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153+315+85=153+(315+85),应用的是加法( )。 A.交换律 B.结合律 C.是减法的逆运算 2.73–8×3的最后一步求的是( )。 A.和 B.差 C.积 D.商3.下面图( )能说明等式“4×5+6×5=(4+6)×5”成立。 A. B. C. D. 4.125×(8+4)=( ) A.125×8×125×4 B.125×8+125×4 C.125×4×8 D.125×8+45.下面算式中去掉括号后结果不相等的算式是( )。 A.224+(112+56) B.(58×2)-(62÷31) C.224÷(112÷56)6.用减法验算259+369=628的算式正确的是( )。 A.628-369 B.628+259 C.369-259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102×50=100×50+2×50,这是应用了乘法分配律。( )2.A除以B和B除A的算法是一样的。( )3.35×(99+1)=35×99+1。( )\n4.求96减32除以4的商,列式为(96-32)÷4。( )5.25×17×4×2=134。( )6.根据6+9=15,可以写出相应的两道减法算式,分别是15-8=7和15-7=8。( )三.填空题(共8题,共22分)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都要先算( )法,再算( )法。2.列方程解应用题。甲、乙两人合作加工2160个零件,同时加工8小时完成.已知甲每小时加工120个,乙每小时加工多( )个零件。3.142-6×(12×4)的运算顺序是: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142-6×12+4的运算顺序是: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4.计算27+360÷(15-5)时,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得数是( )。5.37-7=30;37被称为( );7被称为( );30称为( )。6.按图指定的运算顺序,填上得数。7.两个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增加5,积就增加80,如果另一个因数减少4,积就减少100,原来这两个数相乘的积是多少?( )×( )=( )\n8.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例如:25+25+25用( )×( )计算比较简便。四.计算题(共2题,共18分)1.列式计算。①30乘6的积减去46与14的差,再除以4,商是多少? ②130减去15.38与84.62的和,差是多少?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180+19×(106+74)]÷60 40.65-(7.38+16.85) 87×47+53×87 13.73+2.72+7.28 32×25 210÷14÷5五.作图题(共1题,共4分)1.他们看到的是水壶的哪一面?\n六.解答题(共5题,共26分)1.张华在书店买了4本6元的故事书和4盒5元的磁带,请问他一共花了多少钱?(用乘法分配律计算)2.在某鞋店放着5个鞋架,每个鞋架有6层,每层可以摆放12双鞋,问这家鞋店可以摆放多少双鞋?3.小明有255元,小红有356元,小刚有345元,三人一共有多少钱?4.如果他从山下到达山顶用了90分钟,那么再从山顶返回到山下要用多少分钟?5.向阳小学6个年级的学生参加长跑比赛,每个年级分成4组,每组有25名学生,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比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B3.D4.B5.C 6.A二.判断题1.√2.√3.×4.√5.×6.×三.填空题1.乘;加减2.1503.乘;乘;减;乘;减;加\n4.减;除法;加法;635.被减数;减数;差6.14;70;2507.25;16;4008.25;3四.计算题1.①[30×6-(46-14)]÷4=37 ②130-(15.38+84.62)=302.60;15.82;8700;23;73;800;3。五.作图题1.如下:六.解答题1.4×6+4×5=4×(6+5)=4×11=44元答:一共花了44元。2.5×6×12=6×(5×12)=6×60=360答:可以摆放360双鞋。\n3.解:255+356+345=255+345+356=600+356=956(元)答:三人一共有956元。4.80×90÷120=60(分钟)答:再从山顶返回到山下要用60分钟。5.解:4×25×6=100×6=600(名)答:一共有600名学生参加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