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 )挂失。A.银行B.车站C.公安机关D.邮局2.下列哪一项内容不属于民法规定的范围?( )A.公民的生命健康权B.公民的财产权C.行政机关履行职责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的是正确的。A.爸爸酒后不开车B.有人偷摘我家果园葡萄,我也去摘他们家的C.我被别人家的狗咬伤了,只能认倒霉D.有人欺负我,我告诉家长去揍他4.在我国,工作满12个月的人员可以享受不同时间的带薪休假,这体现了我国公民享有( )。A.财产权B.休息权C.人身自由权5.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也再次重申了这一条。公权力的行使,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绝不允许任何组织、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做任何有悖于人民利益的事情。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nA.宪法是根本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B.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C.行政机构不受宪法和法律的约束D.我们要树立宪法的权威,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6.( )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华民族实现了举办奥运会的百年梦想。A.2008B.2009C.20187.( )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A.国家宪法日B.宪法C.法律D.公约8.下列关于宪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B.宪法没有法律效力C.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和基础D.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9.“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 )。A.中国B.美国C.古希腊D.印度\n10.刘勇去批发市场给儿子买玩具,怀疑是伪劣产品,结账时,他让商家开了一张发票。他可以收集的证据是( )。A.玩具B.发票C.结账单二.填空题(共10题,共36分)1.树根给枝叶输送营养,枝叶在树根支撑下成长。( )同树根,( )就好比繁茂的枝叶。2.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 ),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3.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 ),防止国家机关( )。4.作为生活中的基本规则,( )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5.居民身份证由( )位数字组成,有( )、( )、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防止泄露。6.国际( )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7.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 )、( )、( )。8.( )与国家密切相关,标志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9.宪法保障的公民( ),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 )的权利。10.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 )和(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国外,具有中国国籍。( )2.身份证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3.休息权、物质帮助权、平等权等都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4.宪法宣誓能极大鼓舞社会公众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6.在火车站自助机上取票需用身份证。( )7.不同国家的国籍都是通用的。( )8.公民身份证号码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 )9.民法是约束行政机关权力的法律。( )10.劳动和受教育权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四.连线题(共2题,共13分)\n1.连线。宗教信仰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纳税 基本权利世界人权日 基本义务《选举法》 12月10日《就业促进法》 劳动权2.下面列出了宪法的部分条款和一些生活中的场景,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五.简答题(共5题,共29分)1.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请你写出五种法律名称。2.如何正确行使权利?3.联系生活实际,简要写一写法律的作用。\n4.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有哪些信息?5.什么是民法?民法的作用是什么?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国家宪法日的设立有什么意义?请你谈谈你的理解。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今年12月4日是第七个国家宪法日,为了宣传宪法,某校六年级决定围绕“走进宪法”这一主题开展系列活动,请你参与此项活动策划:(1)出一期黑板报,围绕以上主题设计两个板报栏目,请你把两个栏目名称写出来。(2)制作宣传横幅,请你设计两条宣传标语。八.综合题(共3题,共19分)1.法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你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了解,说说以下法律会涉及到哪些环境里?(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请选择合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内。A.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C.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D.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1)李老板向税务部门缴纳税款( )。(2)微博上谩骂同事,人民法院判决小亮公开赔礼道歉( )。(3)王某破坏路灯被公安机关拘留( )。\n(4)县政府投入资金植树造林( )。3.“宪法”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木是组织、确定的意思。中国古代就有“民不举官不究”“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2014年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并回答:(1)我国将每年的( )月( )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了解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家宪法,请你为国家宪法写一句宣传标语。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A4.B5.C6.A7.A\n8.B9.C10.B二.填空题1.宪法;其他法律2.法律武器3.权利;滥用权力4.法律5.18;姓名;生日6.人权事业7.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8.公民身份9.基本权利;最重要10.自由;权利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宗教信仰自由----基本权利;依法纳税----基本义务;世界人权日----12月10日;《选举法》----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就业促进法》----劳动权。2.如下:\n五.简答题1.(答案不唯一)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巜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巜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巜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2.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3.1、指引作用。这是指法律对个体行为的指引作用;2、评价作用。这是法作为尺度和标准对他人的行为的作用;3、预测作用。这是对当事人双方之间的行为的作用;4、强制作用。这是对违法犯罪者的行为的作用;5、教育作用。这是对一般人的行为的作用,包括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4.身份证正面有:照片、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住址、公民身份号码。背面有:国籍、签发机关、有效期限。5.民法是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间、法人间及其他非法人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六.辨析题1.国家设立宪法日有重要意义,国家宪法日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七.材料题1.(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根本法;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2)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让宪法走近每一个人身边,宪法至上。\n八.综合题1.工厂里;道路上;超市内;学校中2.D;C;A;B3.(1)12;4(2)普及宪法知识,树立宪法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