滦南一中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0月月考理科政治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Ⅰ为选择题,卷Ⅱ为非选择题。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Ⅰ(选择题,共80分)一、选择题(在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80分)1.关于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B.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C.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D.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2.“哲学是智慧的源泉”是说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③真正的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一切智慧都源于对哲学的学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思想高尚的人,不会做偷鸡摸狗之事;思想龌龊的人,不可能成就惊天动地的事业。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4.“哲学是智慧的源泉”是说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②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③真正的哲学可以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④一切智慧都源于对哲学的学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上的革命,还带来了哲学上的革命。它沉重打击了上帝创造物种的神创论,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目的论和物种论,并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上述事实说明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②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③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④离开具体科学知识,哲学就会缺乏生机与活力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022年我国自然灾害频发,云南鲁甸地震、罕见的旱涝灾害……中华民族接受了一次次的考验。我们党在每一次抗灾救灾、灾后重建的过程中理性思考,选择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科学发展的征途中阔步前行。回答6~7题。6.我们党在每一次灾后重建过程中,都要思考如何提高灾区百姓的生活质量,如何使灾区的发展方式实现转变,如何保护灾区的环境承载能力,促进生态恢复,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触及哲学深层次的问题。这说明哲学的智慧源于8A.人类的认识活动 B.人们的好奇心理C.对自然万物的惊异D.人们的实践活动7.在重建过程中,处处闪烁着哲学智慧的光辉,党和政府尊重科学,从实际出发,既考虑灾区原有的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又充分利用重建提供的发展机遇,重视产业升级、节能环保,努力促进了灾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灾后重建需要哲学的指引,这是因为A.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B.哲学是哲学家对自己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真正的哲学就是对生活本身的直接反映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这些前人理论成果的态度是A.机械相加B.全盘吸收C.直接利用D.批判继承9.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成为哲学的重要时代使命。这反映哲学和时代的关系是A.哲学超越时代B.哲学不受时代的制约C.时代需要哲学D.任何哲学只不过是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10.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实践性是指A.正确阐明整个世界发展最普遍的规律B.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C.有效提供改造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方法D.以认识客观世界为目的11.甲乙两人高考均失利而落榜。甲认为,高考落榜是天命所致,我应顺应天命,另谋其他出路;乙认为,事在人为,没有过不去的坎,决定选择复读。由此可见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哲学源于对实践问题的思考 ③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④学习哲学是走向成功的关键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2.目前,专业迷信网站越来越多,网上迷信活动日益猖獗,还有些网站利用迷信活动非法敛财,令人担忧。对于迷信思想,我们必须反对,这是因为A.迷信思想和行为是脱离现实的 B.人们的活动受世界观的支配C.世界观是系统化、理论化的哲学D.世界观来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13.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可以说没有三民主义理论,就不可能有辛亥革命的发生。这说明A.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14.“你最痛苦的时候,窗外有小鸟在快乐地歌唱”,这句格言的寓意是A.学习小鸟快乐生活B.世界的本质是客观的C.人的尊严在于思想D.思维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5.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A.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B.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C.否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D.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是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16.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崭新的哲学,其基本特征是①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②实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③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8④实现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A.②④B.①②C.③④D.①③17.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因为①它正确揭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真理,把握住了时代的潮流②它是最新的哲学成果③它正确地总结和升华了那个时代的具体科学④它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哲学发展的优秀成果,推进了哲学的发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11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四定为“世界哲学日”,“哲学日”的发起人说,哲学就是要触动每个人的精神世界,让人认识自己,回到并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这说明A.有了哲学,生活就快乐了B.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哲学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19.2022年9月26日上午,由中共中央编译局、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联合举办的第十届“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在西安举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20.研究物理时不见得一定要用某一种哲学观点来指导,但是最好的物理学家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方法论,这使得他们比一般的同行更有成就。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要认真学好哲学B.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C.哲学能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指导,要学好、用好哲学D.具体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哲学进步,要认真学好具体科学21.2022年福建省高校毕业生人数(即福建生源数)将超过28万,再创新高。面对这一就业形势,生活中有人希望通过烧香拜佛,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其实这是不现实的,因为①神灵观念完全是人们头脑主观自生的②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③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④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2.2022年2月17日,《文学报》载文指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升、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灰色文化”呈现出形式多样、现象复杂、危害更加深远的态势,对其进一步加强管理势在必行。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A.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B.精神的作用是无所不能的C.错误的意识是脱离客观现实的D.世界观体现着方法论23.“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这种观点①把具体形态归结为世界的本质,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②与“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包含同一本原③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④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24.太阳每天都会升起,而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一说法A.既看到了绝对运动,也看到了相对运动B.既看到了绝对运动,又看到了相对静止C.是一种相对主义的观点D.只看到了绝对运动25.“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时间都去哪儿了》句句歌词直戳心扉,掀动了多少人的感慨。材料体现A.物质运动具有绝对性B.