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以下的“我”不是中国公民的是( )。A.我家祖祖辈辈生活在中国,我出生在中国B.我爸爸妈妈是中国公民,我出生在国外C.我出生在中国,丈夫是德国人,我现在定居德国,申请加入了德国国籍,放弃了中国国籍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规定:“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 )。A.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抵触B.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法律3.佳琪的奶奶80岁,她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补贴,这是依据宪法规定,公民享有( )。A.劳动权B.物质帮助权C.报酬权4.小明的爸爸即将参加深圳市人大代表选举,以下这些活动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人大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②选民登记③参与投票④人大代表候选人名单公布A.①②③④ B.④③① C.①②③ D.②③④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必须依据宪法修订,这表明宪法( )。\nA.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具体化B.规定了我们消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C.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基础,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D.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更严格6.以下哪些情景反映的是公民在行使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①刘XX今年6岁了,高兴地上学 ②爷爷今年90岁了,他领取了国家发的高龄津贴 ③外公今年60岁了,政府允许他退休 ④姐姐今年大学毕业,她和许多男同学一样被招聘到XX公司上班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二.填空题(共6题,共34分)1.每年农历的( )为老年节,( )是世界人权日。2.( )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3.未成年人在维护自身权利时,要学会( )。当遭遇侵害时,应当( ),尽量( ),设法( ),及时( ),以保证( )。4.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体现了( )、( )和( )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 )的义务。5.办理户口应该去当地的( )。6.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 )。人民通过( )行使国家权力。根据宪法,“一府一委两院”由同级( )产生,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有助于教育公平。( )2.根据宪法,“一府一委两院”中“一委”指的是监察委员会。 ( )3.未成年人除了享有公民的一般权利之外,还享有法律规定的其他特别权利。( )4.权利是我的,我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5.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n6.公民有行使自由的权利,所以随手从自己家的窗户扔点东西谁也管不着。(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1.连线题。(将下列行为与其违反的法律对应起来)厂家夸大产品功能,在电视上做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晚上休息时,楼上夜半歌舞声扰人清梦。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上初中时,父母让我辍学回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不良商家师某利用含化学成分的劣质鸡膏制作假鸡精。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父母离异后,父亲不按协议支付小孩的抚养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五.填表题(共1题,共8分)1.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填出与情景对应的被侵犯的权利。\n六.简答题(共5题,共34分)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要求我们怎么做?2.青少年所受到的侵害主要来自哪些方面?3.宪法除了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对于我国公民具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你能分别列举三种吗?4.管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他曾经在《管子·任法》里说过“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请谈你的理解。5.未成年人维权途径中“咨询寻求帮助”的内容是什么?七.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小兰妈妈对小兰说:“家里生活困难,你就帮妈妈卖菜挣钱吧。”小兰妈妈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如果你是小兰,你该怎么做?八.材料题(共2题,共14分)1.李乐的叔叔刚刚开了一家饭馆,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检查时,认为饭馆的厨房不符合卫生标准,吊销了饭馆的许可证。李乐的叔叔不服,要去告他们,李乐的婶婶却说:“认罚吧!老百姓哪能告政府?就是告也告不赢。”\n李乐的叔叔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认定:行政机关的处罚决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依法予以撤销。(1)你赞成李乐婶婶的观点吗?(2)你知道法院是依据哪部法律作出的判决吗?2.杜某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孩子,因为是家里的“独苗”,父母、爷奶都格外疼爱。上小学时,杜某变成了一个招人讨厌的孩子,经常打架、骂人、欺负他人。老师多次批评他,并让爸妈管教。15周岁那年,杜某因拦截、欧打低年级同学,强行索要财物,被派出所进行了治安处罚。后来,杜某又因盗窃被公安局收容教养。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的,法律规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由父母、学校管教;(2)由公安机关治安处罚;(3)由政府收容教养;(4)由法院追究刑事责任。说说杜某实施了哪三类不良行为,分别受到了哪些处理?(由轻到重的顺序填写在对应的答题卡)九.综合题(共2题,共18分)1.如果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爸爸工资,你认为爸爸应该怎么办?2.综合题小明是六年级(5)班的学生,他平时不喜欢听课,于是在语文课上大声和同桌讲话。严重影响了邻桌同学上课,老师点名批评了他,他却很是不服气......下课后在教室和同学扔球玩,把门窗玻璃打碎,老师找到他,他却说:有什么大不了,我不是故意的.....晚上就寝熄灯后,他觉得没有睡意,于是就带着MP4哼起歌来,室长招呼他停下来,他却说:我有我的权利和自由……假如你是小明的同学:1.请对他以上的行为作出评价?(可以从道德的思维和法治思维两个角度)2.小明的言行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B\n4.A5.C6.B二.填空题1.九月初九;12月10日2.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3.保护自己;冷静应对;避免危险;逃离现场;报警求助;自身安全4.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家庭5.公安部门6.人民;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三.判断题1.√2.√3.√4.×5.×6.×四.连线题1.如图:五.填表题1.人身权;肖像权;人格尊严权;休息权六.简答题1.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n2.青少年所受到的侵害主要来自:家长、监护人对孩子粗暴对待,甚至虐待强迫孩子辍学等;学校忽略学生安全措施,酿成事故,当前,教育体制的弊端导致种种使学生身心受挫的情况;社会上一些不法之徒为谋求经济利益,雇佣童工,兜售不健康的图书、音像制品,用游戏厅、网吧诱惑青少年。3.权利:休息权物质帮助权平等权财产权 人身自由权劳动权选举权 被选举权 受教育……义务:遵守公共秩序赡养父母保守国家秘密维护民族团结劳动 服兵役纳税……(义务包括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和禁止做的事情)4.法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在法律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5.向律师等专业人士请教;向居委会或村委会求助;向法律援助部门求助;向妇女儿童保护组织求助。七.辨析题1.小兰妈妈的做法不对。小兰的妈妈违反了《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必须使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的有关规定,小兰的妈妈这样做是违法的。小兰可先好好和妈妈谈谈,如妈妈还是不同意自己上学,她可向学校或当地政府求助,请他们帮着做妈妈的工作。八.材料题1.(1)答:不赞成。因为对于国家机关的违法行为,要及时依法纠正,防止因国家机关违法行为行使职权给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损失。因此,老百姓也能告政府。(2)答:法院审理此案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作出的判决。2.不良行为处理措施1打架骂人,欺负同学父母、学校管教2拦截殴打同学,强行索要财物公安机关治安处罚3盗窃政府收容教养九.综合题\n1.(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2)最有效的是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不用律师),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2.1.答:小明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其他同学的正常生活,理应受到同学们的谴责。小明在享受自己权利的同时,却损害了他人的权利,理应受到法律的制约。2.答:小明的言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有:(1)每位公民都享有权利和自由,但前提是不能损害他人的权利。(2)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