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三中2021一202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学年期中考试历史选考试卷一、选择题1.埃及人赞扬法老时说:“威令在你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法老是智慧和正义的化身B.说明古埃及文明发展的特殊性C.法老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D.体现古埃及人对神的绝对崇拜2.公元前8一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城邦国家发展起来。城邦的公民是国家的主人,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尤其是出席公民大会。这说明古希腊城邦制度A.包含了一定的民主因素B.消除了阶级之间的对立C.实现了居民的权利平等D.推动了农耕文明的发展3.中国秦朝修建了连通全国的驰道和直道,波斯帝国境内有几条重要的驿道,罗马帝国有“条条大道通罗马”的说法。古代世界的大国修建大通道旨在A.通过对外扩张来掠夺财富B.加强内部联系以强化统治C.改善交通促进经济的发展D.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4.下图是罗马帝国与汉朝交往的主要路线示意图,该图可以用来说明A.东西方实现了直接的经贸往来B.武力扩张是对外交往主要途径\nC.文明交往的总趋势是不断加强D.丝绸之路成为联系双方的桥梁5.根据所学知识及下图示意图,以下表述准确的是A.领主与附庸间是双向权利义务关系B.各级封建主可以越级进行统治C.契约是维系领主和附庸的唯一纽带D.西欧与西周封建制度本质相同6.14世纪初,法国国王腓力四世与教皇对抗,召开了由教士、贵族和城市市民代表组成的三级会议。三级会议支持国王,反对教皇,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据此可知,三级会议的召开A.极大削弱了教皇的权威B.结束了法国的君主专制C.推动了城自治的兴起D.有利于法国王权的强化7.阿拉伯帝国君主哈里发集立法、行政、军事等大权于一身,在哈里发之下,设有宰相、枢密院、财政部等负责具体相关事务。哈里发也是伊斯兰的最高精神领袖,直接管理支加与麦地那这两处圣地,具有裁决纷争的权威。这表明阿拉伯帝国A.借鉴中国的政治制度B.实行政教合一的体制C.君主专制统治的确立D.以传教为名对外扩张8.17世纪初,德川幕府采取锁国政策。规定所有传教士必须离开日本,其信徒必须放弃他们的宗教信仰,禁止日本国民出国,违者处以死刑。日本开始了两个多世纪的闭关自守。锁国政策A.保证了日本长期的独立和稳定B.防止了外敌的入侵C.一定时期内利于国内经济发展D.打击了武士的特权9.有人认为,《史记》中的黎靬就是埃及著名的亚历山大城,汉武帝道使前往的西域诸国中也包括黎靬。第一个过非洲并且留下记载的中国人,是唐朝人杜环,著有《经行记》。元朝的汪\n大渊曾两次随商船出海,最远可能到过今摩洛哥的丹吉尔港,也到过东非沿海地区,并在撰写《岛夷志略》中留下了相关记载。以上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中非交往都有记录B.中非交流源远流长C.中非贸易地区广泛D.中非官方交往为主10.印加首都库斯科城建于海拔3000米的高原上,城内供水设施完备,四通八达。宫殿、神庙和城堡皆以巨石建成,不施灰泥,严丝合缝,以至刀片也难插入。这A反映了印加帝国治理体系完备B.体现了印加文明宗教色彩浓厚C.说明了印加城市发展领先世界D.展现了印加人高超的建筑艺术11.《马可·波罗行纪》:“东方是金瓦盖项,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日本据有黄金,金多无量。”这一描述A.真实记述了东方的繁荣与富庶B.激发了欧洲人海外扩张的热情C.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属于文学性描述毫无历史价值12.中西学界普遍认为,在传统东方商路被土耳其人阻断(或“阻隔”)后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才寻求开辟新航路。利布耶尔早就对此说提出过质疑,沃勒斯坦的著作中引用利布耶尔的文章并加以阐述,雷海宗认为“土耳其人阻断商路”之说纯属捏造,是侵略者惯用的手段。对“土耳其人阻断商路”之说的不同观点说明了A.多数人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B.历史事实因时而异缺乏客观性C.学术争论丰富人们对历史的认识D.史家主观认识决定史事的评价13.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继续进行海上探险,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全球海路大通。这说明A.人类原始封闭的状态被彻底打破B.世界各地通过海路建立了直接联系C.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D.开拓海外市场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源14.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市要的事件。”这一事件A.推动了人类文明的横向发展B.促进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C.巩固了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D.表明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15.1500-1800年美洲的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作民。这一变化\nA.促使混血人成为美洲最主要族群B.体现了欧洲早期殖民扩张的结果C.推动美洲当地资本主义迅速发展D.中断了非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16.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人资本发展的大革命,是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地理大发现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B.商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化C.新航路开辟摧毁了欧洲封建制度D.商业革命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转型17.佛罗伦萨诗人彼特拉克在《诗集》中,抨击教会“是黑暗的监狱,是充满欺骗的场所”,歌颂爱情,描写人的喜怒哀乐。对其作品中体现的思想倾向说法正确的足A.文学开始朝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B.批判宗教信仰的弊端C.宣扬人的解放鼓励建立民主社会D.强调人的地位和价值18.在德国,马丁·路德的著作写得非常有煽动性,到处都在卖他的书,人们也都在阅读他的著作。面对教会的威胁,很多人站在他这边。德国一些公爵如萨克森公爵成为路德最大的保护者。路德的追随者逐渐形成了路德派。这些事实说明德国A.宗教改革是社会、政治、思想运动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改革的根本原因C.改革的主张反映了强化王权的要求D.因信称义理论的提出具有历史必然性19.