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行为属于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A.无偿献血B.遵守公共秩序C.参与爱心志愿服务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出国了就不是中国公民了B.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C.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3.在我国,未满多少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 )A.16周岁B.18周岁C.20周岁4.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李大爷卧病在床,他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他B.小刚一家人在某饭店吃完饭,他爸爸坚持要服务员开发票C.六年级一班的张丽同学因为家庭贫困打算辍学5.( )是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的法律。A.刑法B.行政法C.民法D.劳动法\n6.疫情期间,国家依法对病人、疑似病人等进行必要隔离,这是维护公民的( )。A.财产权B.健康权C.社会保障权7.有人将客户个人信息偷偷出售,这种行为侵犯了他人的( )。A.隐私权B.生命健康权C.财产权D.社会保障权8.《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 )。A.老人节B.老年节C.重阳节D.敬老节9.下列( )侵犯了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平等权。A.80岁的爷爷没领到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B.李姐在大学毕业求职时,看到县财政局公务员招聘条件之一是“仅限男性”C.小红的爸爸让12岁的她辍学去打工D.妈妈就职的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2小时,无节假日,无加班费10.在第五个全国法制宣传日,某校举办了灯谜大联猜活动。其中一个谜面是:排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法由我生,效力我最高(打一法律名称),谜底是( )。A.刑法B.宪法\nC.民法通则二.填空题(共10题,共44分)1.宪法是国家的( ),规定国家和社会中( )、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2.公民身份号码有( )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 ),第7—14位是( ),第15—17位是( ),第18位是( )。3.( )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未成年人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父母作为成年人的法定( ),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作为未成年人,应听从父母的教导,孝敬父母,子女在成年后,还有瞻养扶助父母的义务。4.(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 )的基础和依据。5.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 )的。6.凡( )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7.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体现了( )、( )和( )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 )的义务。8.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查验居民身份证的时候,我们必须( )。9.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 )、( )的义务、也有对家庭的义务。10.法律由( )制定和颁布,具有( )和权威性。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是12366。 ( )2.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我国公民具备法定条件的,可以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 )3.明知自己是新冠肺炎确诊者或疑似病例者,仍去人多的地方故意传播病毒,根据《刑法》规定,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5.在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但我只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 )6.孟家琪的爸爸就职的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2小时,没有节假日,也不发加班费。( )7.任何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 )8.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 )9.法律援助是有偿的法律服务。( )10.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法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四.连线题(共2题,共12分)\n1.连线魔方。年龄 发给身份证有效期未满16周岁 20年16—25周岁 10年26—45周岁 5年46周岁以上 长期2.牵线搭桥。五.简答题(共5题,共37分)1.你认为在生活中应该怎样行使作为中国公民的权利?怎样履行作为中国公民的义务?2.设立国家宪法日的重要意义是什么?3.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至少写出四种)4.我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共同作用?5.怎样证明你是中国公民?\n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小明的爸爸晚上开车回家-身酒气,妈妈说了他几句不服气两个人吵了起来。小明过去帮助妈妈讲道理,还被爸爸打了一顿。辨析回答:小明爸爸的做法错在哪了?违反了什么法律?七.材料题(共1题,共6分)1.在下列情形中,法律又起着什么作用呢?情景一:叔叔喝酒后,叫了代驾。他说法律禁止酒后开车。我觉得法律( )。情景二:我看到很多残疾人和高龄老人,国家都有特遇。我觉得法律( )。情景三:发生交通事故的邻居,法院判决肇事司机承担全部赔偿责任。我觉得法律( )。八.综合题(共3题,共21分)1.德润心灵,法护成长。拥有幸福的家庭生活、美好的公共生活离不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公序良俗,离不开个人自觉,也离不开法制保障。请把下列法律名称与相应家庭生活、公共生活一一对应起来。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序号。A.《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盗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的——( )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n支持残疾人事业——( )2.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说一说,有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最少三件)3.我国的法律职能不同,请把你知道的法律职能填在对应的括号内。①行政法 ②民法 ③刑法( )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B4.C5.A6.B7.A8.B9.B10.B二.填空题1.根本大法;最重要2.18;地址码;出生日期码;顺序码;校检码3.家庭;监护人4.宪法;其他法律5.一致6.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7.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家庭8.配合9.国家;社会10.国家;强制性三.判断题\n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2.如下:五.简答题1.行使权力:1.公民在行使公民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2.公民在行使权力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n3.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公民权利。4.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履行义务:1.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2.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3.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总之,我们只有做到正确地行使权利,忠实的履行义务,才是一个具有高度法律观念和高尚道德的,负责任的,有正义感的合格公民。2.(1)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2)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3)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这正是忠于宪法、维护宪法的具体体现。3.1.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2.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3.维护祖国团结的义务4.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4.法律、道德、纪律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规范。他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5.户口本和成年后的身份证都可以证明。六.辨析题1.小明爸爸首先是喝酒开车,违反了《交通法》,然后回家打小明,违反了《反家庭暴力法》。七.材料题1.规范人的行为;保障人们的生活;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八.综合题1.B;C;A;E;D\n2.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2016年中国女排取得奥运会冠军;2020年中国的无人潜水器成功下潜到海下10000米。3.③;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