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2011年2月3日,张某在学校上网时,发现有人正在利用国际互联网泄露国家重要的政治情报,遂及时将此事报告了有关部门。张某履行了( )的义务。A.维护国家统一B.维护国家团结C.维护国家安全D.维护国家荣誉2.( )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A.法律B.民法C.刑法D.道德3.我国( )保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力。任何公民在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A.宪法B.民法C.刑法D.道德4.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 )。A.姓名、性别B.签发机关C.身份证号码\n5.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修订后的( )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6.( )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A.国家宪法日B.世界人权日C.国际家庭日7.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下列行为中属于违反这一条款的是( )。A.县政府投入资金植树造林B.小明的爸爸因为闯红灯被罚款100元C.小亮在微博上谩骂同事8.学校足球队的同学要参加全省小学足球比赛,按照规定他们要凭身份证参赛。那么他们办理的身份证有效期应该是( )。A.5年B.10年C.20年9.“当兵去!”体现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是( )。A.依法纳税B.依法服兵役C.遵守公德10.“公民”一词最早出现在( )。\nA.古罗马B.古希腊C.中国二.填空题(共10题,共44分)1.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 ),它们如同( ),缺一不可。2.( )、( )、( )都在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但不同的是( )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3.宪法是治国安邦的( ),是( )的集中体现。4.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 )。合法的行为受到( ),违法的行为受到( )。当争议和冲突发生时,国家行政、司法机关依据法律作出公正的处理。5.( )关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 )质量,不仅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而且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复兴具有重要意义。6.居民身份证上有( )、( )、( )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7.国家公职人员就职时根据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公开宪法宣誓体现了国家公职人员对( )忠诚和对( )负责的态度。8.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 ),也包括( )。9.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公民身份号码——每个公民( )的,( )的身份代码。10.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式是“( )”关系。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要想成为中国公民,就必须拥有中国国籍。( )2.小区内跳广场舞的时间过早或过晚,而且音响声音太大,侵犯了附近居民的休息权。( )3.刘某在微博上谩骂同事张某,已经触犯了法律。 ( )4.小刚说等他办到身份证了才是中国公民。( )5.游戏和比赛如果没有规则,就不能正常进行。( )6.法律政令,就是治理社会的规矩墨绳。( )7.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 )8.如果有人欺负我妹妹,我就找人去教训他。( )9.我们乘坐完火车,火车票就可以直接扔了。( )10.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 )四.连线题(共2题,共10分)\n1.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劳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人身自由权2.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文化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劳动权五.简答题(共5题,共33分)1.列举:身份证虽小,但作用可大了,在你的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它呢?请写下来。(至少4条)2.请举例说明我国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至少三条。3.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请你为国家宪法日拟写一条宣传标语。4.你认为在生活中应该怎样行使作为中国公民的权利?怎样履行作为中国公民的义务?5.在国家宪法日这一天,你发现了什么?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小明说:“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小红说:“法律只约束那些干坏事的人,而我们都是遵纪守法的人,所以法律离我们很远。”小明和小红谁说的对?为什么?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n材料:为彰显宪法权威,加强宪法实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决定,建立宪法宣誓制度。2018年3月17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以全票当选为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习近平,成为第一位进行宪法宣誓的共和国领导人。你认为进行宪法宣誓的意义有哪些?八.综合题(共3题,共24分)1.如果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爸爸工资,你认为爸爸应该怎么办?2.请选择合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内。A.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C.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D.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1)李老板向税务部门缴纳税款( )。(2)微博上谩骂同事,人民法院判决小亮公开赔礼道歉( )。(3)王某破坏路灯被公安机关拘留( )。(4)县政府投入资金植树造林( )。3.下列图片分别表明身份证具有怎样的用处呢?请选择。A.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B.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C.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D.在邮局邮寄物品\n ( ) ( ) ( ) (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A4.C5.D6.A7.C8.A9.B10.B二.填空题1.社会规则;鸟之双翼、车之两轮2.纪律;道德;法律;法律 3.总章程;党和人民意志 4.对错;法律保护;法律制裁5.义务教育;义务教育6.姓名;生日;家庭住址7.宪法;人民8.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n9.唯一;终身不变10.母子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劳动权2.《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劳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文化权利五.简答题1.酒店住宿、办理手机卡、车站取票、中高考。2.依法纳税、服兵役、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遵守公共秩序、保守国家秘密等。3.弘扬宪法精神,争做法治好少年。4.行使权力:1.公民在行使公民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2.公民在行使权力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3.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公民权利。4.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履行义务:1.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n2.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3.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总之,我们只有做到正确地行使权利,忠实的履行义务,才是一个具有高度法律观念和高尚道德的,负责任的,有正义感的合格公民。5.(1)在去学校的路上,我发现路边摆放了许多关于国家宪法日的宣传栏;(2)下午,学校请来了区人民法院的法官,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宪法知识课;(3)放学后,我和妈妈去书店买书,书店设置了宪法图书专区;(4)晚上,爸爸告诉我,他们单位举行了庄重的宪法宣誓仪式。六.辨析题1.小明说的对。法律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法律一方面惩罚犯人,另一方面保护好人,所以法律和每一个人都有关系。七.材料题1.体现了国家工作人员对宪法忠诚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将极大增强广大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极大鼓舞社会公众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培育宪法信仰。八.综合题1.(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2)最有效的是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不用律师),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2.D;C;A;B3.C;B;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