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一中洗马河校区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半期考试高二年级政治试卷(文科)2022年11月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答题时,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对应的位置,答在试卷的答题无效。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的一项选出并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相应位置,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60分)。1.恩格斯说:“推动哲学家前进的,绝不像他们所想象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这说明()A.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B.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哲学的进步推动着具体科学的发展C.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D.具体科学与哲学之间没有严格的意义2.恩格斯说:“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作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指()A.思维决定存在还是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问题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D.人们能不能改造世界的问题3.在实际生活中,古今中外,人们都会面对和处理自己的计划与实际的关系。这说明()A.存在决定思维,思维是存在的反映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无法回避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4.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原”的观点,我国春秋时代的《管子》一书中也有“水是万物的根源”的说法,这两种观点()8\n①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成世界的本原②都否认物质决定意识③都是完全正确的④都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5.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总体上看,黑格尔哲学体系属于()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6.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C.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着决定作用D.任何哲学都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8.下列关于哲学对社会变革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预见和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指引人们追求美好未来②直接作用于社会制度,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③动员和掌握广大人们群众,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④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提供社会变革的政治保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①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③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④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0.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是()①党的十八大通过的决议②2022北京奥运会③中华人民共和国④科学发展观⑤凯里一中校址8\n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③④ D.③④⑤11.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了()A.事物运动是永恒的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C.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12.“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B.只有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13.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晚,北京西南、东北方向出现降雨,而且云带不断向城区“合围”。气象部门果断实施大规模人工消雨作业。直到开幕式结束,“鸟巢”上空滴雨未下。这次人工消雨体现了()A.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臆造的联系 B.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D.规律是客观的,人能够认识、利用规律14.《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手枪;《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这是因为()A.意识活动没有主动创造性 B.人们的意识无法反映未来C.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 D.人的意识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15.我国科学家已破译水稻遗传密码,完成水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图”和数据库,并将公布数据,供全球无偿共享,这一研究必将推动我国农田生产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材料说明()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对物质具有巨大能动作用C.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作用 D.意识可以直接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16.广东省委、省政府2022年4月公布的《关于实施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决定》中有这样三句口号:“先干不评论,先试不议论,实践作结论”。这是强调()A.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B.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8\n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在改革发展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17.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这段话说明()A、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B、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是丰富认识、发展认识C、人们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回到实践中去,为实践服务D、人类不是为了实践而认识,而是为认识去实践18.有人学习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后,认为愚公真“愚”,为什么移山不用炸药炸,用车运呢?这种观点主要错误在否认了()A.实践的历史性 B.实践的能动性C.实践的客观性 D.实践的主观性19.毛泽东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这句话表明()A.对同一事物,人们的认识都是相同的B.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C.真理就是科学理论D.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真理20.“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的“座右铭”。其中,“做学问要不知足”,是因为()A、人具有主观能动性B、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21.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A.联系的多样性B.联系的客观性C.联系的主观性D.联系的普遍性22.一些年轻夫妇认为农历丁亥猪年生下的“金猪”宝宝一定健康富贵。这种想法()A.说明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B.正确把握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C.违背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8\nD.体现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光明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好局面,这是当前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我们在考虑任何问题、干任何事情时,必须始终有这个大局观念,倍加顾全这个大局。据此回答23题。23.我们考虑任何问题、干任何事物时,必须始终有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观念,倍加顾全这个大局,这是因为()A、搞好大局,就能搞好局部B、局部会影响大局C、整体决定部分,统率部分D、大局观念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24.一只桶边由长短不一的多块木板拼合而成的水桶,其容量只能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若要增加水桶的容量,首先必须加高最低的那块木板。这说明()A、关键部分起决定作用B、整体居于统率地位,部分服从整体C、整体与部分是有区别的D、整体和局部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25.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是()A.邯郸学步B.唇亡齿寒C.吐故纳新D.因地制宜26.“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句古诗体现了( )A.社会变化总是循环往复的B.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27.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下列诗句或俗语中属于发展的是( )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②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③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④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8.“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说,改革会使人人受益”,但“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它伴随着眼泪和痛苦”。这两句话包含的哲学道理主要是:()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8\nD.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9.郑板桥有诗云:“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其中的寓意是()①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发展是一帆风顺的 ③旧事物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④新事物吸收了旧事物中的合理的、积极的因素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30.下列选项中,符合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是()①防微杜渐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③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④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⑤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⑥城门失火,殃及池鱼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④⑥D.④⑤⑥二、非选择题(共三道大题,合计40分。)31、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发挥好他们的作用,与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根据材料回答:(1)材料中说的四个"同样重要"和"两个不可替代",共同说明了什么?(4分)8\n(2)结合个人实际,谈谈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们个人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6分)32、2022年7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的深刻变化,根据我国客观实际研究制定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三五规划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战略指导作用。会议要求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基本思路,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快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动结构调整,妥善防范化解风险,不断改善民生工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会议强调,我国发展必须保持一定速度,同时,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简要分析中央政治局对做好经济工作提出的要求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什么道理?(14分)33、2022年几内亚等国家爆发了埃博拉疫情:材料一:人们对病毒的认识和斗争是不断前进的。1976年最早爆发埃博拉疫情时人们不知道病毒的来源和传播方式,因此没有有效防治手段;多次试验失败后,终于可以确定病毒来源于动物,人与人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因此防止疫情蔓延的主要办法是把患者隔离,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材料二:人类要彻底战胜埃博拉病毒,需要准确掌握发生条件、传播方式、研制疫苗等许多步骤,是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而逐步实现的过程。现在中美等国医学界正在加紧研究针对该病毒的疫苗。最新消息,在非洲感染病毒的两位美国医生在接受试验疫苗后已痊愈。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人类与病毒的斗争最终取得成功。(1)结合材料一,分析人们对埃博拉病毒的研究过程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的过程。(8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量变与质变”关系的原理,谈谈人类怎样才能战胜病毒。(8分)8\n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