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课时作业一、选择题(包括8小题。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7~8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2年上海卷)92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中,那么产生的气体中含有()A.02mol中子B.04mol电子C.02mol质子D.04mol分子2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Na2CO3溶液(NaHCO3):选用适量NaOH溶液B.NaHCO3溶液(Na2CO3):应通入过量的CO2气体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D.Na2CO3溶液(Na2SO4):参加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3.(2022年潍坊测试)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外表迅速变暗→“出汗”→变成白色固体(粉末),以下有关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外表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响生成了氧化钠B.“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外表形成了溶液C.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D.该过程的所有化学反响均为氧化复原反响10/10\n4.(2022年合肥质检)使56LCO2气体迅速通过Na2O2固体后得到448L气体(标准状况下),这448L气体的质量为()A.88gB.64gC.82gD.62g5.(2022年重庆卷)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SO2具有复原性,故可作漂白剂B.Na的金属活动性比Mg强,故可用Na与MgCl2溶液反响制MgC.浓硝酸中的HNO3见光会分解,故有时在实验室看到的浓硝酸呈黄色D.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故在与其他非金属反响的产物中Fe也显+3价6.某种混合气体可能含有N2、HCl、CO、CO2,把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饱和NaHCO3溶液和灼热的氧化铜粉末,气体体积均没有明显变化;再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气体体积减小;最后经过铜网,经充分反响后气体体积又减小了,但还有剩余气体。以下对混合气体组成的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一定没有N2和CO2,CO和HCl中至少有一种B.一定有N2、CO和HCl,一定没有CO2C.一定有N2,CO2、CO、HCl三者中至少有一种D.一定有N2和CO2,没有CO和HCl7.以下关于Na2O2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与SO2反响生成Na2SO3与O2B.Na2O2投入到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C.Na2O2能与酸反响生成盐和水,所以Na2O2是碱性氧化物D.Na2O2与水反响,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复原剂10/10\n8.某枯燥粉末可能由Na2O、Na2O2、Na2CO3、NaHCO3、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该粉末与足量的盐酸反响有气体X逸出,X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体积缩小(同温同压下测定)。假设将原来混合粉末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也有气体放出,且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原混合粉末的质量。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粉末中一定有Na2O、Na2O2、NaHCO3B.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CO3和NaClC.粉末中一定不含有Na2O和NaClD.无法肯定粉末中是否含有Na2CO3、NaCl二、非选择题9.如图A、B、C、D、E、F六种物质中除D为气体单质外其余均是常见的化合物,E和F的水溶液均呈碱性,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以下图。请答复以下问题。(1)A、B、D的化学式是: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2)C中阴阳离子个数比____________;(3)E和F可相互转化,图中已标明F向E转化的关系,请写出E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有人设计出一种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让钠与FeSO4溶液反响的方法以验证反响实质。实验时,往100mL大试管中先加4010/10\nmL煤油,取3粒米粒大小的金属钠放入大试管后塞上橡皮塞,通过长颈漏斗参加FeSO4溶液使煤油的液面至胶塞,并夹紧弹簧夹(如右图)。仔细观察,答复以下问题:(1)有关钠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____________。(3)装置中液面的变化:大试管内____________;长颈漏斗内____________。(4)写出钠与硫酸亚铁反响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用脱脂棉包住约02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1)由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Na2O2和H2O反响的结论是:a有氧气生成;b____________。(2)写出Na2O2和H2O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数目:____________。(3)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右图所示装置进展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①用以验证结论a的实验操作方法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用以验证结论b的实验操作方法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n(4)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认为Na2O2和H2O反响可生成H2O2,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以证明Na2O2和足量的H2O充分反响后的溶液中有H2O2存在。(只要求列出实验所用的试剂及观察到的现象)试剂: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12.(2022年北京海淀测试)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Ⅰ~Ⅳ所示。(1)只根据图Ⅰ、Ⅱ所示实验,能够到达实验目的的是(填装置序号)____________。(2)图Ⅲ、Ⅳ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优点是(填选项序号)____________。