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关于居民身份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公民身份号码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B.居民身份证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唯一证件C.居民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2.201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第一条有“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字眼。这表明( )。A.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B.宪法的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宪法是子法3.公交车上一位大学生没有给老人让坐,受到很多人的谴责,这位大学生违反了( )的要求。A.纪律B.道德C.法律D.宪法4.根据( ),立法机关可以制定很多法律。A.道德B.社会舆论C.刑法D.宪法5.我国行政机关是依据( )设立的。\nA.国法B.宪法C.制度6.关于我国公民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②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力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③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④选举权是每个公民都享有的权利。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7.张某破坏路灯被公安机关拘留,涉及到的法律条款是( )。A.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8.当个人信息泄露受到他人威胁时,正确的做法是( )。A.答应威胁者的所有要求,只要不伤害自己就行B.表面配合他们,想办法联系警方或找家人帮忙C.大声哭闹,并破口大骂威胁者9.下列选项中对“宪法权威”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宪法有权威,国家秩序才良好,人民生活才美好B.小学生有不遵守宪法和法律的特权C.想要树立宪法权威,必须要掌握宪法知识10.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 )挂失。A.公安机关B.医院\nC.银行二.填空题(共10题,共42分)1.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权利和义务是( )的。2.通过丰富多彩的宪法宣传教育活动,我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宪法,( )宪法。3.我国的第一部宪法于( )年颁布。2020年宪法宣传日的主题是( )。4.中华民族是( ),( ),( )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为国家富强、( )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 )的使命。5.权力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 )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 )。6.我们办理户口方面的问题,应该到( )部门办理。7.( )和( )常常可以反映一个人的家乡所在地。8.中国公民如果在海外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拨打( )热线电话求助。9.法律( )社会关系,( )合法权益,( )公共秩序。10.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 )载入宪法。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规定:未年满16周岁的公民,不可以领取居民身份证。( )2.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3.我国法律规定,只有年满18周岁的公民才可以领取身份证。( )4.我一不违法,二不犯罪,法律与我没有多大关系。( )5.如果我被别人家的狗咬伤了,那我也没有办法,只能认倒霉。( )6.世界各国只有中国设立了宪法日。 ( )7.我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是中国公民。 ( )8.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这个权威就是宪法。( )9.12周岁的小学生没有责任做家务。 ( )10.“蛟龙号”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中使用。 ( )四.连线题(共2题,共9分)1.牵线搭桥。 法律 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门口的小商店把烟卖给小学生杨杨\n《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林林上初二时,家人让他辍学打工赚钱《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5周岁的小罗因为抢劫被警察抓住《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人保护法》 小玲的爸爸喝醉酒之后经常在家打她2.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请你用连线方式把对应内容连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劳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女性权利五.简答题(共5题,共31分)1.公民可以通过哪些媒体进行监督?列举出三个。2.你知道我国的哪些法律名称,请列举。3.我们的共同身份是什么?中国国籍取得的方式有哪些?4.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行使自己的权利的?5.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什么?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小明的爸爸晚上开车回家-身酒气,妈妈说了他几句不服气两个人吵了起来。小明过去帮助妈妈讲道理,还被爸爸打了一顿。辨析回答:小明爸爸的做法错在哪了?违反了什么法律?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六年级2班召开了“宪法权威我之见”主题班会,同学们纷纷发言。张同学说:宪法有权威,国家秩序才良好,人民生活才美好。王同学说:维护宪法权威,我们就必须全面实施宪法。李同学说:我们的宪法宣誓制度就是为了彰显宪法权威。\n赵同学说:任何纽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是宪法权威的具体体现。郭同学说:尊重宪法就要先了解宪法,让我们一起诵读宪法吧!(1)你对上面的观点有什么看法?你认为生活中应该怎样维护宪法权威呢?(2)请你写两个宣传宪法的标语,作为国家宪法日的宣传标语。八.综合题(共3题,共18分)1.说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有哪些权利呢?家庭:( )、( )。学校:( )、( )。社会:( )、( )。2.根据要求完成以下内容,请你将不同法律前面的字母填在大树上面相应“○”内。A.婚姻法;B.宪法;C.立法法;D.公司法;E.行政处罚法;F.民事诉讼法;G.劳动法3.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说一说,有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最少三件)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n2.C3.B4.D5.B6.C7.A8.B9.B10.A二.填空题1.权利;义务;一致2.了解3.1954;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4.智慧;勤劳;勇敢;民族复兴;公民5.利益;自由和权利 6.公安7.户籍;身份证8.123089.调整;保护;维护 10.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n2.如下:五.简答题1.电话电报、报纸杂志、政府网站、媒体发布会。2.(至少回答3个),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等等均可。3.我们的共同身份是公民;中国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4.生活中,公民可采取多种方式参与监督。例如,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5.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六.辨析题1.小明爸爸首先是喝酒开车,违反了《交通法》,然后回家打小明,违反了《反家庭暴力法》。七.材料题\n1.(1)上面的观点都有道理。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了解宪法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人和机构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违反宪法的活动都应该得到追究;维护宪法权威,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就必须做到遵纪守法,还要宣传宪法知识,让宪法深入人心。(言之有理即可)(2)守法光荣、违法可耻;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我守法,我光荣。(言之有理即可)八.综合题1.被扶养权;隐私权;受教育权;人格尊严权;人身安全权;财产权2.如下:3.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2016年中国女排取得奥运会冠军;2020年中国的无人潜水器成功下潜到海下100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