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推动世界国际人权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 )。A.《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B.《世界人权宣言》C.《儿童权利公约》D.《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2.下列信息不在护照上的是( )。A.出发地点B.出生日期C.住址D.有效期3.( )并不仅仅是成年人的事,作为小学生的我们也可以积极参与。A.参政B.议政C.以上都是4.关于公民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B.只有年满18周岁才是公民C.护照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5.公民身份意味着( )。①在某地居住 ②受国家的帮助和保护 ③对国家的责任和义务 ④对国家的归属、对民族的依附和对文化的认同\n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6.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下列不属于权利的是( )。A.人身权B.受教育C.遵守交通法规7.饲养动物咬伤他人,是侵犯了公民的( )。A.生命健康权B.肖像权C.隐私权8.中国公民如果在海外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拨打( )热线求救。A.12388B.12308C.123159.今年7岁的叶知秋成为了一名小学生,她享有( )权利。A.义务教育B.人权C.建议权10.在法律的规定下,不属于我们应该享有的权利的一项是( )。A.受教育权B.义务C.财产权D.肖像权\n二.填空题(共10题,共46分)1.宪法规定,权利和义务是( )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 )观念,也要增强( )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2.( )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 )。3.人权是每个人做为人所应当( )的权利。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 )。4.树根给枝叶输送营养,枝叶在树根支撑下成长。( )同树根,( )就好比繁茂的枝叶。5.宪法规定,( )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 )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 )观念,也要增强( )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6.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求,依法有权查验居民的( )证,我们( )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 )义务。7.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也包括不做( )的事情。8.2017年国家宪法日主题:学习贯彻党的( ),维护宪法权威。9.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 )月( )日颁布的。2014年,我国将( )设为国家宪法日。10.(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 )的基础和依据。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我国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 )2.在我国购买火车票、人住酒店都需要身份证。( )3.中国公民有不分种族、肤色或民族,在法律上享有一律平等的权利。( )4.纳税、服兵役、接受义务教育等都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5.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是印度。( )6.《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规定:中国公民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的最低年龄是14周岁。( )7.学校章程就是宪法。( )8.权利和义务都可以放弃。( )9.我们要学习宪法,了解宪法,更要遵守宪法,维护宪法。( ) 10.宪法和其他法律法规一样都是法律,没有任何区别。 ( )四.连线题(共2题,共12分)1.将校园严重欺凌行为与其对应的刑法罪名连线。辱骂、中伤 敲诈勒索罪\n结伙打架 侮辱罪殴打要钱 聚众斗殴罪敲诈钱财 抢劫罪2.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请将下列情景和对应的权利连线。受教育权 国家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权利 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免除学费、杂费表达权和监督权 给予少数民族学生入学考试加分的优惠政策少数民族权利 小亮在政府网站留言板上就环境保护提出建议五.简答题(共5题,共31分)1.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哪些权利?2.请同学观察图并回答我国在( )年设立国家宪法日,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宪法日?3.简要说明刑法和民法的作用有什么区别?4.在成长过程中,你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哪些特别关怀?5.写出三部法律的名称。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国家宪法日的设立有什么意义?请你谈谈你的理解。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n1.案例:寒假里,为了小学生仔仔的出行方便,仔仔妈妈下载了共享单车APP,用自己的名字为仔仔注册了账号,10岁的五年级小学生仔仔已经进行了半个多月的自由“骑行生活。”用你学到的法律知识分析仔仔和妈妈的做法合理合法吗?你对他们有什么样的建议呢?八.综合题(共3题,共36分)1.结合不同的情景,看看对应的是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和义务,分别将字母序号填在( )上。A.物质帮助权B.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E.服兵役的义务F.监督权 G.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 H.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1.妈妈被选为地方人民代表,她享有( )。2.李奶奶病了,她的儿女轮流照顾她。对应的是( )。3.爷爷今年80岁了,他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他享有( )。4.小张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在部队里训练,对应的是( )。5.我们每天按时到校上学,享有( )。6.小丽的爸爸经常登录政府网站查看要闻动态,他有( )。7.小明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排队上车,对应的是( )。8.丁丁的爸爸在军事研究所工作,每次别人问起他妈妈关于爸爸工作情况时,妈妈都说:“对不起,无可奉告。”对应的是( )。2.观察下图,完成问题。\n(1)说一说这种做法是否合适,原因是什么。(2)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身份信息?3.法律知识我知道。(填序号)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过期食品吃坏肚子。( )(2)叔叔阿姨去民政局领结婚证。( )(3)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时唱国歌。( )(4)国家规定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师节。( )(5)一家工厂偷偷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大量的鱼虾死亡。(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C4.B5.B\n6.C7.A8.B9.A10.B二.填空题1.一致的;权利;义务2.权利;滥用权利3.享有;参与4.宪法;其他法律5.任何公民;一致;权利;义务6.身份;必须;法定7.法律禁止8.十九大精神9.12;4;12月4日10.宪法;法律 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n2.受教育权——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免除学费、杂费;社会保障权利——国家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表达权和监督权——小亮在政府网站留言板上就环境保护提出建议;少数民族权利——给予少数民族学生入学考试加分的优惠政策。五.简答题1.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利。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结果。我国在2014年,讲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这正是忠于宪法、维护宪法的具体体现。3.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4.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公园等场所,未成年人可享受免费或优惠票价。5.《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等。六.辨析题1.国家设立宪法日有重要意义,国家宪法日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七.材料题1.妈妈和仔仔的做法不合理。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10周岁的仔他骑车的行为是法律所不允许的,有可能会对自己、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仔仔妈妈的行为是不妥的,父母应引导教育子女遵守规则,安全健康成长。建议:妈妈要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帮助仔仔树立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八.综合题1.C;D;A;E;H;F;G;B2.(1)随意丢弃车票的做法不合适,因为车票上有身份证号码、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这些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n(2)生活中,我们要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以及其他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不要随意乱扔;不要随意透露或在网上发布单据的二维码、条形码等;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在含有身份信息的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某某用于某某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如果请他人代自己办事,也要托付给信任的人。3.⑤;②;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