AⅣ比Ⅲ复杂BⅣ比Ⅲ平安CⅣ比Ⅲ操作简便DⅣ可以做到用一套装置同时进展两个比照实验,而Ⅲ不行(3)假设用实验Ⅳ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那么试管B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4)将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并充分反响。10/10\n①当石灰水过量时,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②当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请设计实验检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阴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解析:由反响方程式:2Na+2D2O=2NaOD+D2↑,可知9.2g金属钠完全反响产生0.2molD2,一个D原子中含1个质子、1个中子、1个电子,应选B。答案:B2.解析:A项,参加适量NaOH会把NaHCO3转化为Na2CO3,发生反响为NaHCO3+NaOH=Na2CO3+H2O,正确;B项,通入足量CO2会使Na2CO3转化为NaHCO3,发生反响为Na2CO3+CO2+H2O=2NaHCO3,正确;C项,在空气中加热时发生反响:2Na2O+O22Na2O2,正确;D项,参加Ba(OH)2能除去SO42-,但同时也会把CO32-沉淀掉,不正确。答案:D3.解析:钠在空气中的先后变化为:Na→Na2O→NaOH→Na2CO3。外表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响生成了氧化钠,所以A对;“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外表形成了溶液,故B对;钠在空气中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所以C对;但Na在空气中的一系列变化并不都是氧化复原反响,如Na2O→NaOH就不是,故D错。答案:D10/10\n4.解析:反响前后气体物质的量分别为:n(前)=5.6L/(22.4L/mol)=0.25mol,n(后)=4.48L/(22.4L/mol)=0.20mol,Δn=n(前)-n(后)=0.05mol,运用差量法:所以反响后的0.2mol气体中含0.05molO2和0.5molCO2,故反响后的气体总质量为0.15mol×44g/mol+0.05mol×32g/mol=8.2g。答案:C5.解析:A项,SO2可作漂白剂是因为SO2可与有色物质结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并不是因其具有复原性;B项,在溶液中Na与水反响,不与盐反响,金属单质Mg的制取应用电解法;D项,Fe与强氧化剂反响显+3价,与弱氧化剂反响显+2价,如Fe与S反响生成FeS。答案:C6.解析: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气体体积减小,说明在这之前气体中有CO2,此CO2可能来自于原有的或CO与CuO反响生成的或HCl与NaHCO3溶液反响生成的,所以,CO2、CO、HCl三者中至少有一种,由于“还有剩余气体”,故一定有N2。答案:C7.解析:Na2O2具有强氧化性,与SO2发生的反响为Na2O2+SO2=Na2SO42-,能氧化品红使之褪色,所以A错误B正确;Na2O2与酸发生反响时除生成盐和水以外还有O2生成,所以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C错误;Na2O2与水反响时,电子转移都发生在Na2O210/10\n中氧元素的两个氧原子之间,其中一个氧原子失去1个电子,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0价,另一个氧原子得到1个电子,化合价从-1价降到-2价,所以在这个反响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复原剂,H2O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复原剂。答案:BD8.解析:混合粉末加盐酸有气体产生,说明其中可能有Na2O2、Na2CO3、NaHCO3。又由于气体4通过足量NaOH溶液后体积缩小,说明气体4中同时含有O2和CO2,那么原混合粉中肯定存在Na2O2,还可能有Na2CO3或NaHCO3中的一种或两种。将原混合粉末在空气中加热有气体放出,说明NaHCO3肯定存在。而原混合物经加热后质量增大,肯定发生反响:2Na2O+O22Na2O2。综合以上分析得出,肯定存在的物质是Na2O、Na2O2、NaHCO3,Na2CO3和NaCl不能肯定是否存在。答案:AD9.解析:根据框图中转化关系:C与A、B均反响生成气体单质D,且E、F水溶液均呈碱性,充分联想中学所学的重要反响,推知A为H2O,B为CO2,C为Na2O2,D为O2,E为Na2CO3,F为NaOH。答案:(1)H2OCO2O2(2)1∶2(3)Na2CO3+Ca(OH)2=2NaOH+CaCO3↓(合理即可)10.解析:(1)金属Na与FeSO42-溶液反响实质是Na先与水反响,使Na粒熔化,并随气泡的生成而在两种液体界面处上下跳动。10/10\n(2)因反响生成的NaOH又与FeSO42-反响生成白色絮状沉淀,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浅。(3)因产生了H2,使装置内压强增大,故大试管内液面下降,长漏斗内液面上升。(4)2Na+2H2O+Fe2+=Fe(OH)2↓+H2↑+2Na+答案:(1)有气泡生成,钠粒熔化成小球,且在煤油和FeSO42-溶液界面处上下跳动,最终完全溶解(2)下层溶液中出现白色絮状沉淀,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浅(3)下降上升(4)2Na+2H2O+Fe2+=Fe(OH)2↓+H2↑+2Na+11.解析:(1)脱脂棉剧烈燃烧,说明该反响放热。(2)注意该反响中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复原剂。(3)证明有O2生成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小木条靠近导管口p处,木条复燃。证明反响放热可将导管q放入水槽中,反响过程中有气泡冒出。(4)利用H2O2具有强氧化性,可将Na2S氧化而产生沉淀或使有色布条褪色。答案:(1)该反响是放热反响得2e-2Na2O2+2H2O=4NaOH+O2失2e-(2)(3)①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导管口p处,木条复燃②将导管q放入水槽中,反响过程中有气泡冒出(4)Na2S溶液溶液变浑浊(有淡黄色沉淀生成)(有色布条,布条褪色等合理答案均可)12.解析:(1)图Ⅰ10/10\n不能到达实验目的,二者现象相同,都与盐酸反响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图Ⅱ可以,可根据等质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盐酸反响,碳酸氢钠产生的CO2多,气球膨胀大来鉴别。(3)试管A中装入碳酸钠,直接加热,试管B中装入碳酸氢钠间接加热,假设NaHCO3分解而直接加热的Na2CO3不分解,那么可验证碳酸氢钠不稳定。(4)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HCO3-全部反响,生成CaCO3沉淀和Na2CO3。检验CO32-,一般用CaCl2或BaCl2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假设有,那么证明有CO32-。答案:(1)Ⅱ(2)2NaHCO3Na2CO3+H2O+CO2↑D(3)NaHCO3(4)①Ca2++OH-+HCO3-=CaCO3↓+H2O②Na2CO3取少量上层清液(或过滤后的滤液或所得溶液)于干净(假设无“干净”可不扣分)的试管中,参加适量氯化钙溶液,振荡,假设有白色沉淀生成,那么证明溶液中含有CO3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