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总分:测试时间:)班级姓名得分共10小题,每小题2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9题共18分)1.1.“他至死都认为他到达了印度,但事实上,他到达的既不是中国,也不是印度,而是一块欧洲人从来都不知晓的新大陆。”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判断,材料中的“他”是:()A.达伽马B.迪亚士C.麦哲伦D.哥伦布【答案】D【考点定位】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新航路的开辟2.下图为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画中女主人公眼神温柔、宁静,充满着期待和生命力。作品表达了什么思想?()A.人文主义B.民主共和C.社会主义D.自由平等【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达•6\n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歌颂世俗人生,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表现人性的美,是一部伟大的人文作品,这也体现了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故选A。【考点定位】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3.14世纪意大利的彼特拉克创办的寄宿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课程强调古代希腊、罗马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其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这种办学理念体现的是()A.蒙昧主义B.禁欲主义C.理性主义D.人文主义【答案】D【考点定位】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4.这个国家曾被称为“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文艺复兴从这里起源。但是,它也曾走上法西斯的道路。这个国家是()A.德国B.日本C.意大利D.美国【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关于意大利的相关史实。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可知,意大利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在一战结束后,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为了摆脱危机,1922年墨索里尼进军罗马,建立了法西斯政权,意大利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故选C。【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法西斯势力的猖獗5.李明同学在复习课上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归纳为一个学习主题,你认为这个主题的名称应该定为()A.资产阶级革命B.资产阶级改革C.民族统一运动D.思想解放运动【答案】D6\n【解析】试题分析: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启蒙运动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猛烈抨击和对“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从分析中可以看出这三个运动都是思想解放运动,故选D。【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璀璨的近代文化·科学和思想的力量;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新文化运动6.16世纪,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在此过程中起最重要的作用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B.资本主义的萌芽C.殖民掠夺D.文艺复兴【答案】A【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7.“1492年,他获得西班牙国王的资助,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了古巴、海地等地,见到了欧洲人此前不知道的新大陆……”。该材料描述的场景是()A.迪亚士发现“好望角”B.达·伽马到达印度C.哥伦布发现美洲D.麦哲伦环球航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史实。根据题干中提示词:时间1492年,西班牙国王资助,航线到达古巴、海地发现了新大陆。根据课本所学,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横渡大西洋的发现了美洲的古巴和海地,称为新大陆。选择答案C。【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新航路的开辟8.下面的图示描述的史实是()6\nA.新航路开辟B.黑奴贸易C.拿破仑对外战争D.西欧资本输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史实。新航路开辟中迪亚士发现好望角;达•伽马找到通往印度的航线;麦哲伦完成环球航行,它证明了地圆学说;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的航线;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故此题选择答案A。【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9.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世纪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A.传播了人文主义B.发现了美洲大陆C.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D.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D【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二、非选择题(10分)10.材料一新航路的开辟(下图)。6\n材料二中央电视台2022年12月重点推出大型纪录片《走向海洋》。钓鱼岛争端愈演愈烈,南海油气资源被周边国家疯狂盗采,大片蓝色国土正被邻国蚕食……该片通过回顾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辉煌与屈辱并存”的海洋之路,重申了海洋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这对于促使中华民族海权意识的崛起,无疑能起到一种振聋发聩的作用,随着中国航母的首次试航,我们构建“海洋强国”的梦想不再是遥不可及。请回答:(1)明朝时期,在我国航海事业上发生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1分)(2)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4分)(3)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为了加强我国的东南海防做了哪些努力?结局如何?你认为造成这一结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4)我们南海海域时常遭到周边一些国家的侵扰。你认为应该如何加强我国的南海海防?(2分)【答案】(1)郑和下西洋。(1分)(2)加强了欧亚美非各洲的联系,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欧洲先进文明的传播,客观上有利于亚非美洲的发展。(意思相近即可,4分)(3)努力:建立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分)结局: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未能有效保卫海疆。(1分)原因:清政府的腐朽,中国当时国力衰弱。(1分)(4)增派驻守部队,增强南海军事力量,提升驻守舰队的战斗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军事演习。(言之成理即可,2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外历史上与海洋有关的历史史实。(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积极影响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6\n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亚洲、美洲和非洲各大洲的联系,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促进了欧洲先进文明的传播,客观上有利于亚洲、非洲和美洲的发展。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3)本题考查的是洋务运动时期的海防建设与结局。洋务运动后期,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建立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95年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也未能有效保卫海疆。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的腐朽,中国当时国力很衰弱。(4)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应对南海问题的措施。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对待南海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南海是中国固有领土,不允许任何人入侵;其次在南海问题涉及到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不允许任何人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与完整,再次,在南海问题上应尽量采用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我们还可以增派驻守部队,增强南海军事力量,提升驻守舰队的战斗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军事演习。【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中外的交往与冲突·郑和下西洋;人教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