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综合素养提升题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一件衣服先按获取利润40元销售,后将利润降低到25元出售,现在的利润是( )。A.-25元 B.+15元 C.-40元 D.+25元2.张远按下边的利率在银行存了10000元,到期算得税前的利息共612元,他存了( )年。 A.五 B.三 C.二 D.一3.某商品按原价出售每件利润为成本的50%,后来打八折出售,结果每天售出的件数比降价前增加了2.5倍,每天经营这种商品的总利润比降价前增加了百分之几?( )A.40% B.70% C.120% D.140%4.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00km,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2cm,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1∶50 B.1∶50000 C.1∶500000 D.1∶50000005.一种饼干的包装袋上标着:净重(150±5g)表示这种饼干标准质量是150g,实际每袋最少不小于( )g。 A.155 B.150 C.145 D.1406.下面几句话,表述正确的是( )。 A.0℃表示没有温度 B.0仅仅表示什么也没有 C.0是整数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因为7>4,所以-7>-4。 ( )\n2.长方体的高一定,体积与底面积成正比例。 ( )3.底面积相等的两个圆锥,体积也相等。( )4.x:750=0.1:2.2,则x=。( )5.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成正比例。 ( )6.如果3a=5b(a、b≠0),那么=。 ( )三.填空题(共9题,共23分)1.如果用+300元表示存入储蓄所的钱数,那么,从储蓄所取出600元,可以用________元表示。2.六(2)班学生人数比六(1)班少,六(1)班人数与六(2)班人数的比是( ):( )。3.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的最简单整数比是( )。4.基地苗圃有育苗地30公顷,按2∶3∶5栽种松树、杨树和苹果树三种树苗,三种树苗各栽种多少公顷( )公顷,( )公顷,( )公顷。(按松树、杨树、苹果树的顺序填写)5.5米:20千米的比值是( )。6.数轴上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________边,所有正数都在0的________边。 7.把下面的除式改写成比的形式。÷=( ):( )8.某小学共有教师80人,其中男教师有30人,男教师与教师总人数的比是:( ):( )。女教师与教师总人数的比是:( ):( )。9.读写下面各数。+8读作________ -13读作________\n+68.8读作________ 读作________正四十六写作________ 负十三点六写作________四.计算题(共2题,共18分)1.解方程。2.看图列式并计算。(1)看图列式计算。(2)看图列式计算。\n五.作图题(共2题,共11分)1.在直线上表示下列各数。-5,3,0,-2,0.5,2.下面的数轴,我们认识的数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在相应的点上写出相应的数。六.解答题(共6题,共34分)1.张老师到我市行政大楼办事,假设乘电梯向上一楼记作+1,向下一楼记作-1.张老师从1楼(即地面楼层)出发,电梯上下楼层依次记录如下:(单位:层)+5,-3,+10,-8,+12,-6,-10. (1)请通过计算说明李老师最后是否回到了出发地1楼? (2)该中心大楼每层楼高约3米,请算一算,李老师最高时离地面约多少米?(提示:2楼只有1个楼层的高,以此类推)2.如果把水位上升规定为正的,说出下面记录中所表示的水位变化情况:+18厘米,-7厘米,-2.4厘米,0厘米,+2.3厘米。3.幼儿园买回240个苹果,按照大、中、小三个幼儿班的人数分配给各个班。大班有28人,中班有25人,小班有27人。三个班各应分多少个苹果?\n4.王老师推荐了甲、乙两本课外读物,六年级每个同学至少买了一本。已知有同学买了甲读物,有45%的同学买了乙读物,有14个同学两本都买了。六年级共有多少名同学? 5.新华书店打折出售图书,张老师用340元买了一套《中国四大名著》,而原价是400元。这套《中国四大名著》打了几折?6.我们把李明从家出发,向西走了500米记作走了-500米,那么李明又接着走了+800米是什么意思?这时李明离家的距离有多远?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C3.A4.D5.C6.C二.判断题1.×2.√3.×4.√5.√6.×三.填空题1.-6002.6;13.1:64.6;9;155.6.左;右7.;8.3;8;5;8\n9.正八;负十三;正六十八点八;十二分之七;+46;-13.6四.计算题1.(1)0.7(2)8(3)2(4)6002.(1)解:200÷=(千克),答:共千克。(2)解:1000×(1+25%)=1000×1.25=1250(只)答:兔有1250只。五.作图题1.根据正负数的意义可知:2.如下:\n六.解答题1.(1)解:+5-3+10-8+12-6-10=0,即回到了1楼。(2)解:第一次:5楼,15米;第二次:2楼,6米;第三次:12楼,36米;第四次:4楼,12米;第五次:16楼,48米;第六次:10楼,30米;第七次,0楼,0米。李老师最高时离地面约48米。2.+18厘米:水位上升18厘米;-7厘米:水位下降7厘米;-2.4厘米:水位下降2.4厘米;0厘米:水位不升不降;+2.3厘米:水位上升2.3厘米3.大班:240×=84(个)中班:240×=75(个)小班:240×=81(个)4.14÷(+45%-1)=14÷=120(名)答:六年级共有120名同学。 5.解:340÷400=85% 答:这套《中国四大名著》打了八五折。6.解:800-500=300(米) 答:+800米表示向东走800米,离家有3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