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栓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卢梭的这段话突出体现的观点是A.社会契约B.天赋人权C.人民主权D.直接民主20.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不少思想家在其著述中论及中国历史文化,伏尔泰还根据中国历史故事,编写了剧本《中国孤儿》。对此现象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传统文化是启蒙运动的动因之一B.文明的交流对思想发展起到重要作用C.阶级立场一致促进了东西方文化认同D.哥伦布大交换推动世界各地深入发展21.16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国教不满,力求过简朴生活,建立民主的教会组织。60年代,“清教徒”一词出现,他们宣扬工商业是上帝赐予的“神圣使命”,鼓动反对支撑专制王权的国教。17世纪上半叶,国内矛盾加剧。可见,“清教徒”运动A.加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B.体现了宗教利益的争夺C.扭转了英国政教合一的局面D.表达了民众的愿望呼声\n22.“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说:“如果人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或内在的控制了。”基于此,美国确立了A.联邦制B.民主共和制C.分权制衡原则D.人人平等理念23.《法国民法典》肯定法律而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把法国大革命中形成小土地所有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成为许多国家编纂民法典的蓝本。《法国民法典》在当时A.扩展到其他争取民族民主运动的国家B.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C.充分实践了启蒙思想家们的政治构想D.稳定了政治局势获得广泛支持24.由于害怕发生类似西欧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亚历山大二批上台(1855年)后加速改革步伐,他向贵族们表示:“从上面来解决要比从下面来解决更好些”。之后,他进行了A.农奴制改革B.明治维新C.王朝战争D.殖产兴业25.16世纪,包含圈地运动在内的农业革命不断发展。农村采用新的耕作方式和资本主义经营方式,提高了产量。18世纪,农业资本家获得大量财富,需要的农业劳动力日益减少、由此可见,农业革命A.推动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B.是工业革命产生的驱动力C.改变国家传统社会产业结构D.导致了农村人口大量减少26.19世纪后半期,更多的先进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一现象能够反映出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是A.资金投入更加雄厚B.涉及领域更加广泛C.工业成果日新月异D.科学技术引领生产27.19世纪上半期,当蒸汽机车发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则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这说明工业化A.逐渐消除了阶层差别B.推动了文明的发展进步C.促进整体世界的发展D.提高了民众的社会地位28.下图是20世纪初英美德法四国工业发展情况。据此,以下推论正确的是\nA.英国与法国的世界影响力骤减B.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引领者C.加剧资本主义政治发展不平衡D.英德矛盾上升成为最主要矛盾29.通过1832年、1867年和1884年议会改革,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获得更多议席,选举权的资格降低,越来越多的男性公民获得了选举权。这表明A.民众能够广泛地参与政治活动B.英国率先实现社会平等C.经济发展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D.金融资产阶级地位下降30.下图是有关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示意图、对此解释最个面的是A.马克思主义继承发展了优秀文化成果B.对英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研究价值最大C.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是重要贡献D.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n31.随着工厂制的发展,工人有组织地进行生产,群体意识和组织性日益强化。工人们意识到要抬高社会地位必须团结起来共同斗争,并由维护经济权利到争取政治权利,工人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这说明A.共产主义是社会发展最终目标B.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领导革命C.马克思主义指导工人运动发展D.资本主义发展产出自身的掘墓人32.马克思说:“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也就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这可以用来说明A.资本主义制度阻碍法国社会发展B.公社斗争失败有其必然性C.偶然自发使公社不具有世界意义D.社会主义革命的探索失败二、非选择题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当葡萄牙人获得澳门贸易的许可以后,澳门开始成为沟通东西方经济的重要商埠。16世纪中叶,西班牙人来到菲律宾群岛。不久后,西班牙的马尼拉当局,为中国商品找到了一条通向墨西哥的航路-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这迥然不同于以往的海上丝绸之路,它不再局限于东北亚或东南亚。“马尼拉大帆船”满载中国商品、横渡太平洋,前往墨西哥。由于这种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葡、西两国及其殖民地无法在贸易上达成平衡,必须支付巨额白银货币。在中国商品主要出口地太湖流域以及东南沿海地区,巨额白银资本的流入,无疑刺激了这些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备。——摘编自樊树志《文明的彷徨——晚明历史大变局》(注:大帆船贸易,指1565-1815年西班牙殖民地墨西哥与菲律宾之间的垄断贸易,又称马尼拉一阿卡普尔科贸马。)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使大帆船贸易形成的历史条件。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认为,宗教的精义是个人与上帝的交流,宗教与其说是教义的堆砌,毋宁说是一种道德追求。他把自己的宗教称为“基督哲学”,认为基督教应该教导信徒如何在平时过充满善行的生活,而不应该成为单纯出于救赎目的的信仰教条。对他来说,中世纪宗长生活中一些外在的形式(比如朝拜、斋戒、赎罪券等)并不是很重要。真正的信徒应该效仿基督,拥有发自个人内心的信仰。在他1509年完成的名著《愚人颂》中,对教会人士的讽刺体现了他希望教会改革的强烈愿望。