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A.公民B.人民C.群众D.国民2.宪法规定公民有服兵役的( )。A.地位B.责任C.权利D.义务3.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24小时热线电话号码是( )。A.110B.12308C.120D.1194.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A.刑法 B.交通法 C.劳动法 D.宪法5.生活照中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行人和驾驶员都要遵守( )。\nA.劳动法B.刑法C.道路交通安全法6.我父母是中国公民,我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我的国籍取得的方式是( )。A.因出生而取得B.因依法收养而取得C.因申请加入而取得7.《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写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表明( )。A.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B.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C.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8.你认同他们谁的观点( )。A.如果我被别人家的狗咬伤了,那我也没有办法,只能认倒霉B.如果有人欺负我弟弟,我就找人教训他C.如果有人偷摘我家果园的葡萄,我也不能去偷他家的葡萄,这样是不对的9.今年6岁的叶知秋成为了一名小学生,这是享受了公民的( )。A.受教育权B.物质帮助权C.平等权10.( )是规定国家机关职权的根本法律依据。A.刑法B.民法\nC.宪法二.填空题(共10题,共48分)1.我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 ),是中国( )。2.( )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 )、法律( )、法律( )。3.宪法规定了行使国家( )的各个机关,具有最高的( )、( )、( )。4.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 )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5.刑法是规定犯罪和( )的法律,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 ),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6.纪律、( )与( )规范着我们的行为。7.(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 )的保障书,是规定国家机关职权的( ),除了保障公民的( ),还规定了公民的( )。8.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 ),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9.法律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具有( )力和( )性。10.( )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我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只有取得选民资格,才享有公民权利。 ( )3.身份证的用处很多。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等都需要身份证。 ( )4.游戏和比赛如果没有规则,就不能正常进行。( )5.鸟儿在蓝天上飞翔,花儿在阳光下绽放。我们生活在蓝天和阳光下,也生活在法律中。( )6.居民身份证号码可以变化。( )7.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8.我国将12月2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 )9.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10.法律援助可以为所有公民无偿提供法律服务。 ( )四.连线题(共2题,共8分)1.请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宪法 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n刑法 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民法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利,督促其履行职责,管理公共事务行政法 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2.将下列所宪法条款和对应的场景内容连起来。五.简答题(共5题,共30分)1.法律的作用是什么?2.在我国,哪些公民有选举资格?3.谈谈你对居民身份证的认识。4.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行使自己的权利的?5.每个公民要履行的义务有哪些?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n1.小明的爸爸晚上开车回家-身酒气,妈妈说了他几句不服气两个人吵了起来。小明过去帮助妈妈讲道理,还被爸爸打了一顿。辨析回答:小明爸爸的做法错在哪了?违反了什么法律?七.材料题(共1题,共5分)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为彰显宪法权威,加强宪法实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决定,建立宪法宣誓制度。2018年3月17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以全票当选为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习近平,成为第一位进行宪法宣誓的共和国领导人。你认为进行宪法宣誓的意义有哪些?八.综合题(共3题,共24分)1.陆飞爸爸的成长经历,反映出他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履行哪些基本义务?2.根据你的了解,说一说下列情景体现了我们的哪些权利。(1)我们每天按时到校上学,享有( )。(2)公民向学校领导提出建议,体现享有( )。(3)妈妈被选举为地方人民代表,体现她享有( )。\n(4)爸爸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体现爸爸享有( )。(5)爷爷去世了,爸爸继承了他的财产,爸爸享有( )。3.案例:林博远家楼上的高叔叔这几个月装修房子。高叔叔让工人早上六点就开工,晚上十点才收工。装修噪声搞得楼上楼下的邻居睡不好觉,林博远的爸爸多次找高叔叔协商,请他妥善解决问题,高叔叔却理直气壮地说:“我在自己家里装修是我的权利,你无权干涉!”甲:高叔叔有装修自家房子的权利,别人无权干涉。乙:林博远和他的父母也享有不被他人打扰的权利。丙:高叔叔装修不应该打扰邻居的正常休息。你如何评价这三位同学的看法?如果你是林博远,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D3.B4.D5.C6.A7.C8.C9.A10.C二.填空题1.国籍;公民2.宪法;效力;权威;地位3.权利;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4.国家5.刑法;犯罪 6.道德;法律7.宪法;公民权利;根本法律依据;基本权利;基本义务8.合同9.强制;权威10.人权\n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2.如下:五.简答题1.①指引作用。这是指法律对个体行为的指引作用;②评价作用。这是法作为尺度和标准对他人的行为的作用;③预测作用。这是对当事人双方之间的行为的作用;④强制作用。这是对违法犯罪者的行为的作用;⑤教育作用。这是对一般人的行为的作用,包括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n2.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3.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公民身份号码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公民身份号码第16位是地址码,第7—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4.生活中,公民可采取多种方式参与监督。例如,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5.我们要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家庭的义务。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如纳税,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不偷别人的财物不伤害别人。六.辨析题1.小明爸爸首先是喝酒开车,违反了《交通法》,然后回家打小明,违反了《反家庭暴力法》。七.材料题1.体现了国家工作人员对宪法忠诚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将极大增强广大国家工作人员履行职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极大鼓舞社会公众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培育宪法信仰。八.综合题1.陆飞爸爸的成长经历,反映出他享有受教育权、劳动权和被选举权;反映出他有受教育的义务、劳动的义务、服兵役的义务。2.受教育权;建议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劳动权;继承权3.我同意乙和丙的意见,林博远和他的父母享有不被他人打扰的权利,同时高叔叔装修房子不应该打扰邻居的正常休息。不同意甲的看法,高叔叔是有装修自家房子的权利,但权利是有界限的,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如果我是林博远,我会找高叔叔协商,让高叔叔尽量错开休息时间装修房子,在不影响别人休息的同时,抓紧时间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