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我国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法律是( )。A.刑法B.民法C.行政法D.婚姻法2.下列有关人权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权保障特定群体的权利B.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C.各级国家机关要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3.下列哪些做法是错误的?( )A.淘气帮妈妈取回快递包,顺手将快递单撕下来扔在垃圾桶里B.小红奶奶不小心把身份证丢失了,小红知道后赶紧带着奶奶到公安机关去挂失C.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4.下列有关宪法法律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我国,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规范、宪法基本原则和宪法精神相抵触B.宪法的法律效力不具有任何强制性C.宪法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为对公民的行为约束5.下列情景不属于民法范畴的是( )。A.小黎的妈妈为小黎购买了一份意外保险,正与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签订合同。B.邻居小马在上班的路上遭遇了交通事故,法院判决肇事司机承担了全部赔偿责任。\nC.区政府在房屋拆迁的过程中毁损了王奶奶家屋内的合法财产,予以赔偿。D.二叔的健身房开业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为他颁发企业营业执照。6.居民身份证工本费,由( )支付。A.申领人B.公安机关C.地方财政7.2016年国家宪法日的活动主题是( )。A.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制中国B.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C.学宪法,讲宪法8.用来规范交通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9.古希腊的公民是( )。A.妇女B.奴隶C.本城邦并拥有财产的成年男性10.公民受到非法侵害时,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A.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B.寻找机会用更严厉的手段报复对方C.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D.采取忍让退避的方式\n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1.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 )等信息,应注意( )。2.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 )、政治、经济、社会、( )等方面的权利。3.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查验居民身份证的时候,我们必须( )。4.( )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 )。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 )、法律( )、法律( )。6.村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 ),避免个人信息( )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的或家庭的( )。7.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 )的义务。8.(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 )和( )。9.走出国门,每个人都代表( )。10.依据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 )和(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走出国门,每个人都代表中国,都是中国的名片。( )2.法律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4.在我国工作了很久的外国人就是我国的公民。( )5.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可以不受到制裁。( )6.新冠疫情爆发,国家依法对病人,疑似病人等进行隔离,这种做法侵犯了人权。( )7.有些法律规定达到一定的年龄才享有相应的权利,但不管什么年龄都要承担义务和责任。 ( )8.不应该让律师为罪大恶极的人辩护,以防那些人逃脱法律制裁。 ( )9.国家宪法日,一年只有一天。但我们对宪法的认识,不能止于这一天。 ( )10.学校章程就是宪法。( )四.连线题(共2题,共15分)1.连线题。\n2.请把下面法律与其所落实的公民基本权利连上线。《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女性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文化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维承法》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物质帮助权五.简答题(共5题,共28分)1.回家了,与父母一起讨论家庭生活中有哪些法律在维护家庭和睦?2.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你说一说法律有哪些作用?3.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理解宪法,每年的国家宪法日都有活动主题。写一写2018年的活动主题是什么。4.阅读《宪法伴我成长》资料,回答问题。(1)1992年,宪法赋予我独立人格权。(2)1990年,宪法保障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3)2010年,宪法赋予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4)2015年,宪法赋予我劳动的权利和义务。\n上述材料说明了哪些道理?5.法律的作用是什么?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国家宪法日的设立有什么意义?请你谈谈你的理解。七.材料题(共1题,共5分)1.李明在上学时就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大学期间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退伍后继续完成学业,毕业后应聘到某国营公司工作,每月领工资自觉缴纳个人所得税,并按时给父母支付养老费用。请你分析上述案例中李明履行了哪些义务?八.综合题(共3题,共24分)1.规矩对于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存在。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和谐地在社会中生活,是因为国家有法制;之所以能幸福地在学校中学习,是因为学校有规章制度。正是因为有这些规章制度的存在,才能使我们更加安全、平稳、和谐地生活。将下面的规则进行分类。(填序号)(1)乘车得遵守乘客须知;(2)到商场购物得遵守顾客须知;(3)抢劫财物,依法处置;(4)来学校读书得遵守班规校纪;(5)篮球比赛要遵守比赛规则;(6)参加文体活动得遵守文体活动的各种规则;(7)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心助人;(8)遵守刑法,杀人偿命;(9)迟到旷课;(10)见死不救。道德:( )。法律:( )。纪律:( )。2.12岁的陆飞和爸爸一起翻看家中的相册,爸爸给陆飞讲了自己的成长故事:这张照片是我上六年级时的照片;这张是我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在部队里训练的照片;这张是部队复员后,我来到企业工作的照片;这张是我去年作为区人大代表发言时的照片。(1)写出陆飞爸爸在不同阶段享有了哪些基本权利,履行了哪些基本义务。①( )②( )③( )④( )\n(2)联系陆飞爸爸的经历,写出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3.某校中学生张某骑自行车上学,路上因闯红灯被交警拦住,并受到了交警的批评。张某来到学校,又因没完成英语老师布置的作业,受到了英语老师的批评。然而张某却说:“做作业是我的自由,成绩好坏是我个人的事,不用你管。”下午,张某因违反校纪,班主任老师让其回家请家长,由于家长不在家,他便抱起足球到楼下草坪上踢了起来,被小区管理员狠狠地批评教育了一番。晚上在家,父母知道了张某一天的表现后,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和教育。张某感叹道:“我真是倒霉透了,一点儿自由也没有!”(1)张某认为自己“倒霉透了”,这种观点对吗?假如你是张某的同学,请你帮他分析一下他“倒霉”的原因。(2)公民应该如何履行自己的义务?(3)张某一天的经历对你做一个合格的公民有何启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A3.A4.A5.D6.A7.C8.B9.C10.C二.填空题1.家庭住址;保密2.人身;文化3.配合4.护照;证件5.地位;权威;效力6.保密;泄露;利益7.家庭8.宪法;根本制度;根本任务9.中国\n10.选举权;被选举权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2.如下:\n五.简答题1.《婚姻法》《反家庭暴力法》《未成年保护法》2.答:法律的作用:(1)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如法律规定适龄儿童要履行义务教育的义务,作为适龄儿童,我们就要接受义务教育,不能辍学打工。再如,法律规定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我们在图书馆、广场等地方,就不能吸烟。(2)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如法律禁止酒后驾车,如果喝醉了酒在开车上路,就是错误的。(3)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如当我们的受到不法分子侵犯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请求法律的帮助。3.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4.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宪法规定了人们的基本义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等。5.①指引作用。这是指法律对个体行为的指引作用;②评价作用。这是法作为尺度和标准对他人的行为的作用;③预测作用。这是对当事人双方之间的行为的作用;④强制作用。这是对违法犯罪者的行为的作用;⑤教育作用。这是对一般人的行为的作用,包括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六.辨析题\n1.国家设立宪法日有重要意义,国家宪法日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七.材料题1.受教育的义务、劳动的义务、依法服兵役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八.综合题1.(7)(10);(3)(8);(1)(2)(4)(5)(6)(9)2.受教育权;服兵役的义务;劳动就业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在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3.(1)张某的这种观点是不对的。他“倒霉”是因为没有忠实履行义务。(2)遵守交通规则、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学校纪律等是法律要求我们做的,我们必须做到,而张某没有做到。破坏草坪是法律禁止做的,但张某却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坚决不做(3)作为公民,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