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公民无论在什么地方只需遵守中国境内法律B.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旅游时,应当遵守当地法律C.出门旅游时应当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D.护照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做法,你认为( )是正确的。A.爸爸酒后不开车B.小明被邻居家的狗咬伤了,只能自认倒霉C.同学欺负我,我就告诉家长去揍他D.公共设施,成人爱护3.人民法院是国家的( )。A.审判机关B.调解机关C.司法机关D.机密机关4.下列不是我们的义务的是( )。A.要保护野生动物B.要孝敬父母C.在交通拥挤的时候要指挥交通5.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是( )。A.母子关系\nB.同等关系C.没有关系6.办理户口应该去当地的( )。A.公安部门 B.医疗保障部门 C.民政局二.填空题(共6题,共22分)1.在我国,( )、( )以及整个社会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都给予了许多特别关怀。2.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要依法承担( )责任。3.( )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4.( )、( )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是全体选民行使选举权的重要体现。5.( )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 )。6.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是国家的( ),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 )和(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国家机构的保障。 ( )2.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还是未成年人,所以不能参政议政。( )3.休息权、物质帮助权、平等权等都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4.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全国人大常委会”。( )6.我年龄小,没有什么权利。( )四.连线题(共1题,共5分)1.连线题。6—7周岁 准许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的最低年龄8周岁 义务教育小学人学年龄12周岁 无行为能力与限制行为能力的分界14周岁 未成年人可以离开监护人单独居住16周岁 因违法行为而可能受到刑法处罚的最低年龄五.填表题(共1题,共10分)\n1.请将法律名称与其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对应,在横线处填入序号即可。①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②劳动权 ③物质帮助权 ④女性的权利 ⑤财产权六.简答题(共5题,共34分)1.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理解宪法,每年的国家宪法日都有活动主题。写一写2018年的活动主题是什么。2.怎样树立宪法权威?3.我国国家机关是如何产生的?4.2018年3月17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抚按宪法、紧握右拳、进行庄严宣誓。请你谈谈你对宪法的了解。\n5.居民身份证号码的数字各有什么不同的含义?七.辨析题(共1题,共8分)1.为什么不能随便扔掉车票、快递单、购物小票?生活中怎样避免泄露身份证信息?八.材料题(共2题,共16分)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以身试法:2018年5月,蒋某在网上发表严重侮辱董存瑞、黄继光的言论,并称要看看自己的言论不会被处罚,要是被抓了他就说明公民没有言论自由。蒋某此举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激起了广大网民的愤慨。问:上述材料体现了法律具有怎样作用?(2)法律捍卫:《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规定,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受法律保护,禁止一切歪曲、丑化、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的行为,蒋某因侮辱英烈被依法行政拘留10日并处500元罚款。问: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看,上述材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2.六(1)班近期开展了“宪法权威之我见”的主题班会,会上同学们积极发言。小华:维护宪法权威,我们就必须全面实施宪法。小亮:宪法有权威,国家秩序才良好,人民生活才美好。小红:要尊重宪法,就要先了解宪法,让我们一起诵读宪法吧!小明:我国的宪法宣誓制度就是为了彰显宪法权威。小童: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是宪法权威的具体体现。你对上面观点有什么看法?你认为生活中应该怎样维护宪法的权威性呢?九.综合题(共2题,共11分)1.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在以下几件事你要怎么做。答:(1)过马路:( )。(2)借了别人的东西:( )。\n2.我叫王然。一个月前刚从吴地转学刘新学校,转学后的第一天,我就在校门口遇到了身材高大的鲁某和另3外两个男生。他们拦住我,逼我叫他们“大哥”,还强迫我给他们背书包,威胁说“不老实,就揍你”,我当时吓坏了。回家后,我委屈地躲在屋里哭泣,爸爸发现了,问我怎么回事。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爸爸。爸爸说:“你要勇敢,不要害怕他们!如果下次他们再数负你,你就大胆地说‘我不怕你们'。如果仍然不管用,你就告诉老师或者回来跟我说,我去找老师和他们的家长。”第二天放学,鲁某又拦住了我。尽管我很害怕,但还是鼓足勇气大声地对他说:“我不怕你。我不报告老师,是因为我们还可以做朋友。”鲁某一下子怔在那里,一会儿,他灰头土脸地走了。从此,他再也没拦过我。(1)故事中的王然遭遇了什么事情?他的感受是什么样的?爸爸给了王然怎样的建议?(2)如果你是王然的同学,当你看见鲁某拦住王然的时候,你认为怎样做比较合适?请在恰当的做法前面画“√”。除此之外,你还有其他办法吗?口赶紧躲开,假装没看见口立即上前阻止鲁某的行为口寻求老师的帮助(3)鲁某为什么欺负王然?你能接受他欺负同学的理由吗?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A3.A4.C5.A6.A二.填空题1.家庭;学校2.赔偿3.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4.县;乡5.法律;相伴6.监察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n三.判断题1.√2.×3.√4.√5.√6.×四.连线题1.6-7周岁---义务教育小学入学年龄;8周岁----无行为能力与限制行为能力的分界;12周岁----准许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的最低年龄;14周岁---因违法行为而可能受到刑法处罚的最低年龄;16周岁---未成年人可以离开监护人单独居住。五.填表题1.⑤;②;③;④;①六.简答题1.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2.①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了解宪法如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我们就能体会它在国家和国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它是我们行动的根本依据。②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从事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应该得到追究。3.(1)我国人口众多,不可能每个人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2)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根据宪法,“一府一委两院”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4.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②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③它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④宪法是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⑤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说出3点就可以满分。5.第1—6位是地址码:第7—14位是出生日期码:第15—17位是顺序码;第18位是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七.辨析题\n1.因为车票、快递单、购物小票上都有我们的身份信息,随意扔掉的话容易泄露身份信息;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安全处理车票、快递单等容易泄露身份信息的东西,不将自己的身份证借给别人使用过,不随意泄露自己的身份信息。八.材料题1.(1)权利和义务是一致,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公民在行驶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滥用权利,同时,我们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上面观点都是正确的,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我们应该去积极维护宪法权威;我们在生活中,首先应该遵守宪法,然后应该积极参加宪法活动,宣传宪法知识,维护宪法权威。九.综合题1.走人行道;要及时归还2.(1)王然遭遇了校园欺凌;他感觉吓坏了,还躲在房间里委屈地哭泣;爸爸建议王然要勇于面对他们,不要怕他们;(2)( )赶紧躲开,假装没看见( )立即上前阻止鲁某的行为(√)寻求老师的帮助(3)鲁某缺少能够正确引领他的朋友,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惯;我不能接受他欺负同学的理由,因为欺负同学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