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清洁工人是一种劳动者,他们的工作内容是( )。A.指挥列车运行B.清扫街道C.驾驶火车D.生产农产品2.面对民间艺术的衰落,我们青少年应该( )。A.不用理会B.成为继承人,将艺术传承下去C.嫌弃民间艺术,让它更快地衰落D.努力学习,民间艺术和自己没有关系3.当面临不顺心不如意的事的时候,不可取的方法是( )。A.与好朋友谈谈B.一个人憋在心里,谁也不说C.在无人处痛哭一场4.我们每天吃的粮食和蔬菜离不开( )的劳作。A. \nB. C. D. 5.王声在“好又多”超市买了一箱牛奶,回家后发现牛奶有异味,立即去商店换,营业员不认帐。王声应该怎么做呢?( )A.自认倒霉,运气不佳B.扔掉算了,不要自找麻烦C.下次不去这个超市购物了D.找消费者协会6.下列故事与诚信没有关系的是( )。A.曾子杀猪B.狼来了C.坐井观天7.网购应该关注( )等问题。A.信用B.销售量\nC.顾客评价D.前三项都是8.螃蟹等水产所属的是( )。A.种植业B.畜牧业C.林业D.渔业9.羽绒服里的羽绒来自( )。A.种植业B.畜牧业C.林业10.小明所在学校组织了学农活动,在一周的学农活动中,小明了解了我们平时所吃的粮食是如何加工而来的,了解了我们吃的菜是如何上餐桌的,小明认识到没有这些农业,我们的生活一天都难以维持。下列选项与小明的认识相符合的是( )。①农业为我们提供食物,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②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我们吃的用的穿的住的行的,样样离不开农业③农业生产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密切④农业就是种植业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二.填空题(共10题,共28分)1.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每天辛勤的劳动,为我们生活提供了不同的( ),才使这个社会有序地运转起来。2.我们都渴望获得( ),但我们应该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 )。3.一粥一饭,当思(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4.为了留住这些优良的风俗,( )都在努力。\n5.( )是一种购物凭证,有了这个凭证我们才能享受商家提供的售后服务。6.端午节是在每年农历的( ),它是为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 )而产生的。7.不同职业在劳动方式上存在着( ),但是劳动者之间是( )的。8.登录家乡所在地的( )信息网,是收集家乡建设信息的一个好方式。9.生活中,我们要知道“一粥一饭,( );半丝半缕,( )。”10.在生活中,我们不仅会遇到一些( )和摩擦,也可能会遇到被他人( )的情况。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作为消费者,我们要有维权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买到劣质商品,我就悄悄地吃个哑巴亏。( )3.合理开支意味着一味省钱。( )4.每次购物我们都应该向商家索要发票。( )5.有些封建旧风俗已经不符合新时代的需要,应该淘汰,但是一些优良的风俗应该留住,在新时代还要发扬光大。( )6.只要其他行业发展了,人们就可以慢慢脱离农业。( )7.小学生要注意节约,不大手大脚花钱,合理的消费。( )8.小红是劳动委员,她经常把比较轻松的劳动任务分配给自己的好朋友。( )9.开飞机的驾驶员比扫马路的清洁工更高贵。( )10.我们的父母都是劳动者。(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把下面的物品与农业生产的相关行业用线连起来。玉米 畜牧业木材 渔业牛奶 种植业鲤鱼 林业五.简答题(共5题,共26分)1.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调查方式来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2.请你说一说春节有哪些民俗活动。\n3.当你吃着香喷喷的米饭时,可知道这小小的一粒米是怎样来的吗?请写下种植过程。4.简述林业的使命,你知道林业为人民的生活提供了什么吗?5.