物质世界的复杂性多样性8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D.世界存在尚未认识的事物26.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有“遥看瀑布挂前川”之句,后人评述此句的意境全在“挂”字之上。这是因为此字体现了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②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③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是统一的④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27.下列说法与上述哲学寓意一致的是A.对症下药,因地制宜B.“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C.江山易改,本性难移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28.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曾杰课题小组把金和铜结合,发明了一种光热转换效率高、催化性能好的五角星形新型纳米材料——金铜合金纳米材料。这种被称为“纳米之星”的新型材料可有效治疗小鼠乳腺癌,从而有望开辟癌症治疗的新途径。这体现了①人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②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③人可以根据需要来改造世界④人可以创造规律造福人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9.“打老虎”“埃博拉”“主席套餐”“境外追逃”“反占中”等新词记录了丰富多彩的2022,从中可以窥见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从哲学角度看,这体现了A.客观符合主观B.思维活动都是实践活动C.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D.意识可以直接创造新的物质30.与上一辈克勤克俭、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不同,“90后”超前消费意识崛起,花钱没有节制,挣多少花多少,很少考虑为将来而储蓄,敢于“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表明A.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B.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C.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D.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揠苗助长”则事与愿违,“庖丁解牛”则事半功倍。据此回答31~32题。31.“揠苗助长”的错误主要在于A.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B.夸大了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C.强调了规律客观性,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D.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32.“庖丁解牛”之所以事半功倍,是因为他A.尊重规律,能在事物的运动中认识并利用规律B.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改变规律造福人类C.具有创造性思维,认识了一切事物的规律D.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33.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弘扬中国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引人深思,催人奋进。中国精神①具有能动作用,能够给人们带来力量和信心②具有创造性,可以派生出独立于物质的力量③具有调控作用,能对人的生理活动进行调控④具有指导作用,能够将人们的愿望变成现实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34.巴西科研人员通过反复研究,在实验室中培育出具有特定DNA序列的蛛丝蛋白,进而制作出世界上首条人造蛛丝。这种人造蛛丝不仅具有弹性好、韧性大等优点,还能够生物降解,未来有望在纺织材料、医疗和飞机船舶制造等领域得到应用。人造蛛丝的成功研制说明①人可以根据主观需要创造出新的具体的物质形态②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④离开了对规律的尊重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8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35.“月落灯前闭北堂,神魂交入杳冥乡。文通毫管醒来异,武帝衡芜觉后香。”这是徐寅《梦》中的诗句。我们每个人都做过梦而且梦中的景象变化万千,有时犹如现实生活。对梦境的正确认识是A.梦境是虚构的与客观世界无关B.梦境可能是神的启示C.梦境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D.梦境并不是无端的,它是对未来生活的预兆36.不难发现,历史上的地震发生地并不是各地均匀分布的,而是集中在某几个地带上。如果把这些地震带再与地质构造图做一比较,又不难发现它们与地壳的断层带关系特别密切。这说明①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本质 ③规律是客观的、确定不移的 ④客观规律依赖于意识的发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7.漫画《公牛挤奶》讽刺了某些人①墨守成规,工作缺乏创新精神②消极懈怠,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③主观臆断,没有坚持从实际出发④盲目蛮干,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8.2022年,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①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③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④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9.2022年8月,S市抓住有利的天气条件,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人工降雨作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之所以要抓住有利天气条件,是因为A.物质与人的意识无关B.物质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C.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D.天气条件是因为人们能否抓住而存在的40.在我国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是①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②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③入山问樵,入水问渔——意识活动有利于人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④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卷Ⅱ(非选择题共20分)二、非选择题注意事项:答案用蓝、黑色钢笔或墨笔圆珠笔直接写在答题纸上41.(9分)2022年6月以来,我国南方多地普降暴雨,部分地区遭受洪涝灾害较为严重,许多地区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面对灾情人们议论纷纷。村民甲说:“这是天意呀,老天爷要惩罚咱们,有啥法子呢?”村民乙说:“天意倒不是天意,倒是今年的辛苦全白费了,荒年已成定局,我们只有自认倒霉啦!”村民丙说:“灾害已经发生,这是事实,但人还是有办法的,夏季损失秋季补,农业损失副业补,要生产自救战胜灾害。”(1)请指出上述三个村民说法分别属于什么哲学思想。(3分)8(2)请运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相关知识简要评析他们对灾害的态度。(6分)42.十八届三中全会立足党和国家全局,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一系列新部署。全会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掌握科学有效的改革方法,才能不断推动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向前发展。分析材料所体现的辩证唯物论的道理。(11分)班级姓名考号考场桌号^^^^^^^^^^^^^^^^^^^^^^^^^密^^^^^^^^^^^^^^^^^^^封^^^^^^^^^^^^^^^^^^^线2022~2022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0月月考理科政治第Ⅱ卷答题纸41.(1)请指出上述三个村民说法分别属于什么哲学思想。(3分)(2)请运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相关知识简要评析他们对灾害的态度。(6分)842.分析材料所体现的辩证唯物论的道理。(11分)2022~2022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10月月考理科政治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DACAC6~10:DCDCB11~15:CBCBB16~20:DCCCC21~25:BAABA26~30:DBACA31~35:BABBC36~40:ADCCD二、非选择题41.(1)甲的说法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认为神灵主宰一切;乙的说法属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表现,形而上学地对待灾害,自认倒霉;丙的说法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分)(2)①客观唯心主义错误的认为神灵、上天是世界的本原,这是错误的世界观。(2分)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坚持了物质决定意识,但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等局限,使人们在客观世界面前消极被动,不利于人们积极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故乙的态度太消极。(2分)③辩证唯物主义正确处理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既从客观事实、客观条件出发,又有意识、有目的,创造性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因此丙的态度是一种正确态度。(2分)42.8(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全会立足于国情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实际的新部署。(3分)(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要求我们以正确的意识为指导。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科学的理论和思想作为行动指南。(3分)(3)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必须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牢牢把握正确方向,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积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4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