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面关于宪法表述错误的是(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B.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和基础C.宪法没有法律效力2.今年“两会”期间,小刚一家人参与了家乡新城选址的网上建言献策活动。小刚一家人行使了公民的( )。A.平等权B.文化权利C.检举权D.监督建议权3.( )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A.国家宪法日B.宪法C.法律D.公约4.在学习宪法的小组讨论中,同学们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A.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B.宪法主要规定公民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C.宪法和普通法律的修改都需要全国人民通过D.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n5.下列人员中,属于中国公民的是( )。A.生活在美国的华裔美籍人B.持有韩国护照在中国旅游的人C.刚加入中国国籍的外国人6.你是怎样理解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日本人等不同身份的( )。A.他们的身份与肤色相关B.他们的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C.他们的身份与民族有关7.下列说法中,不属于我们义务的是( )。A.小红说我们要孝敬父母B.小美说在交通拥挤的时候我们要指挥交通C.小王说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D.小丽说我们要遵守交通法规8.2011年2月3日,张某在学校上网时,发现有人正在利用国际互联网泄露国家重要的政治情报,遂及时将此事报告了有关部门。张某履行了( )的义务。A.维护国家统一B.维护国家团结C.维护国家安全D.维护国家荣誉9.身份证有效期只有10年的是( )。A.未满16岁的公民B.16——25岁公民C.26——45周岁的公民D.45周岁以上的公民\n10.下列不是我们的义务的是( )。A.要遵守交通法规B.要保护野生动物C.要孝敬父母D.在交通拥挤的时候要指挥交通二.填空题(共10题,共52分)1.“等到我们成年后,要努力工作,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法律规定我们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 )的公民都有( )和( )。3.国家设立宪法日一年只有( )。4.( )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5.保护侨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是( )和( )的责任之一。6.( )、( )和( )、( )和( )、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应该( )。7.法律规范着我们的( ),保护着我们的( ),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8.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求,依法有权查验居民的( )证,我们( )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 )义务。9.中华民族是智慧、( )、( )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 )举世瞩目。为( )、( )做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使命。10.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 )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主要靠道德与社会舆论。 ( )2.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恢复了国民经济,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剥削制度,并于1958年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巩固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4.生命健康权是自然人的重要权利,任何人不得非法侵犯,否则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5.法律可以维护公共秩序。( )6.我爷爷今年80岁了,他领取了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 )\n7.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 )8.宪法的生命植根于人民,宪法的力量源泉来自于维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9.小丽12岁了,她已经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10.权利是绝对的,是没有界限的。 ( )四.连线题(共2题,共12分)1.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请将下列情景和对应的权利连线。受教育权 国家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权利 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免除学费、杂费表达权和监督权 给予少数民族学生入学考试加分的优惠政策少数民族权利 小亮在政府网站留言板上就环境保护提出建议2.连线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劳动就业等权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尊重保障人身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民事权益五.简答题(共5题,共32分)1.我国的刑法规定了400多种犯罪,列举出几种:(至少写出四种)2.取得中国国籍的方式有几种,分别是什么?3.法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你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了解,说说在以下环境里会涉及到哪些法律?答:(1)工厂里:(2)道路上:(3)超市内:(4)学校中:4.请简要介绍一下刑法?5.作为一名小学生,法律规定了那些义务?\n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为什么不能随便扔掉车票、快递单、购物小票?生活中怎样避免泄露身份证信息?七.材料题(共1题,共9分)1.案例分析。小明刚买的水杯不见了,他向班长反映了这一情况,班长开始在班级内进行搜查,对话如下。(1)你同意小林还是小军的观点?为什么?(2)班长的做法对吗?为什么?(3)如果你是班长,你会怎么做?八.综合题(共3题,共33分)1.读了以下材料,你有什么感受?请联系实际谈一谈?\n(1)2008年8月8日,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华民族实现了举办奥运会的百年梦想。(2)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最大载人下潜深度纪录。(3)2016年,中国女排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奥运会上夺得冠军。2.现在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到海外留学、务工和执行公务的人员越来越多,以下是中国公民在外国的行为,在对的括号里面画“√”。( )要遵守当地的法律。( )要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n( )在餐厅吃饭时很大声。( )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3.观察下图,完成问题。(1)说一说这种做法是否合适,原因是什么。(2)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身份信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D3.A4.D5.C6.B7.B8.C9.B10.D二.填空题1.义务\n2.18周岁;选举权;被选举权3.一天4.国际人权事业5.国家;政府6.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各政党;各社会团体;受到追究 7.行为;权利 8.身份;必须;法定9.勤劳;勇敢;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10.法律;合法权益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受教育权——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免除学费、杂费;社会保障权利——国家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表达权和监督权——小亮在政府网站留言板上就环境保护提出建议;少数民族权利——给予少数民族学生入学考试加分的优惠政策。2.如下:五.简答题1.盗窃罪、抢劫罪、绑架罪、贪污罪、交通肇事罪等。2.两种:以出生方式取得,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3.(1)工厂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n(2)道路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3)超市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4)学校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4.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与什么样的惩罚。5.(1)学生有接受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的权利。(2)学生有权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学生有权获得学校提供的在当前情况下好的教育。(4)学生有权得到人格的尊严和公平的对待。(5)学生有权对个人的隐私保密。(6)学生有权通过正常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议。六.辨析题1.因为车票、快递单、购物小票上都有我们的身份信息,随意扔掉的话容易泄露身份信息;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安全处理车票、快递单等容易泄露身份信息的东西,不将自己的身份证借给别人使用过,不随意泄露自己的身份信息。七.材料题1.(1)我同意小军的意见,因为我们不能私自搜查别人的东西,这样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2)不对,因为私自搜查大家就是侵犯了大家的隐私权;(3)如果我是班长,我会告诉老师,请老师帮忙,但是不会私自搜查大家的东西。八.综合题1.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各项经济指标高速增长,农业、交通、教育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每个中国公民的共同努力。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做出贡献,是我们每个中国公民的使命。2.(√)要遵守当地的法律。(√)要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n( )在餐厅吃饭时很大声。(√)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3.(1)随意丢弃车票的做法不合适,因为车票上有身份证号码、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这些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2)生活中,我们要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以及其他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不要随意乱扔;不要随意透露或在网上发布单据的二维码、条形码等;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在含有身份信息的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某某用于某某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如果请他人代自己办事,也要托付给信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