——廖学盛《世界历史十五讲》\n根据材料指出伊拉斯谟宗教主张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的历史影响。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大西洋革命的世界史含义是,在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上半期,大西洋沿岸国家和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人类历史发展方向与进程。有西方学者把大西洋沿岸国家有关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重大政治、经济变革,统称为“大西洋革命”。当法国人与英属北关殖民地结盟反对英国的时候,它引发了一场横跨大西洋的观念传播,这些观念包括了权利、代议制和共和主义。法国革命的爆发为这些随后席卷世界大部分地区的观念提供了新的形式和流通媒众。——刘小枫:《大西洋革命理念的世界史悖论》材料二大西洋革命还蕴含着18世纪的跨国文化交流,例如“激进启蒙”。来源于英国的共和主义激进政治哲学-包括约翰·洛克、休谟、麦考莱等对博丹、孟德斯鸠、卢梭等法国人产生了影响。大西洋革命张扬的“人权”、“民主”、“自由”等价值观念给世人带来伟大的政治想象-人类将创造出一个自由、公平的世界。西方的政治史学家和思想史家已经认识到,大西洋革命理念的根本危机在于个体自由和权利观念本身,它最终会导致社会伦理崩溃,甚至为国家解体埋下隐患。——刘小枫:《大西洋革命理念的世界史悖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大西洋革命”高潮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说明“大西洋革命”中政治变革的共性因素。(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对于“大西洋革命”双重影响的主张,并谈谈你的理解。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西欧的工业化,有个长达两个半世纪的工场手工业时代(1500-1750年)。实际上,那时的手工工场并非十分普遍,但马克思称之为“时代”并非夸大其词,而在于指出其重要意义。在工场手工业中,尽管生产力还是手工的,生产关系则已是资本主义的了。工场手工业是机器大工业的基础,是资本积累的源泉。西欧经济力量的膨胀,社会结构的变革和资本价值观念的确立,都出现在这个时代。非洲、印度的征服,澳洲、关洲殖民地的开拓,都靠工场手工业的成功。荷兰和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的独立,都是手工工场发展的结果。政治经济学就是这时建立的:托马斯·曼、威廉配第的全部理论,魁奈的《经济表》,都是工场手工业的产物。——摘自吴承明《早期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外部和内部因素》\n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工场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发展”这一主题,拟定一个论点,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表述准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n哈三中2021一2022学年度下学期高一学年期中考试历史选考试卷一、选择题【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A【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A【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B【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B【10题答案】【答案】D【11题答案】【答案】B【12题答案】【答案】C【13题答案】\n【答案】C【14题答案】【答案】A【15题答案】【答案】B【16题答案】【答案】D【17题答案】【答案】D【18题答案】【答案】A【19题答案】【答案】C【20题答案】【答案】B【21题答案】【答案】A【22题答案】【答案】D【23题答案】【答案】B【24题答案】【答案】A【25题答案】【答案】A【26题答案】【答案】D【27题答案】【答案】B【28题答案】\n【答案】C【29题答案】【答案】C【30题答案】【答案】A【31题答案】【答案】D【32题答案】【答案】B二、非选择题【33题答案】【答案】新航路的开辟(全球航路的开辟);澳门成为沟通东西方经济的重要商埠(葡萄牙人占领澳门作为商贸据点);中国传统手工业发达,中国商品在国际贸易中受到欢迎占有优势;西班牙、葡萄牙对东方商品的市场需求;美洲盛产金银;欧洲、美洲与中国经济差异。【34题答案】【答案】特点:突出个体意识:强调宗教感情与道德追求:具有人文主义色彩。(至少答2点)影响:推动了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地位,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至少答2点)【35题答案】【答案】(1)重大事件:关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共性因素:政治:旧制度与资本主义发展矛盾激化;经济:资本主义发展;思想:启蒙思想的影响(2)主张:积极:有利于跨国文化交流;促进启蒙思想传播并深入发展:有利于欧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为后来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借鉴:消极:过于强调个体自由与权利,可能导致社会伦理崩溃,为国家解体埋下隐患。理解:从积极、消极两个主张谈,言之成理,即可。(积极、消极)【36题答案】【答案】示例:论点:工场手工业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论述:16-18世纪,在欧洲的工场手工业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确立起来,帮助资本主义\n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进-步推动欧洲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欧洲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使得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思想迅速兴起。同时,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欧洲加速对外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产地和海外销售市场。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推动了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资本主义制度逐步确立。工场手工业推动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理论的建立,使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论点;论述过程,至少有两个论据完整论述;结论性论述,不能是论点的简单重复,需要对整个论述有总体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