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综合素养提升题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有几堆摆好的小方块,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观察看到的形状如下图,这里至少有( )个小方块。A.7 B.8 C.9 D.102.下面各种说法,有( )句是正确的。①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②一个数有无数个因数③一个数的倍数一定大于它的因数④一个数至少有两个因数A.1 B.2 C.3 D.43.如果a×b=c(a,b,c都是不等于0的自然数),那么( )。\nA.a是b的倍数 B.b和c都是a的倍数 C.a和b都是c的因数4.教室的打开和关上,门的运动是( )。 A.平移 B.旋转 C.既平移又旋转5.下面( )的运动是平移。 A.转动呼拉圈 B.摇辘辘 C.拨算珠6.日常生活中不属于旋转现象的是( )。 A.摩天轮 B.旋转木马 C.火车过直线隧道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用4个小正方体摆几何体,从正面看是的图形,可以摆出2种几何体。( )2.因为8>4,所以。( ) 3.旋转就是绕一个点或一条轴做的圆周运动。 ( ) 4.质数都是奇数。( )5.在3×8=24中,3、8、24这三个数都是因数。( )6.因为a÷b=c(a,b,c均为自然数,b不为0),所以a是b和c的倍数。( )三.填空题(共9题,共29分)1.图形(1)是以点( )为中心旋转的;图形(2)是以点( )为中心旋转的;图形(3)是以点( )为中心旋转的。2.一个长方体纸盒从里面量长9cm,宽7cm,高6cm,若把棱长3cm的正方体积木装进纸盒内(不外露),最多能装( )块。\n3.0.35立方米=( )立方分米 129毫升=( )立方厘米4.3分是1元的______,写成小数是______元。5.你能通过卡片的平移和旋转将图2“还原”为图1吗? 图形A先向( )移动( )格,再向( )移动( )格;图形B先绕点O( )时针旋转( ),再向( )平移( )格,最后向( )平移( )格。6.如图,再添一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小明就把图1小丽搭的积木变成了图2六种不同的形状。7.用容量为500毫升的瓶来装1升水,可装( )瓶;用容量为200毫升的瓶来装1升水,可装( )瓶。8.把图中涂色部分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分数要先填分子,后填分母)\n用分数表示:( )用小数表示:( )9.图形B是图形A绕O点________方向旋转90°得到的;图形B绕O点________方向旋转________度,得到图形D。四.计算题(共2题,共10分)1.求组合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单位:dm)2.算一算。\n五.作图题(共3题,共26分)1.如图(1)把长方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90°。(2)三角形OEF绕点O逆时针旋转90°。2. 动手实践(1)画出三角形ABO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2)画出三角形ABO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n3.将方格纸中的图形A向右平移5格得到图形B,将图形B绕着O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C。六.解答题(共5题,共34分)1.用数字2、5、8组成两位数,可以组成多少个偶数,请你列出来2.1+2+3+……+999+1000+1001的和是奇数还是偶数?请写出理由。3.(1)面包车上有几位乘客?答:面包车上有( )位乘客。(2)大客车上的乘客数是面包车上的几倍?答:大客车上的乘客数是面包车上的( )倍。4.小芳和小军各买了1瓶同样的饮料,小芳正好倒满3杯,小军倒了2杯多。谁用的杯子容积大一些?为什么? \n5.阳光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人数统计如下表:(1)请根据上表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2)( )年级参加的人数最多,比最少的年级多( )人。(3)从下图中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A3.C4.B5.C\n6.C二.判断题1.×2.×3.√4.×5.×6.√三.填空题1.B;A;D2.123.350;1294.;0.035.右;2;下;2;逆;90°;上;2;左;36.1)①⑤;(2)①⑤,④⑥。7.2;58.;0.479.顺时针;顺时针(或逆时针);180 四.计算题1.表面积:[6×5+6×2+10×5+(6+6)×10]×2=424(dm2)体积:10×6×5+10×6×2=420(dm3)2.;0;五.作图题1.(1)解:如图\n(2)解:如图2.(1)\n(2)3.解:如图:六.解答题1.要保证个位数字是偶数2或者8,所以可以是52、82、28、58四个数答:可以组成52、82、28、58四个2.解:1到1001之间一共有1001个数,其中有奇数501个,偶数500个又因为偶数加偶数等于偶数,奇数个奇数相加是奇数,所以501个奇数加起来是奇数,故这1001个数相加是奇数3.(1)8;(2)64.同样的饮料,小芳正好倒满3杯,小军倒了2杯多,说明小军的杯子大一些。5.(1)\n(2)六;64(3)答:我还能知道:年级从低到高参加的人数逐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