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关于参政议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公民参政议政是权利也是责任B.小学生不用参政议政C.不是人大代表,也可以参政议政2.下列信息不在护照上的是( )。A.出发地点B.出生日期C.住址D.有效期3.接受教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 )。A.权利B.义务C.权利和义务4.《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目录中‘特定群体权力’不包括( )。A.妇女权利B.残疾人权利C.老年人权利D.运动员权利5.罗某初中没毕业,家里人就让他辍学打工,罗某应用法律维权,应运用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nB.《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6.列宁曾经把宪法说成“写满人民权利的纸”这句话表明宪法( )。A.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B.是全体人民的最高行为准则C.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二.填空题(共6题,共3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 )》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利的法律。2.居民身份证上有( )、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 )。3.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统称,包括( )和(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未满16周岁的公民自愿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 )年的居民身份证;16——25周岁的,身份证有效期是( )年,26——45周岁的,身份证有效期是( )年;46周岁以上的,身份证( )有效。5.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 )周岁的公民。6.间接选举是指人大代表由( )选举产生。( )人大代表、( )人大代表、设区的( )人大代表和( )由间接选举产生。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在家里,我们是孩子;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商场,我们是顾客。 ( )2.法律可以维护公共秩序。( )3.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等领域,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恢复了国民经济,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剥削制度,并于1958年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巩固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5.学校门口的墙上、街道边的电线杆上被人贴满了烟草广告,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6.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对“一府一委两院”负责,并受“一府一委两院”监督。 (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n1.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 校验码第7——14位 地址码第15——17位 出生日期码第18位 顺序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 )代替。五.填表题(共1题,共10分)1.选出下列事例属于何种监督方式(只选序号)①采用书信举报 ②采用电话形式反映 ③参加听证会④直接向人大代表反映 ⑤通过报刊进行监督\n六.简答题(共5题,共29分)1.王阿姨给女儿买了一款智能学习机,发现学习机有质量问题。王阿姨应该怎样维权呢?2.法律禁止我们做的事情有哪些?请列举出三个。3.大到国家,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可见法律的重要性,请简述法律的重要作用。(写出3条)4.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行使自己的权利的?5.写出我国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两部法律名称。七.辨析题(共1题,共15分)1.判断下列行为是否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并说出理由。1.某电视台记者将犯故意杀人罪的两名未成年人的照片、姓名、年龄公之于世,还将其犯罪行为予以公开报道。2.学生违反校纪班规,班主任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3.学生小王考试不及格,父亲一怒之下,把他打了一顿。八.材料题(共2题,共15分)1.一名小学生家长称,孩子长期遭到同班两名同学的欺凌,有一天更是被两人用厕所垃圾筐扣头。事发后,孩子出现失眠、易怒、恐惧上学等症状,经诊断为急性应激反应。初中学生沈某(男,14岁)与同校学生赵某(男,15岁)在校内因同学间纠纷发生争执。争执中,沈某持刀刺中赵某胸部,赵某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针对校园中可能存在的欺凌行为,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2.看一看,小小身份证有多大用处?\n张恒的妈妈假期带他外出旅游。出发前,妈妈带他去派出所办理了身份证。一路走下来,张恒发现身份证虽小,但是作用可大了,生活中不少地方都用得上它。你知道身份证有哪些用处吗?九.综合题(共2题,共12分)1.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在以下几件事你要怎么做。答:(1)过马路:( )。(2)借了别人的东西:( )。2.根据要求完成以下内容,请你将不同法律前面的字母填在大树上面相应“○”内。A.婚姻法;B.宪法;C.立法法;D.公司法;E.行政处罚法;F.民事诉讼法;G.劳动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C4.D5.A6.D二.填空题1.未成年人保护法2.姓名;保密\n3.中央国家机关;地方国家机关4.5;10;20;长期5.186.下一级人大;全国;省级;市级;自治州 三.判断题1.√2.√3.√4.×5.×6.×四.连线题1.如下:X五.填表题1.①;⑤;④;②;③六.简答题1.根据发票(书证)去商家退还,如果商家不退的话,可以到消费者协会投诉。2.吸毒;去网吧、KTV;抢劫;恐吓。\n3.①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②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③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4.生活中,公民可采取多种方式参与监督。例如,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5.《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七.辨析题1.1.是。记者公开报道此事,尤其将未成年人的隐私信息公开,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2.否。符合学校保护的有关规定。班主任履行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保护其健康成长的职责。3.是。违反了家庭保护的有关规定。不能对未成年人进行体罚,小王的父亲应该以适当的方法教育孩子。八.材料题1.我们应该勇敢地对欺凌行为说“不”。对于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可以向学校、老师或家人报告,寻求帮助,也可寻求法律帮助,向有关国家机关请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大家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美好的校园生活。2.身份证最大的作用是可以证明自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身份,其次就是在出行乘坐交通工具、以及住店的时候都需要身份证,学生考试的时候也需要拿身份证证明自己的身份。九.综合题1.走人行道;要及时归还2.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