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规定:“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 )。A.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抵触B.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法律2.用来规范交通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张海华同学爸爸是法国人,妈妈是中国公民,张海华同学出生在法国,下列关于张海华同学国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是法国国籍B.具有中国国籍C.哪个国籍也没有4.( )并不仅仅是成年人的事,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也可以积极参与。A.参政B.议政C.以上都是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自( )起施行。A.2019年1月1日B.2020年1月1日\nC.2021年1月1日6.( )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管仲7.在家里、学校,商场这些不同的场合,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 )。A.公民B.顾客C.学生8.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履行自己的义务,下列属于义务的是( )。A.受教育权B.人身权C.遵守交通法规D.财产权9.在第五个全国法制宣传日,某校举办了灯谜大联猜活动。其中一个谜面是:排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法由我生,效力我最高(打一法律名称),谜底是( )。A.刑法B.宪法C.民法通则10.妈妈去超市买东西排队付款。这个情景对应的是公民( )的义务。A.维护民族团结B.遵守交通秩序\nC.遵守公共秩序二.填空题(共10题,共46分)1.凡具有( )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并根据中国法律( )和( )。2.( )是国家的根本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 )、( )、( )。3.( )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 )散布于全球各地。4.合法的行为受到的( ),违法的行为受到( )。5.( )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6.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如( ),( ),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权利,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 ),不伤害别人,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7.( )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它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 )。8.(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 )。9.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 )知识。宪法是我们行动的( )。10.每年农历的( )为老年节,( )是世界人权日。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外国人虽然在中国工作多年,不管具备怎样的条件都是不能成为中国公民的。( )2.我的姐姐今年上大学,她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不用担心学费问题了。她的人权受到了保护。( )3.中国公民可以具有双重国籍。 ( )4.刑法、民法、行政法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 )5.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 ( )6.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 )7.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仅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现实意义不大。( )8.中国公民到其他国家应当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9.彼得来中国工作多年并热爱这个国家,他可以放弃原来的国籍,加入中国国籍。( )10.一家工厂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大量鱼虾死亡,这是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四.连线题(共2题,共14分)1.把宪法的部分条款和生活中的场景进行对应,然后连线。\n把宪法的部分条款和生活中的场景进行对应,然后连线。2.连线题。财产权 《中国人民共和国选举法》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中国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女性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物质帮助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五.简答题(共5题,共24分)\n1.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好居民身份证信息保密?2.民法可以保护我们哪些权益?3.怎样取得中国国籍?你的中国国籍是如从何取得的?4.怎样证明你是中国公民?5.为什么要树立宪法权威?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国家宪法日的设立有什么意义?请你谈谈你的理解。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案例:寒假里,为了小学生仔仔的出行方便,仔仔妈妈下载了共享单车APP,用自己的名字为仔仔注册了账号,10岁的五年级小学生仔仔已经进行了半个多月的自由“骑行生活。”用你学到的法律知识分析仔仔和妈妈的做法合理合法吗?你对他们有什么样的建议呢?八.综合题(共3题,共23分)1.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在以下几件事你要怎么做。答:(1)过马路:( )。(2)借了别人的东西:( )。2.现在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到海外留学、务工和执行公务的人员越来越多,以下是中国公民在外国的行为,在对的括号里面画“√”。( )要遵守当地的法律。( )要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 )在餐厅吃饭时很大声。( )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3.根据你的了解,说一说下列情景体现了我们的哪些权利。(1)我们每天按时到校上学,享有( )。(2)公民向学校领导提出建议,体现享有( )。(3)妈妈被选举为地方人民代表,体现她享有( )。\n(4)爸爸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体现爸爸享有( )。(5)爷爷去世了,爸爸继承了他的财产,爸爸享有(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B3.B4.C5.C6.D7.A8.C9.B10.C二.填空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权利;承担义务2.宪法;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3.中国;侨民4.保护;制裁5.人权6.纳税;服兵役;不偷别人的财物7.刑法;惩罚8.宪法;依据 9.宪法;根本依据10.九月初九;12月10日三.判断题1.×2.√3.×4.√5.√6.×7.×8.√9.√10.√\n四.连线题1.如下:2.如下:五.简答题1.①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以及其他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不要随意乱扔,不要随意透露或在网上发布单据的二维码、条形码等。\n②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和日期。③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④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如果请他人代自己办事,也要托付给信任的人。2.民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等权益。3.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我的中国国籍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的。4.户口本和成年后的身份证都可以证明。5.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宪法。六.辨析题1.国家设立宪法日有重要意义,国家宪法日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七.材料题1.妈妈和仔仔的做法不合理。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10周岁的仔他骑车的行为是法律所不允许的,有可能会对自己、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仔仔妈妈的行为是不妥的,父母应引导教育子女遵守规则,安全健康成长。建议:妈妈要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帮助仔仔树立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八.综合题1.走人行道;要及时归还2.(√)要遵守当地的法律。(√)要遵守当地的风俗习惯。( )在餐厅吃饭时很大声。(√)向外国朋友介绍我们的文化和历史。3.受教育权;建议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劳动权;继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