请你说一说你爸爸妈妈的职业,并且说一说他们工作的主要内容。六.辨析题(共2题,共16分)1.小明的妈妈对小明说:“如果你不好好读书,将来你就会没出息,你就会去扫马路。”小明的妈妈说法对吗?为什么?2.有人认为买东西要讲究名牌,价格越贵越有范儿。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七.材料题(共1题,共5分)1.联系情景说-说。情景一:时间:上午大课间;地点:教室人物:同桌周丽和张华,其他一些女生剧情:周丽经常带一些巧克力请大家吃,课间的时候大家都围着她,边吃边聊天。这显得周丽很受欢迎,朋友很多。张华一边吃着糖果,一边心里盘算:等我过生日,要不要请大家吃一顿大餐呢?否则,他们会不会觉得我太小气,不愿跟我交朋友了呢?八.综合题(共3题,共22分)1.知道了购物要讲文明,请与家人一起购一次物,把今天所学到的关于购物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购物中。记住,要讲究文明哟!2.说到做到是一个诚信的美德,在生活中,你有哪些这方面的经历?3.我们每个人都渴望交朋友,但有些人却很难交到朋友。请看以下两位同学表现:(1)、同学书法比赛获奖后,玲玲有些不服气,她说:这有什么了不起,我如果参加,他哪有机会赢呀!(2)、雅丽觉得新转来的同学又丑又笨。分析:你愿意跟玲玲、雅丽成为好朋友吗?为什么?你能给他们提一些建议吗?参考答案\n一.选择题1.B2.B3.B4.C5.D6.C7.D8.D9.B10.B二.填空题1.服务2.友谊;友谊3.来之不易4.国家和社会5.发票6.五月初五;屈原7.差别;平等8.政府公众9.当思来处不易;恒念物力维艰10.矛盾;欺负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n五.简答题1.登录家乡所在地的政府公众信息网,收集家乡建设的信息;询问家中长辈所经历的家乡发展变化;观察我们生活中正在发生的家乡变化。2.拜年、吃饺子、贴春联等。3.小小的一粒米,首先农民利用塑料地膜保温保湿,精心培育和护理秧苗,当秧田里长出绿绿的秧苗时,种田人忙着把秧苗移栽到宽广的水田里,为了让水稻能茁壮成长,种田人顶着太阳,冒着风雨,在田间地头施肥,灌溉,喷药,排水……,一串串沉甸甸的稻穗弯下了腰。种田人顶着烈日,忙着收割,然后用脱粒机将稻子脱粒,获得稻谷,农民把晒干的稻谷送进碾米机,出来白花花的大米。4.林业不仅承担着国家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还肩负着提供多种林产品的重要使命,林业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木材建筑材料家具和铅笔等。5.示例:我的父母都是老师。他们每天七点就踏上了去学校的道路,直到晚上6钟才能回到家里。他们每天都要在学校里上课,帮助学生们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六.辨析题1.小明的妈妈说法不对。因为人们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是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2.不同意。(提示:过度消费会伤及小学生身心,畸形消费观的直接后果是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小学生将来有可能会误入歧途。)七.材料题1.每个人都希望多交一些朋友,但是,要知道怎样才能交上朋友,怎样才是真正的友谊。从这个情景中可以看出,朋友在生活中建立,朋友在分享中建立。朋友不是等来的,想来的,而是在平时生活细节中加深友谊。八.综合题1.做一个文明顾客。文明顾客的语言:“请帮我拿个文具盒吧。”“谢谢您,阿姨。”\n文明顾客的行为:不需要的商品放回原位;不随意拆物品的包装;轻拿轻放。(答案符合题意即可)2.示例:在学习方面,我答应老师的事情就要努力完成;在家庭方面,我答案父母的事情也会按时完成;在同学们之间,我答应同学的也会去完成的。(答案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从多个角度中任选一两个进行表述即可。)3.①首先我认为玲玲和雅丽的做法和想法都是错误的,②我不愿意和她们成为好朋友,因为玲玲是嫉妒心太强,雅丽是有些不尊重同学,不会平等待人。③对玲玲同学的建议是当同学获奖时,不应该心存嫉妒,应该为同学取得的好成绩感到高兴。④对雅丽同学的建议是不应该嘲笑新同学,应该关爱、尊重同学,平等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