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宽甸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是歌曲《国家》里的一段歌词,歌词中体现的“家国一体”的观念来源于()A.郡县制B.宗法制C.君主专制D.中央集权2.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所以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并且“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这主要说明了()A.中央集权B.规范法度C.君权神授D.皇权至上3.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B.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C.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D.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4.下面是汉武帝时期丞相任职离职表(部分),从表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姓名离职原因任职时间姓名离职原因任职时间窦婴免职1年又2月李蔡畏罪自杀3年公孙弘去世2年又4月赵周下狱死2年又7月许昌免职3年又8月刘屈氂下狱腰斩1年又2月A.丞相在位时间较短B.中央统治力量加强C.君主专制加强D.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有所改变5.如图为中国古代史上某朝代中央行政体制示意图,该朝代是()8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6.“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文中的“今世”是指()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7.有学者指出,“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即中书省)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由此可见,元代行省是为了()A.强化君主专制B.加强控制地方C.缓解民族矛盾D.提高汉族官僚地位8.观察下图,从根本上反映了()A.强化君主专制B.完善中央集权C.提高行政效率D.弥合君相矛盾9.在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绝大多数公职任期一年,只能连任一次,且均为抽签选举产生,只有军事领导职务通过举手表决产生,一年一任,但可无限期连选连任。这是因为()A.军人实际上控制着国家B.雅典军人享有崇高威望C.军事事务需要专人执掌D.军职比行政公职更重要10.“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11.《法学总论》规定:“出于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则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样尊重,叫做万民法。”万民法出现于()A.罗马共和国时期B.罗马帝国时期8C.西罗马帝国时期D.东罗马帝国时期12.从《十二铜表法》开始,古罗马制定了严格的债务法规,并在以后的司法实践中不断完善,这表明罗马统治者()①注重保护私有财产②重视维护平民利益③被迫改善奴隶处境④力图缓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3.近代资本主义各国大都设立国家元首一职,近代英、美国家元首的共同点是( )A.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B.有权解散议会C.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 D.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14.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关系。下列具有此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①秦汉郡县制 ②十二铜表法 ③英国《权利法案》 ④美国《1787年宪法》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15.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国家,自17世纪以来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努力奋斗,终于制订了适合于自己国家特点的宪法,其具有的共同点在于( )①确立了与原来社会性质不同的社会制度 ②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③成熟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④开始了资产阶级专政的议会制度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16.“美国联邦宪法既非神授,也非在一定期限内由人类的智慧和决心写出来的最伟大作品,而是一部实际可行的文件。它被人规划来满足某些迫切的需要,并被人修改以适应意外情况。”材料主要反映了美国宪法()A.是一部完美的法律文件B.适应了现实的需要C.由少数人操纵进行修改D.坚持了民主原则D.菲迪南德在《富豪和超级富豪》中指出:“两党只是同一个钱币在正反两面”17.某历史课上,教师引用了一个观点:“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下列哪一项不能证明上述观点( )A.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B.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C.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D.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18.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是因为()A、背景相同B、目的和性质相同C、方式相同D、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19.在1877年法国君主派的一家报纸写道:“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猪狗都不吃的烂泥浆。”这说明()8A.君主派企图发动政变B.君主派力量占明显优势,共和派缺乏社会基础C.君主派得到欧洲反法君主国的支持D.共和制面临着君主派反扑的严峻形势20.观察下面的图片,天王府的兴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A.太平天国定都天京B.太平天国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C.太平天国事业的兴盛D.太平天国领导人进取心减退21.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A.没有现实的革命目标B.对西方列强侵略缺乏警觉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D.革命精神不彻底22.《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丝、茶出口大增,根源是 A、丝茶质量高 B、丝茶出品受到政府重视C、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世界市场 D、中国自然经济完全崩溃23.《南京条约》对后来中国民族工业可能造成最大危害的是:()A.割地B.赔款C.开五口通商D.关税协定24.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每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A.总统控制议会B.总统权力极大,议会权力弱小C.行政权高于立法权D.总统的权力受到议会限制25.1882年,伊藤博文率“宪法考察团”赴欧洲考察。柏林大学某教授向他们建议:“在欧洲各国中,德国情况与日本最为相似。德国虽设议院,但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如今日本开设议院,亦不可以议院之多数决定事项。”这说明当时德国①实行君主立宪制②建立起完善的代议制③皇帝掌握国家实权A.