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 )提供捐助和服务。A.残疾人B.儿童C.老人2.下面属于不文明行为的是( )。A.挤上公交B.有序排队C.上下楼梯靠右行D.公共场所小点声3.下面在公共场所人物的行为,关于做到文明礼仪正确的是( )。A.小亮在公园游玩时,把吃剩的垃圾随意乱扔B.小明在校图书室大声喧哗C.小丽排队打饭时,遵守纪律,依次排队等候4.有人把自家养的小狗牵到小区里遛玩,小狗把便便拉在了草坪上,下列做法行为,你赞同的是( )。①养狗主人不管不问,拉着小狗回家去②养狗主人把小狗便便清理干净,维持小区环境③冲冲同学上前要求小狗的主人以后尽量不要带小狗到公共场所④所有小区人员都当做没看见,听之任之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5.下列不属于服务社区的活动是( )。\nA.邻里见面微笑问候B.在社区敬老院陪老人聊天,给他们打扫卫生C.更新社区的宣传栏,美化环境6.人们在( )中的生活,构成了我们的公共生活。A.公共空间B.交通场所C.购物场所D.就诊场所7.小刚坐公交车,他戴着耳机,跟着音乐大声地唱歌。对此,我认为( )。A.唱歌是他的权利,其他人不得干涉B.公交车是公共空间,小刚唱歌影响了公共利益C.虽然我也在车上,但小刚唱歌跟我没关系8.在马路上看到一位清洁工老爷爷推着垃圾车吃力地上坡,我会( )。A.笑话老爷爷没力气B.离得远点,因为垃圾车好臭C.赶紧去给老爷爷帮一把,帮老爷爷把垃圾车推上坡D.再给老爷爷添点垃圾9.公益活动,人人参与,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能做的是( )。①可以为灾区捐款,奉献自己的爱心②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照顾孤寡老人③可以参加保护生态环境的志愿活动④可以帮扶困难家庭,让他们脱离贫困\n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10.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生活,构成了我们的( )。A.公共生活B.公共场所C.公共秩序二.填空题(共10题,共36分)1.有的人为了自身利益,随意占有或浪费公共资源,侵犯了他人合法的( ),严重的还会触犯法律。2.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彼此关爱,相互( )。3.为保障公共生活的( ),政府一般会给公众提供一些公共物品或设备,如公园里的公共( ),道路、桥梁、路灯,为残疾人士修建的无障碍通道等。4.为保障公共生活的( ),政府一般会给公众提供一些公共( )或设备。5.每个人既是( )的践行者,也是( )的受益者,构建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我们做到文明有礼。6.美好社区需要我们及参与( ),主动承担社区事物。7.为保障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政府一般会给公众提供一些( )或设备。8.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汇聚社会各方面力量。不论是( ),还是社会单位或组织,都需要遵守公共秩序,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9.保护世界遗产,需要人类的( ),我们身边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同样需要保护。尊重( )、爱护( )和保护( ),是我们的共同( )。10.在温暖的友善传递中,我们相互( )、相互( ),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美好。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张蒙的爸爸在高速路上行驶时从应急车道上超车。( )2.对破坏公共秩序的人或组织要依法惩戒。( )3.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我们从规范自己的行为做起。同时,我们也有责任劝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 )4.温馨有活力的社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5.公交车来了,大家一拥而上。( )6.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使人们生活得更有道德、更有文化、更有价值。( )7.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彼此关爱,相互帮助。( )\n8.解决工厂向河流排放污水问题只能靠政府部门一罚了之。( )9.有秩序的公共生活会让社会环境更加舒适宜人,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10.即使是在有警示语或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可以做一些占有或浪费公共资源的行为。(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1.连线题。五.简答题(共6题,共37分)1.李阳同学晚上放学回家经过小区门口,发现门口的路灯没有亮,他认为:“路灯不亮是小区物业的事,与我无关”,然后就回家了。你认为李阳的想法对吗?如果是你,应该怎么做呢?2.维护公共秩序,共同建设有序生活,需要我们做到哪些力量?3.为了宣传参与公益的优良传统,五(2)班准备组织一次主题班会,假如你是班会的主持人,在班会的最后,你会向同学们提出怎样的号召?4.从个人来说,我们能为维护公共秩序做些什么?5.参与公益活动,我们可以做些什么?6.丰富多彩的公共生活满足了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增加了生活乐趣。请列举三项公共生活活动。六.材料题(共1题,共10分)1.读下面报纸材料,回答问题。①钟南山:临危受命义无反顾\n17年前,钟南山教授领军抗击非典;17年后的这个冬季,84岁的他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他建议公众“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做了“逆行者”,义无反顾赶往武汉防疫第一线,满满的行程安排,风尘仆仆。②李兰娟:武汉必须封城原本快乐的新年,却让可恶的病毒所传染,让人感到人心惶惶,高龄73岁的李兰娟院士得到消息后,立马赶到病毒传染源头武汉,她尽自己的所有能力抢救每一位传染病人。并说道:“我打算长期在武汉,与武汉的医务人员共同奋斗。”对于他们的做法,你有什么感想?说说你身边无私奉献的事例。七.综合题(共2题,共9分)\n1.请你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你参与社区建设活动的内容(或者将参与社区哪些建设活动)!2.(1)说说图中不文明的行为?(2)在公共生活中,如果遇到类似情况,你会怎样做?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A3.C4.C5.A6.A7.B8.C9.B10.A二.填空题1.公共权益2.帮助3.正常秩序;座椅4.正常秩序;物品\n5.文明礼貌;和谐美好6.社区活动7.公共物品8.公民个人9.共同努力;自然;生态;环境;责任10.理解;尊重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五.简答题1.李阳的想法是不对的。因为维护公共利益要人人参与,公共设施的完善、公共资源保障让我们感受到公共生活的美好。如果是我发现路灯坏了,会及时通知小区物业,尽快修好路灯。2.①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我们从规范自己的行为做起,同时我们也有责任劝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②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需要汇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不论是公民个人还是社会单位或组织都需要遵守公共秩序,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n③维护公共秩序,共建有序生活,离不开国家的支持、法制的保障。对积极维护秩序的行为要大力宣传或表扬,对破坏公共秩序的人或组织要依法惩戒,形成尊重公共秩序光荣,破坏公共秩序可耻的社会风尚。3.只要符合题意即可。如:为灾区捐款、资助困难学生、帮助困难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照顾孤寡老人、参加保护生态环境等等。4.我们可以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我们也有责任劝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5.参与公益活动。我们既可以为灾区捐款,资助贫困学生,帮助困难家庭,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照顾孤寡老人,参加保护生态环境等志愿活动。6.看电影;志愿者服务;体育比赛;逛公园。六.材料题1.感谢钟南山、李兰娟两位院士的正确决定!直接控制了疫情的蔓延,他们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积极参与防控疫情,这种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仿效。我身边的事例:邻居张叔叔,也是一位医生,今年疫情爆发的时候,他就毅然决然地报名前往武汉,到抗疫一线去与疫情搏斗,我们大家都被张叔叔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七.综合题1.①周末,清除小区灯杆上的小广告。②暑假,和小伙伴清除草坪中的杂草。③帮助物业人员涉及小区公益广告。④张贴发布重要通知。⑤捡拾小区的塑料袋。2.(1)插队行为是不文明行为;(2)第一,自己不做插队坏习惯;第二,面对其他人插队,我会告诉他这样的行为是错误行为,是不遵守规则的表现,公共生活中我们要学会遵守公共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