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没有( ),人和人便无法正常交往。A.利益B.感情C.规则D.道德2.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 )。A.宪法B.民法C.刑法3.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能够保护我国公民享有基本权利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4.在学习宪法的小组讨论中,同学们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A.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B.宪法主要规定公民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C.宪法和普通法律的修改都需要全国人民通过D.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5.( )是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的法律。A.刑法\nB.行政法C.民法D.劳动法6.刘勇去批发市场给儿子买玩具,怀疑是伪劣产品,结账时,他让商家开了一张发票。他可以收集的证据是( )。A.玩具B.发票C.结账单7.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根据宪法,制定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8.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的使命,这是因为我们( )。A.是少年学生B.是中国公民C.生活在中国9.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就是说,公民在依法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要恪守法律义务。下列属于法律义务的有( )。①宗教信仰自由②遵守宪法法律③依法纳税④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n10.每年( )为国家宪法日。A.12月1日B.12月2日C.11月4日D.12月4日二.填空题(共10题,共46分)1.我国的第一部宪法于( )年颁布。2020年宪法宣传日的主题是( )。2.(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 )意志的集中体现。3.法律规范着我们的( ),法律保护了我们的( ),法律规定了我们的( )。4.刑法是规定( )和( )的法律。5.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 )权益,维护( )秩序。6.宪法是( )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7.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 )载入宪法。8.居民身份证上有( )、( )、( )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9.我国( )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中国公民具有法定条件的,可以经申请批准( )中国国籍。10.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 )、( )、( ),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 )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新入职的教师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2.宪法和法律没有授予的权力,国家的行政机关也可以行使。( )3.劳动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房屋、用具、储蓄。( )4.国家应充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让每个公民在困难时获得帮助。( )5.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6.只有年满18岁,才享有公民权利。 ( )7.家里装修房子,不应该打扰邻居休息。( )8.美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 )9.在社会生活中,约束调整人们的行为要完全依靠法律。(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四.连线题(共2题,共14分)\n1.法律知识,我来连线。《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女性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文化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劳动权2.把下列情境与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连起来.五.简答题(共5题,共28分)1.我国居民身份证分为正面和背面,请你在下面方框内写出身份证背面的那些信息。2.生活中,你遇到的哪些事情和法律有关?3.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怎样才能申请中国国籍?4.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神圣性表现)?5.法律禁止我们做的事情有哪些?请列举出三个。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如果妈妈就职的公司拖欠妈妈工资,你认为妈妈应该怎么办?七.材料题(共1题,共5分)1.案例分析。\n在乌鲁木齐开往北京的Z70次列车上,列车乘警在车厢内开展巡视检查时,张某将过期的身份证出示给乘警,乘警立即要求其出示有效身份证件进行检查。张某在翻找钱包时,将钱包内另一张身份证取出揣到裤兜内。民警要求他拿出来配合查验,但张某拒不配合工作。张某始终拒绝出示装在裤兜里的身份证,并要求换个地方查验,乘警随即将其带到餐车上。在餐车内,张某依旧拒绝配合乘警工作,甚至推搡乘警,阻碍乘警执行职务。乘警将其控制后移交保定火车站派出所。在派出所内,张某对自己的违法行为供认不讳,承认自己持有一新、一旧两张身份证。张某认为,乘警查验自己的身份证让自己很丢“面子”,所以故意不出示新身份证。张某被北京铁路警方依法给予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读了上述案例,你知道当警察要求我们出示身份证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吗?八.综合题(共3题,共30分)1.看一看下列事件对应公民的哪项义务,将选择写在( )中。(1)秦朗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按照顺序上车。( )(2)张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 )(3)张华和蒙古族同学经常互相帮助,还一起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维护民族团结”主题演讲比赛。( )(4)李红红的爸爸在军事研究机构工作,每次有人问红红妈妈关于爸爸工作单位的情况,妈妈都说:“对不起,无可奉告。”( )A.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B.保护国家秘密的义务C.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D.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2.看图回答问题。\n ① ②1.身份证反面是第( )幅图,身份证正面是第( )幅图。2.居民身份证上有( )、( )、( )等信息,独一无二的信息是( )。3.公民身份号码由( )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4.身份证有哪些用处,请列举三项。3.法律知识我知道。(填序号)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过期食品吃坏肚子。( )(2)叔叔阿姨去民政局领结婚证。( )(3)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时唱国歌。( )(4)国家规定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师节。( )(5)一家工厂偷偷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大量的鱼虾死亡。(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A3.A4.D\n5.A6.B7.A8.B9.D10.D二.填空题1.1954;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2.宪法;人民3.行为;权利;义务4.犯罪;刑罚5.合法;公共6.治国安邦7.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8.姓名;生日;家庭住址9.不承认;退出10.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尊重;社会氛围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n2.小明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按顺序上车---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小华参加学校组织的“维护民族团结”主题演讲比赛----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李奶奶卧病在床,他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地她----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小丁的爸爸在军事科研机构工作。每次有人问关于爸爸工作单位的情况,小丁都说:“对不起,无可奉告----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五.简答题1.身份证背面的信息有: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家庭住址、身份证号。2.吃东西不干净,食物中毒,要求商家承担责任遭拒;买家电,用了一段时间非人为原因损坏,在三包期限内找商家处理遭拒;某家小孩把另一家小孩打伤了,觉得就是小孩子小打小闹,不肯赔付医疗费……3.外国人或无国籍的人,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备一定条件,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4.①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②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③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④宪法有更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5.吸毒;去网吧、KTV;抢劫;恐吓。六.辨析题1.首先,和公司协商,把拖欠的工资补上。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就需要走法律途径。面对公司拖欠工资的行为,一定不要忍气吞声,一定要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七.材料题1.在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查验我们的身份证。当警察要求我们出示身份证时,我们应该积极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义务。八.综合题1.D;C;A;B 2.②;①;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公民身份号码;18;选民登记;户口登记;兵役登记\n3.⑤;②;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