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刘文娟的叔叔对交警作出的罚款决定不服,吕惠娴建议他依( )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A.《劳动法》B.《侵权责任法》C.《治安管理处罚法》D.《行政诉讼法》2.在2019年的“两会”期间,一些网站继续推出“总理请听我说”、“我有问题问总理”等互动栏目。某中学生在网上就校园周边安全问题给总理提出了建议。该中学生是在行使( )。A.监督权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言论自由D.决定权3.下列行为属于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A.小辉举报涉黑犯罪行为B.小佳的爸爸每月按时缴纳税款C.小丽将自己的零花钱捐给了灾区4.关于居民身份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公民身份号码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B.居民身份证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唯一证件C.居民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5.作为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我们应自觉履行的义务有( )。①按时入学 \n②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得中途辍学 ③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 ④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6.下列关于公民参政议政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利于政府听取广大人民的意见B.是我们的权利,而不是责任C.能够更好地实现民主、科学决策,管理好国家事务7.( )要遵守法律。A.残疾人 B.有钱人 C.穷人 D.所有社会成员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公民可以有双重国籍B.我们一直不变的身份是公民C.公民身份号码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D.护照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9.( )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检举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10.列宁曾经把宪法说成“写满人民权利的纸”这句话表明宪法( )。\nA.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B.是全体人民的最高行为准则C.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二.填空题(共10题,共38分)1.过马路,要遵守( )法规;在公共场所,要( )公物、( )环境;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及时( )。2.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等领域,必须加强对权力的( ),以保证权力的行使( )人民的意愿,体现人民的( )。3.我们办理户口方面的问题,应该到( )部门办理。4.中国是世界上第( )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我国自主研发的( )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到7062米。5.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 )居民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6.同学们在六年级上册教材中学习的法律知识都是根据( )法制定的。7.( )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公民( )的保障书。8.我国( )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中国公民具有法定条件的,可以经申请批准( )中国国籍。9.行政法约束行政机关的( ),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10.日常生活中,( )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检验居民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的(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法律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障着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 )2.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时也需要身份证。( )3.办理手机卡需要居民身份证,没有身份证的人不能办理手机卡。( )4.12周岁的小学生没有责任做家务。 ( )5.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一样。( )6.俄罗斯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侨民散布于全球各地。( )7.12366是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 ( )8.不同国家的国籍都是通用的。( )9.没有规则,人和人便无法正常交往。 ( )10.妈妈把不用的身份证复印件撕碎后,扔进垃圾桶。( )四.连线题(共2题,共10分)1.请把下面法律与其所落实的公民基本权利连上线。\n《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女性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文化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维承法》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物质帮助权2.连线。宗教信仰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纳税 基本权利世界人权日 基本义务《选举法》 12月10日《就业促进法》 劳动权五.简答题(共5题,共30分)1.我国每年的法制宣传日是哪天?为什么要设定在这个日子?2.在成长过程中,你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哪些特别关怀?3.说一说,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正面: 反面: 4.公民的身份意味着什么?5.有人说“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呢?再举例说明你的观点。六.辨析题(共1题,共4分)1.赵丽是一名小学生,她认为自己年龄小,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没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你赞成赵丽的想法吗?写一写你的看法。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材料:一个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态度,可以反映出它的文明程度。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n大家能列举一些学校和社会关爱未成年人的例子吗?八.综合题(共3题,共27分)1.根据你的了解,说一说下列情景体现了我们的哪些权利。(1)我们每天按时到校上学,享有( )。(2)公民向学校领导提出建议,体现享有( )。(3)妈妈被选举为地方人民代表,体现她享有( )。(4)爸爸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体现爸爸享有( )。(5)爷爷去世了,爸爸继承了他的财产,爸爸享有( )。2.判断下列关于中国公民的说法。说法正确的在括号里画上“√”。( )出国的人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 )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 )只有年满18周岁,才是公民。( )只有取得选民资格,才享有公民权利。3.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理解宪法,每年的国家宪法日都有活动主题。2014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2015年主题: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致、共享发展。2016年主题:学宪法,讲宪法。2017年主题: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2018年主题: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问题:1.国家设立宪法日的重要意义是什么?2.在国家宪法日这一天,你发现了什么?\n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A3.B4.B5.B6.B7.D8.A9.C10.D二.填空题1.交通;爱护;保护;归还2.监督;符合;利益3.公安4.5;蛟龙号5.查验6.宪7.宪法;权利8.不承认;退出9.权力10.警察;义务 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n2.宗教信仰自由----基本权利;依法纳税----基本义务;世界人权日----12月10日;《选举法》----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就业促进法》----劳动权。五.简答题1.全国法制宣传日是每年的12月4日,设立“国家宪法日”是法律界由来已久的呼声。12月4日是中国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2.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公园等场所,未成年人可享受免费或优惠票价。3.签发机关、有效期限;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4.答:公民的身份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5.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例如:当我们受到欺凌时,可以寻求法律援助,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六.辨析题1.不赞成,因为我国公民不论年龄大小都有监督权,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七.材料题1.学校和社会关爱未成年人的例子有:(1)开学第一天,交通警察到学校讲解交通安全知识。(2)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火灾逃离”现场演练。(3)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公园等场所,未成年人可享受免费或优惠票价。(4)网吧门口张贴了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警示牌。八.综合题\n1.受教育权;建议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劳动权;继承权2.( )出国的人就不是中国公民了。(√)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 )只有年满18周岁,才是公民。(√)只有取得选民资格,才享有公民权利。3.1.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2.①在去学校的路上,我发现路边摆放了许多关于国家宪法日的宣传栏。②下午,学校请来了区人民法院的法官,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宪法知识课。③放学后,我和妈妈去书店买书,书店设置了宪法图书专区。④晚上,爸爸告诉我,他们单位举行了庄重的宪法宣誓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