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 )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A.护照B.居民身份证C.户口本2.林西把自己的零花钱100元捐给了灾区,她行使了公民个人所有财产中的( )。A.使用权B.收益权C.占用权3.以下能体现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有哪些?( )①在法律体系中,宪法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②宪法是国家总章程③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④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⑤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4.王林的爸爸被施工队拖欠工资,他应该运用(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A.《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nD.《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5.下列法律属于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6.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修订后的( )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二.填空题(共6题,共34分)1.纪律、( )与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法律具有( )和( )。2.同学们在六年级上册教材中学习的法律知识都是根据( )法制定的。3.在( ),我们是孩子;在( ),我们是学生;在( ),我们是顾客。我们的( )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4.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 )。宪法保障的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 )的权利。5.( )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 )是“全国人大常委会”。6.我们每年都要在北京召开( )和( )(简称“两会”)。它的意义是让来自各行各业的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代表全国各族人民( )、畅所欲言、( ),发出国家公民的最强音。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公民的权利可以放弃,但公民的义务不可以放弃。( )2.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应当去户籍所在地的医疗保障部门。( )\n3.道德能规范我们的行为,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通过间接选举产生的。( )5.间接选举是指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大选举产生。( )6.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1.连线题。五.填表题(共1题,共5分)1.判断下列事例属于何种监督方式\n六.简答题(共5题,共29分)1.下图是什么行为?这种行为会涉及到哪些刑法罪名?当你遇到这种事你会怎么办? 2.当我们遇到暴徒侵害时,应该如何应对?3.我国有些地区,由于贫穷和性别偏见,一些女童被迫失学。(1)应该用哪个法律的哪条法规来保护她们受教育的权利?(2)这条法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4.没有语言,人和人就无法顺畅地沟通,没有规则,人和人便无法正常地交往。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法律有什么作用?5.有人说:国家机关有权力,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七.辨析题(共1题,共8分)\n1.公民的身份证复印件能随意丢弃吗?为什么?八.材料题(共2题,共14分)1.为了了解当地未成年人成长的现状给有关部门提出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合理化建议,山东省某希望小学准备成立“小记者”调查组,对当地未成年人的保护情况进行实地调查。为使活动顺利进行,学校对入选的“小记者”进行了选拔,下面是为此次选拔设计的部分问题,假如你也参加选拔,请完成以下试题:(1)“两会”期间,假如你有机会就“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向两会代表提问,你会提出哪些问题?(2)你知道未成年人保护包括哪几个方面吗?(3)请你结合平时积累,简单列举三种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2.凤凰广场附近居民反映跳广场舞音响声音太大,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而跳广场舞的大妈们反驳,修建广场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健身娱乐,跳广场舞是他们的权利和自由,别人无权干涉。你觉得跳广场舞的大妈们说的对吗?为什么?如果你是附近居民,你会怎么处理这个问题?九.综合题(共2题,共17分)1.判断并回答。(1)下列情景属于道德、法律还是纪律?①小伙子,你能给老人让个座吗?属于 ②无故迟到、旷课,这是违反校规的。属于 ③无证驾驶,后悔呀!属于 (2)你认为违反法律和违反纪律的后果一样吗?分析一下法律和道德、纪律的联系与区别。2.政府设立了一站式服务中心,什么叫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这个中心的设立给老百姓带来了什么好处呢?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n2.A3.C4.D5.B6.D二.填空题1.道德;强制力;权威性2.宪3.家里;学校;商场;身份;公民4.保障书;最重要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关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三.判断题1.√2.√3.×4.×5.√6.√四.连线题1.如图:\n五.填表题1.采用书信举报;通过报刊进行监督;直接向人大代表反映;采用电话形式反映;参加听证会六.简答题1.校园欺凌;刑法;告诉欺凌者,我有人身权、财产权,你不能打我,也不可以要我的钱和财务。事后及时告诉老师和父母,同时向公安机关报案。2.要学会保护自己,应当冷静应对,尽量避免危险,设法逃离现场,及时报警求助,以保证自身安全。3.(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条。(2)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合龄儿童,都要接受义务教育。4.1、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2、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法律保障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法律督促我们积极承担起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3、法律如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制裁。当争议和冲突发生时,国家行政、司法机关依据法律,作出公正的处理。4、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如果经济困难,可以通过法律援助,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法律服务。5、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不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5.这种说法不对。因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行使职权,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七.辨析题1.公民的身份证复印件不能随意丢弃。因为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因个人信息泄漏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八.材料题1.(1)例如:您认为当前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应着重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对未成年人自身存在的问题您是怎么看待的?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您是怎么看待的?\n(2)包括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3)教师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家长让未成年子女从事繁重的体力工作;有的企业与个体老板招收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做童工等。2.大妈们说法不对。因为任何公民的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途径一:附近居民派代表与大妈们直接协商;途径二:找居民委员会或是物业,这是他们的职责,让他们与大妈们协调矛盾;途径三:拨打110,国家有规定,有公安部门负责处理此类扰民问题;九.综合题1.(1)道德;纪律;法律(2)不一样;纪律、道德、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纪律由各单位制定,对本单位的人有约束力,道德是若干年的约定俗成的东西,能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和思想,是自然善的一面,不具有强制性。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我们每一位社会公民,不仅要遵守法律,自觉守法,还应该要遵守社会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2.政府一站式服务中心就像一个“政务超市”,不同区域代表不同的行政机关,承担着办理不同业务的职能,政府把需要审批的事项集中到一个大厅、一个窗口。好处:简化操作流程,一人受理,内部运作,方便办事人,提高效率。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简化了人们办事程序,除了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政府还建立了12345公共服务系统,设置12345热线电话,12345政府网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