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面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的有( )。A.选举权B.人身自由权C.保守国家秘密D.隐私权2.佳琪的奶奶80岁,她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补贴,这是依据宪法规定,公民享有( )。A.劳动权B.物质帮助权C.报酬权3.国庆长假期间,很多游客到四川九寨沟景区旅游。有的游客一边享受优美的风景,一边乱丢瓜子果皮,不履行爱护公共环境的义务。这些游客错在( )。①不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差异 ②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③行使了自己所享受的权利 ④不懂得公民享有权利时,还必须履行义务A.①④ B.②③ C.②④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法律规范我们的行为,保护我们的权利B.法律没有规定我们的义务C.我国的根本法是民法5.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是( )。A.12366B.12306\nC.123086.我们在海外能够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是( )。A.身份证B.护照C.社保卡7.下列关于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尊重人权很重要,所以权利比义务重要B.义务是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所以比权利更重要C.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D.权利和义务是矛盾的8.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 )。A.未满14周岁的公民B.未满16周岁的公民C.未满18周岁的公民D.未结婚的公民9.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的是正确的。A.爸爸酒后不开车B.有人偷摘我家果园葡萄,我也去摘他们家的C.我被别人家的狗咬伤了,只能认倒霉D.有人欺负我,我告诉家长去揍他10.小明的妈妈打工赚了一万元钱,想为小明买一份人身保险,可能会用到哪部法律( )。A.《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nC.《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二.填空题(共10题,共38分)1.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 ),维护公共秩序。2.法律如同( ),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当我们的( )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 )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3.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 )、( )利益和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利。4.宪法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 )。5.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到海外留学、务工和执行公务的人也越来越多。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 ),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和旅游时也应当遵守当地( ),尊重当地的( )习惯。6.权力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 )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 )。7.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享有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 )。8.( )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9.(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10.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中国强。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在我国,( )、( )以及整个社会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都给予了许多特别关怀。国际社会也一直致力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2.只有取得选民资格,才享有公民权利。 ( )3.今年10月1日是我国建国70周年纪念日。( )4.我们要注意保密居民身份证上的个人信息。( )5.明知自己是新冠肺炎确诊者或疑似病例者,仍去人多的地方故意传播病毒,根据《刑法》规定,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 )6.2020年12月4日,是我第八个国家宪法日。( )7.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 )8.只有年满18周岁的人,才是公民。( )9.世界各国只有中国设立了宪法日。 ( )10.《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公约》保证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原则适用于全体工人。( )四.连线题(共2题,共16分)1.连线。\n纳税 领取高龄补贴 权利 人身自由 参加选举 义务 维护国家安全 受教育 2.把宪法的部分条款和生活中的场景进行对应,然后连线。把宪法的部分条款和生活中的场景进行对应,然后连线。\n五.简答题(共5题,共37分)1.小刘是一名职员。一天晚上,同学聚会多喝了几杯,驾着车在回家的路上撞伤了两名路人,惊慌之下驾车逃逸。小刘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了什么罪?2.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权利。3.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能否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如何监督?4.请你说说以下几人能不能取得中国国籍?要怎样才能取得中国国籍?(1)我家祖祖辈辈生活在中国,我出生在中国。(2)我爸爸妈妈是中国公民,我出生在国外。(3)我来自爱尔兰,在中国工作多年。我热爱这个国家,希望拥有中国国籍。5.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行使自己的权利的?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你认为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吗?七.材料题(共1题,共5分)1.看一看,小小身份证有多大用处?张恒的妈妈假期带他外出旅游。出发前,妈妈带他去派出所办理了身份证。一路走下来,张恒发现身份证虽小,但是作用可大了,生活中不少地方都用得上它。你知道身份证有哪些用处吗?八.综合题(共3题,共20分)1.以下是某校六年级小张同学在学校的两段经历。\n对此,六年级(2)班举行了以“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为内容的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其中。(1)请为主题班会拟定一个议题。(2)请你运用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相关知识,说说小张同学的第一段经历对吗?为什么?2.2016年,全国法院一审开庭审理省部级及以上落马官员42人。(1)上述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2)上述材料直接表明法律具有什么作用?3.规矩对于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存在。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和谐地在社会中生活,是因为国家有法制;之所以能幸福地在学校中学习,是因为学校有规章制度。正是因为有这些规章制度的存在,才能使我们更加安全、平稳、和谐地生活。将下面的规则进行分类。(填序号)(1)乘车得遵守乘客须知;(2)到商场购物得遵守顾客须知;(3)抢劫财物,依法处置;(4)来学校读书得遵守班规校纪;(5)篮球比赛要遵守比赛规则;(6)参加文体活动得遵守文体活动的各种规则;(7)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心助人;(8)遵守刑法,杀人偿命;(9)迟到旷课;(10)见死不救。道德:( )。法律:( )。纪律:(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n2.B3.C4.A5.A6.B7.C8.C9.A10.B二.填空题1.合法权益2.武器;合法权益;法律武器 3.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4.人权5.法律;法律;风俗6.利益;自由和权利 7.义务8.刑法;民法 9.宪法10.家庭;学校 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权利:领取高龄补贴、人身自由、参加选举、受教育义务:纳税、维护国家安全、受教育2.如下:\n五.简答题1.小刘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交通肇事罪。2.首先有生存的权利、有要求父母切实履行抚养义务的权利,其次有学习的权利、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再次有要求父母、老师尊重自己、平等对待自己的人格的公民权。3.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可以对国家权力进行监督,如果发现了哪些违法的或者说以权谋私的,可以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举报。这就是作为一名学生的权利。4.以下三人都能够取得中国国籍;取得中国国籍的方法有三种:(1)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是有中国国籍;(2)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是有中国国籍;(3)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备一定条件,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精。\n5.生活中,公民可采取多种方式参与监督。例如,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六.辨析题1.不一样。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学校纪律只是基本的社会规则,用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规范。七.材料题1.身份证最大的作用是可以证明自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身份,其次就是在出行乘坐交通工具、以及住店的时候都需要身份证,学生考试的时候也需要拿身份证证明自己的身份。八.综合题1.(1)如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2)不对,公民的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我们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其他个人的利益。2.(1)材料中国家依法打击制裁贪污腐败等违法行为,体现了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不因违法犯罪分子是官员而免于处罚,表明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表明法律的作用是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和谐。3.(7)(10);(3)(8);(1)(2)(4)(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