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小华的爸爸因在北京打工,村里通知他回村里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这里小华的爸爸享有( )。A.人身自由权B.文化权利C.选举权与被选举权2.下图的漫画体现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是( )。 A.维护民族团结B.依法服兵役C.尊重社会公德3.关于古希腊时“公民”一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奴隶没有公民资格B.妇女没有公民资格C.所有人都有公民资格4.有人认为:自己一不违法,二不犯罪,法律与自己无关。这个观点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了青少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nB.否认了法律对每个公民的保护和规范作用C.否认了我国是法治社会D.把公民个人同法律密切地联系了起来5.树立宪法权威,我们在行动。下列做法你认同的是( )。①国家要全面实施宪法,加强监督 ②树立宪法权威只是对国家公职人员提出的要求③执行宪法宣誓制度④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展活动,尊重宪法、学习宪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6.以下事情与法律有关的是( )。①学生乘坐大巴去旅游 ②爸爸妈妈带孩子去医院看病③车辆在道路上行驶 ④顾客到商场购物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7.以下没有选举人大代表资格的是?( )A.小学生B.18周岁公民C.退休的老人8.张某破坏路灯被公安机关拘留,涉及到的法律条款是( )。A.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9.( )是规定国家机关职权的根本法律依据。\nA.刑法B.民法C.宪法10.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宪法是由人民起草设置,受政府监督的法律B.宪法不具有任何强制性C.在我国,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规范、宪法原则和宪法精神相抵触二.填空题(共10题,共42分)1.宪法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 )。2.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2014年,我国将12月( )日设立为( )。3.( )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 )和根本任务。4.在法律体系中,( )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 )。5.(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 )的保障书,是规定国家机关职权的( ),除了保障公民的( ),还规定了公民的( )。6.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的广泛,既包括我国( ),也包括( )等。不仅保护( ),也保护( )。7.任何公民在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 )。8.(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9.( )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10.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去饭店吃饭的时候,不开发票可以要饮料作为补偿。( )2.不履行义务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 )3.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 )4.贫困户李大爷,他得到了国家多种形式的经济补助,这种情形是公民平等权的体现。( )5.权利是相对的,没有界限的。( )\n6.一家工厂向河里排放污水不是违法行为。( )7.游戏和比赛如果没有规则,也可以正常进行。( )8.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 )9.纳税、服兵役、接受义务教育等都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10.子女在成年后,还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四.连线题(共2题,共15分)1.我会连。李强按时上学认真听课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爸爸当选为人大代表 劳动权叔叔阿姨在工厂上班 受教育权爷爷奶奶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生命 健康权爸爸妈妈相伴到公园锻炼 物质帮助权2.请把有联系的内容连起来。升旗时师生一起唱国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工厂排放废气,污染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学校门口禁止张贴烟草广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王明参加了村委会主任民主选举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小明到了上学年龄,上一年级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五.简答题(共5题,共29分)1.没有语言,人和人就无法顺畅地沟通,没有规则,人和人便无法正常地交往。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法律有什么作用?2.怎样做好居民身份证的信息保密?3.护照上有哪些重要信息?4.哪些事件令你感到“我骄傲,我是中国人”?5.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哪些权利?\n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六(1)班同学学习了“法律作用大”以后,有人认为纪律、道德、法律的作用是一样的,说话你的看法。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2019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六个国家宪法日,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了营造浓厚的普法宣传氛围,有效提高宪法宣传效果,陵城区某小学六年级一班开展了“宪法,我们的必修课”主题教育活动。(1)你认为在校园中同学们可以通过哪些具体形式来开展这次宪法宣传活动?(至少说出三条)(2)我们青少年怎样以实际行动,让我们心中有宪法,让“宪法成为我们的必修课”?八.综合题(共3题,共22分)1.如果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爸爸工资,你认为爸爸应该怎么办?2.2016年,全国法院一审开庭审理省部级及以上落马官员42人。(1)上述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2)上述材料直接表明法律具有什么作用?3.中国是全世界第五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在海洋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载人下潜深度纪录。(1)“蛟龙号”创造的这一载人下潜深度纪录标志着什么?(2)还有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写出两个。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C4.B5.D6.A\n7.A8.A9.C10.C二.填空题1.人权2.4;国家宪法日3.宪法;根本制度4.宪法;根本法5.宪法;公民权利;根本法律依据;基本权利;基本义务6.公民;外国人;个人;群体7.基本义务8.宪法;国家宪法日9.《儿童权利公约》10.宪法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李强按时上学认真听课——受教育权;爸爸当选为人大代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叔叔阿姨在工厂上班——劳动权;爷爷奶奶退休后领取养老金——物质帮助权;爸爸妈妈相伴到公园锻炼——生命健康权。2.如下:\n五.简答题1.1、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2、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法律保障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法律督促我们积极承担起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3、法律如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制裁。当争议和冲突发生时,国家行政、司法机关依据法律,作出公正的处理。4、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如果经济困难,可以通过法律援助,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法律服务。5、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不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2.(1)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个人信息的单据,以及其他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2)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3)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局挂失。(4)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如果请他人帮自己办事也要托付给信任的人。3.姓名、性别、国籍、户口所在地、身份证号码、照片、个人签名、工作单位。4.示例: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举办;等等。5.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利。\n六.辨析题1.法律的作用大;法律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成员都必须遵守。七.材料题1.(1)答:宪法知识竞赛;宪法知识讲座;宪法法制报告会;宪法手抄报;宪法主题班会等等。(2)答:①认真学习宪法。理解宪法内容,领会宪法精神。②积极宣传宪法。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③认同宪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④践行宪法。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⑤维护宪法权威。勇于同违宪行为作斗争。(任意符合三条,言之有理即可)八.综合题1.(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2)最有效的是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不用律师),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2.(1)材料中国家依法打击制裁贪污腐败等违法行为,体现了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不因违法犯罪分子是官员而免于处罚,表明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表明法律的作用是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和谐。3.(1)蛟龙号下潜最大深度至7000米,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标志着“蛟龙”载人潜水器集成技术的成熟,标志着我国深海潜水器成为海洋科学考察的前沿与制高点之一,标志着中国海底载人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能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2018年,中国登上了无人敢去的月球暗面;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