2(1分)v2=2ɑ2x2(1分)设甲匀速运动时间t后,乙也开始匀速运动,甲、乙依次启动的时间间隔为Δt,由题意知:Δt=t1+t-t2(1分)x=x1+vt-x2(1分)解得:Δt=+-(2分)19.解:(1)由速度—时间图象,煤块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1分)由牛顿第二定律(1分)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1分)(2)由速度—时间图象,传送带速度大小,煤块初速度大小,煤块在传送带上滑动与传送带相对静止。(1分)前3s内煤块的位移,方向向左(1分)后1s内煤块的位移,方向向右(1分)4s内煤块的位移,方向向左(1分)10\n煤块接着在传送带上向右匀速运动,时间(1分)故煤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1分)(3)煤块在传送带上滑动的4s内,皮带的位移,方向向右;煤块的位移,方向向左(1分)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移(1分)所以,整个过程中摩擦产生的热量(2分)20.解:(1)分析M受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12(1分)设装置向左运动到速度为0的时间为,则:-=0解得:=1s(1分)装置向左运动的距离:=-=6m(1分)(2)对m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4(1分)设滑块运动到A点时的速度为,则:=-解得:=8m/s(1分)小滑块向左运动的距离为:=-=10m(1分)则平板长为:l=-=4m(1分)(3)设滑块在B点的速度为,从A至B,由动能定理得:(1分)在B点有:(1分)联立解得:R=0.9m,=3m/s(1分)小滑块从B点飞出做平抛运动:(1分)解得:=0.6s(1分)落点离A的距离为:x==1.8m(1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