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坚持 我进步》教学设计<br />教学目标: <br />1. 通过体验活动,学生认识到意志力的重要性。 <br />2. 学生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意志力情况。 <br />3.学生体验到通过训练可以培养意志力。 <br />4.掌握增强意志力的基本方法,学会训练意志力的方法,增强抗挫折能力。 <br />5.让学生体验培养意志力的快乐。 <br />教学重点、难点: <br />掌握意志力的基本方法,学会训练意志力的方法,增强抗挫折能力。 <br />活动方法: <br />游戏体验法、调查法、小组讨论、活动记录表 <br />教学过程: <br />一、图片故事《毛竹》,导入课题 <br />同学们, 春天来了,人们常用“雨后春笋”形容事物蓬蓬勃勃地生长。介绍毛<br />竹四年只长了三厘米的故事,引导学生说说受到的启发。 <br />小结:由此看来,坚持太重要了,它就是在让我们扎根,让我们打基础。坚持去<br />做,就会取得进步,走向成功!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有关坚持的课题<br />——我坚持 我进步。(出示课题) <br />二、明确意志力的定义,进行自查 <br />(一)带着问题仔细看视频。 <br />1.课前我们做了一个挑战体能的练习——10 分钟跳绳。让我们来看看大家的精<br />彩表现:(放视频) <br />交流问题。 <br />1. 从刚开始的身轻如燕,到后来的筋疲力尽,你都为了什么在坚持? <br />2. 请问你咬紧牙关坚持下来,依靠的是什么力量? <br />3.明确定义。 <br />因为你认定了目标,就坚持不懈地跳,没有因为太累,实在受不了了就放弃,这<br />说明你有着强大的意志力。(板书:意志力)那什么是意志力呀?咱们书上有一<br />个科学的解释: <br /> <br />意志力就是做事情有恒心,能够坚持不懈。这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心理品质。对我<br />们的生活和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滴水穿石”的事例,说一说什么是有恒<br />心?板书:(坚持不懈) <br /> 我们去山里石洞游玩的时候,常常看到这一奇景:“水滴石穿”——故事中的<br />小水滴就是有意志力的典型代表。 <br />4.自我测试 自我评分: <br />评分标准:选择 a---4分;b---3分;c---2分;d---1分;e---0分,以此来<br />计算总分,判断你的意志力类型;请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总分和意志力类型。 <br />同学们,现在你已经对自己的意志力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即使得分低也不要沮<br />丧,其实意志力并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通过后天有意的训练渐渐增强的。本节<br />课就是你获得进步的好时机,大家可以积极表现,得出最新成绩。 <br />在这里,老师设计了三个有趣的闯关活动,相信经过练习,你的意志力会有明显<br />的进步。 <br />三、意志力训练营 <br />(一)先闯第一关:见证奇迹 <br />1.让灯泡发光:盯着这个黑色的灯泡看三十秒或更久,不要转开眼睛。然后迅速<br />转移目光看一张白纸。你看到了什么? <br />再试一次,但这次是看远处的空调。结果发生了什么? <br />2.说说你的感受? <br />小结:意志力可以让我们专注于目标,实现目标结果。(专注目标) <br />(二)接着,开始第二关:心有灵犀 <br />1.老师讲述李白和毛泽东的事例,请学生猜名人。 <br />请同学们组内分享搜集的名人故事;推选两个组的同学来讲台前展示。 <br />2.分享心灵物语:具有意志力的人,表现在每天都能坚持做平凡、枯燥,但是又<br />必须做的事情,做事情有恒心,一旦确定了目标,就要坚持不懈地把它完成,遇<br />到挫折时,会努力想办法,最终将它克服。 <br />3.小结:坚强的意志力可以让人不怕挫折,勇敢攀登人生的高峰。(板书:不怕<br />失败) <br />(三)第三关 功夫少年 <br /> <br />1.中国古代要求少年人要“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养成良好的行<br />为习惯。接下来,我们来闯第三关——练习“坐如钟”的功夫。 <br />请同学上讲台来示范“坐如钟”的做法。 <br />规则:坐在凳子靠前一些的位置,双手平伸,双膝抬起,不能低于水平面;双脚<br />绷紧,离开地面,计时一分钟, 坚持没有放下来的即为胜者。 <br />2.同学们体验“坐如钟”。说说你的感受。 <br />3.分享心灵物语:如果你在感到腰膝酸软、疲惫至极的时候,还能咬紧牙关、坚<br />持到底。这就是我们的意志力在发挥作用。 <br />4.小结:良好的意志力能让我们告别懒惰和依赖,不断强健体魄,挖掘更多的潜<br />能,获取更大的进步。(强健体魄) <br />经过训练,大家的意志力水平有了更高的发展,对意志力的重要性也有了更明确<br />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