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检测地理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得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答题卡中。)地质学家们在青藏高原科考时,发现了一个非常巨大的棕榈化石,叶柄非常长,接近70厘米,这是在青藏高原的核心地带,这么高的海拔首次发现棕榈化石。全球现生棕榈科植物共有2500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而像青藏高原中部这样的气候环境,棕榈科植物完全不可能存活。据此完成1~2题。1.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棕榈化石,说明了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地区地壳运动是()A.下降运动B.上升运动C.向低纬运动D.东西方向运动2.由棕榈化石发现可推知古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曾经是()A.寒冷干燥B.寒冷湿润C.炎热干燥D.高温湿润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右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3~5题。3.图示观测时段内()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4.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①白天温度低②蒸发(腾)多③空气湿度大④大气逆辐射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比湿是指单位体积内水汽质量与包含水汽在内的空气质量的比值,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n当地大气中所含水汽的状况。受气温、降水、下垫面状况、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区域内比湿存在着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差异。若城区比湿低于郊区称为“城市干岛”,反之则为“城市湿岛”。下图示意2008-2012年北京夏季和冬季平均比湿空间水平分布(单位:g/kg;方框分别为北京二环路和四环路:阴影为地形高度)。据此完成6~7题。6.该地()A.夏季城区主要表现为“干岛”,与城市硬化地面有关B.冬季城区主要表现为“干岛”,受蒸发量影响较大C.夏季城区主要表现为“湿岛”,因为夏季降水量大D.冬季郊区主要表现为“湿岛”,主要与冬小麦种植有关7.冬季北京城区比湿相对较高,但二环内老城区与周边四环内城区相比,冬季比湿略低,主要是因为二环内老城区()A.绿化面积较大,吸收水分多B.地面透水性好,水分下渗多C.人口密度略小,人为排放水汽较少D.受冬季风影响大,冬季降水较少红海是世界上水温和盐度最高的海域,海域面积目前还在扩张中。红海表层海水水温高,200m水深处水温也有21℃。右图为红海地区略图。据此完成8~9题。8.红海深层海水水温高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地壳运动频繁B.暖流经讨C.太阳辐射强烈D.海洋生物繁盛9.红海海水表层盐度呈现由北向南递减的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洋流性质B.河流注入C.海水交换D.降水量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房后多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n叶树。据此完成10~11题。10.华北地区主要植被类型为()A.常绿阔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11.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主要是因为()A.华北地处温带,不能种植常绿林B.夏季树叶茂盛,能增加空气湿度C.冬季落叶后,可获得较多光照D.阔叶林成熟以后,可砍伐获取木材下图示意2000—2016年我国某地区流动人口数量变化。据此完成12~14题。12.上图表示的地区最有可能是()A.长株潭都市圈B.川渝地区C.两广地区D.江浙地区13.2000-2016年,人口流动导致该地区农业()A.种田大户增多B.种植结构复杂化C.机械化率下降D.田间管理精细化14.根据图示资料推测,2010—2016年该地区()A.人口的集聚作用有所下降B.人口老龄化程度逐年下降C.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D.劳动力需求数量显著增加下图是基于GIS和热点分析绘制的不同年份北京批发企业空间核密度图,体现了该类企业在区域内的聚集程度。据此完成15~16题。\n15.20多年来,北京的批发企业分布()A.与城市的常住人口居住地分布一致B.从市中心向三环路及以外区域疏解C.由分散、多中心转向集中分布D.变化反映出首都逆城市化不断趋缓16.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批发类商业企业与其主要区位因素的关系,还应叠加的图层信息是历年的()①交通规划②水文地质③地租等值线④商业区分布⑤污染指数分布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④⑤内侧划了斜线的车道为可变车道(左图),在进入可变车道前,需随时根据相应指示牌(右图)确定行驶方向。据此完成17~18题。17.可变车道主要出现在()A.高速公路B.城市干道C.乡镇公路D.步行街道18.设置可变车道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车流行驶谏度B.高效利用道路资源C.减少路面的车流量D.美化道路地面环境2021年9月,各大电视台播出的庆祝建党百年献礼剧《功勋》大获好评。其中一集反映了袁隆平南繁育种的经历,他曾说“杂交水稻的成功,一半功劳应该归于南繁”。所谓“南繁”\n就是指各地将作物收获后的育种材料拿到我国南方亚热带或热带地区进行繁殖和选育。目前海南已划定26.8万亩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并建设了南繁科技城。据此完成19~20题。19.袁隆平从1968年开始多次从湖南千里迢迢到海南进行南繁育种,主要看中的是海南()A.土壤肥沃B.光热充足C.土地辽阔D.水源丰富20.与云南西双版纳的南繁基地相比,海南的独特优势是()A.生物多样性好B.气象灾害少C.育种成本低D.生物入侵风险小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服务贸易的开展提供了基础条件。长三角地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提出了建设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的战略定位。右图示意长三角地区不同类型服务外包产业产值总体结构比例变化。据此完成21~22题。21.对长三角地区服务贸易的开展影响最小的是()A.科技发展水平B.通信基础设施C.交通便捷程度D.政府政策支持22.关于长三角地区服务外包产业结构演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低端产业所占比例逐年下降B.2001年至2005年高端产值下降C.服务外包产业结构趋于优化D.