①②③B.①③C.①②D.②③26.1787年宪法的中央集权原则使美国从“头脑听从四肢的指挥”的邦联变为“四肢听从头脑指挥”的联邦,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下面对美国1787年宪法评述,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美国的迅速崛起B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与统一C有利于国防的巩固D根除了州权主义27.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28.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不包括()8A.民族觉醒的进程进一步加快B.清王朝成为列强“以华治华”的工具C.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D.向西方学习由“重其器”转为“重其制”29.甲午中日战争后,民间组织义和团自发爱国运动,最主要的意义是()A.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阻止了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D.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其灭亡30.义和团的传单中写道“……挑铁路,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应把鬼子都杀掉……”。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成果被应用到中国B.反映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列强矛盾的激化C.反映了义和团运动的反帝反封建性质D.说明了义和团不能正确区分外来侵略和近代文明31.《时事新报》载:“日本开战是为了文明开化的进步”,内村鉴三甚至以英语发表论文说“中国是进步的大敌”,就连日本小孩都唱起“支那佬,拖辫子,打败仗,逃跑了,躲进山里不敢出来”的歌谣。这实际上是说( )A.当时日本一般国民产生了厌战心理B.日本为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而庆幸C.清代蓄辫陋俗为日本妇孺所嗤笑D.日本舆论宣传为侵华打下民意基础32.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1840年B.1860年C.1895年D.1901年33.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相似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为了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而发动B.侵略者都曾经进犯过京津地区C.侵略者都烧杀抢掠,对中国人民犯下了累累罪行D.战后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34.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35.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英国政府提出一系列救市法案,如果这些法案在下院不能通过,首相可能采取的措施是()①强迫投反对票的议员退出议会②率全体内阁成员辞职③解散议会重新选举④呈请女王做出最终裁决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8二、材料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5条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行使之。第12条联邦议会与帝国国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第15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首相第16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第17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第63条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节录)材料二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长副署。请回答:(1)由上述材料,判断德意志帝国和1875年的法国的政体类型。(2分)(2)根据材料1和材料2,比较德意志帝国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两国议会和国家元首权力的异同。(8分)2.材料一鸦片战争爆发前,英国女皇维多利亚于1840年1月16日到议会发表意于欲作战的演说。议会对战与不战争辩甚为激烈。政府派议员支持议会使用武力,英国自由党政府在工商业主、东印度公司的利益获得者和大鸦片贩子的支持下,在议会中取得多数,于是决定发动对中国的战争。材料二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却因“莱温斯基”事件险些被国会弹劾。请回答:(1)在当时有权通过“对华战争议案”的机构是什么?(1分)(2)从材料一中可知英国的政体是什么?(1分)他有何突出特点?(4分)(3)克林顿险些被哪一机构弹劾?(1分)这体现了美国政治的什么原则?(1分)这一原则的最大优点是什么?(2分)83.民主进程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2022年2月27日,温家宝总理与网友交流时说:“我们确实需要一些仰望星空的人,心里装着整个国家和世界,最重要的是民主,只有民主才不会出现人亡政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在雅典,城邦的所有公民都有可能亲自参加选举和表决,……——许海山《欧洲历史》材料二: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在代议机构的设置上,有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两院制,有的实行一院制。——袁峰《比较政府与政治》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与西方现代民主相比古代希腊民主的特点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方代议制民主是怎样确立的?(2分) (3)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具体方式”又有哪些不同?举例说明。(4分)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认识(2分)8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BDCBCCBACCBDB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BCBCBDDCCDDBD27C28B29C30C31D32C33A34B35B二、材料题1.(1)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1分)1875年的法国:总统共和制。(1分)(2)相同:两国议会实行两院制,都行使立法权(2分),国家元首有行政权,都是本国军事最高统帅。(2分)不同:德国议会权力较小,而法国议会享有真正独立的权力.(2分)法国国家元首要向议会负责,而德意志帝国元首不须对议会负责(2分);2.(1)议会(1分)(2)君主立宪制,(1分)特点:实行责任内阁制,(2分);君主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2分);(3)国会(1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原则(1分),优点:有利于防止专制独裁,保障民主。(2分)3.(14分)(1)特点:直接民主。(2分)(2)确立:①通过资产阶级的革命或斗争。②通过颁布宪法或法律文件的方式(2分)(3)不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法国、美国的总统共和制等。(4分)认识:国情是影响政体确立的主要因素;政治文明建设要从国情出发;政治文明具有多样性;尊重不同的政治文明等。(任答一点得2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得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