各行业已形成均衡型发展的态势“东数西算”工程,是指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我国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该工程计划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该工程产业链长,覆盖门类广,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大。数据中心对散热要求高,有些数据中心选择建在山洞中或湖水下。右图示意“东数西算”工程带动的主要产业链。据此完成23~24题。23.据材料可推测图中甲所代表的产业最有可能是()A.水电工程B.航天工程C.核电工程D.土建工程24.与其他国家算力枢纽节点相比,成渝和贵州的主要动力优势是有丰富的()A.水能资源B.地热资源D.油气资源C.风能资源\n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完成25~26题。25.下列四地中最适宜布局钢铁厂的是()A.①B.②C.③D.④26.若在图中甲处布局石化工业,合理的解释是()A.位于最小风频上风向,大气污染小B.位于城市河流下游,污染较小C.位于热岛环流范围内,污染气体易扩散D.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污染较小广东省东莞市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生产基地之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形成了门类齐全、配套完善的制造业体系。但近些年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东莞传统制造业面临的“用工荒”愈发严重。下表为近年来东莞地区人口变化状况。据此完成27~28题。27.由上表可知,东莞()A.人口老龄化,社会负担重B.经济较发达,人口为净迁入C.人口增长快,社会治安差D.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短缺28.东莞传统制造业“用工荒”产生的原因可能是()①劳动力人口老化②制造业转型升级③落户政策较宽松④用工成本增加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2021年12月10日开通的时速350千米的赣深高铁连接赣州、河源、惠州、东莞、深圳\n五市,打通了革命老区和珠三角、粤东北三个区域。赣州至深圳铁路最快旅行时间由原来的近7小时缩短至2小时以内。下图示意赣深高铁线路。据此完成29~30题。29.赣深高铁开通后,下列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的是()A.赣州市B.深圳市C.仲恺市D.定南市30.赣深高铁的开通对江西革命老区的有利影响有()①促进红色旅游资源开发②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技术交流③开辟一条对外贸易通道④吸引产业转入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近地面的臭氧主要是挥发性有机物和氯氧化物在阳光照射下经过光化学反应产生的,浓度偏高会危害人体健康。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选择在晴朗微风的气象条件下,探究街区的臭氧浓度日变化特征。下图为他们绘制的“臭氧浓度与氮氧化物的关系图”。据此完成31~32题。31.图示信息表达正确的是()A.①为臭氧浓度变化曲线B.②为汽车尾气排放量变化曲线C.白天臭氧浓度与氮氧化物浓度呈反相关D.夜晚臭氧浓度与氮氧化物浓度呈正相关32.为监测街区的最大排放情况,该学习小组选择的最佳位置是()\nA.甲C.丙D.丁B.乙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共52分)33.(18分)湖南省龙山县境内万山耸立,山中有多处洞穴。其中的一处山洞洞内气温终年恒定,即使在洞外几乎无风的情况下,洞口的风依然强劲,被当地人称为“风洞”。左图为“风洞”剖面结构示意图,右图为龙山县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该处洞穴的地貌类型并简述判断依据。(6分)(2)运用水循环原理,解释该洞穴中地下暗河水量丰富的原因。(6分)(3)洞口A处终年风力强劲,且风向随季节转换而改变。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判断夏季洞口A处空气的水平运动状况是(填“向左”“向右”).并说明其形成原因。(6分)34.(18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n材料一棉花喜热、好光、忌渍,适宜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种植,阴雨天气容易使棉花产生病虫害。近年来,我国主要产棉区产量发生明显变化。“十一五”期间为稳保我国棉花产业的安全,国家进一步优化棉花产区布局,鼓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适当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作为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新疆棉花产量高,质量优。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和世界总产量分别为87.3%和20%以上,机械采摘率已达69.8%。图1为“我国三大产棉区分布图”,图2为“我国2002-2016年各产棉区棉花产量占比变化图”。材料二2010年,浙江省援疆项目“阿克苏纺织工业城”正式成立,吸引大批浙江棉纺、印染、服装企业进驻,建设成为国家西部面向中亚的重要纺织品出口基地。(1)简要分析与另外两个产棉区相比,新疆产棉区种植棉花品质更好的原因。(6分)(2)分析新疆产棉区近些年来棉花产量占比增大的原因。(6分)\n(3)简述阿克苏地区吸引浙江棉纺织企业入驻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6分)35.(16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下图为“2018年新能源汽车投资分布图”。材料二财政补贴政策是目前影响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的重要政策,2016年补贴拿到100分,2017年、2018年相对于2016年降低了20%,2019年、2020年又是一个档,在此之前再降低20%,2020年之后国家补贴完全退出,补贴为零。(1)新能源汽车企业相对于传统汽车企业来说是新兴企业,2016-2020年影响该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为,2020年之后影响该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为(4分)(2)新能源汽车产业“长三角”投资规模最大,简述其主要原因。(6分)(3)简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6分)\n长沙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检测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BDCACACACCCBADBB题号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答案BBBDCCDAABBABDCB二、非选择题(共52分)33.(1)喀斯特地貌。山体广泛分布着石灰岩;洞内发育石钟乳、石笋等。(6分)(2)该区域降水丰富;石灰岩地区利于下渗;下渗水流汇集成地下径流。(6分)(3)向右。溶洞内气温终年恒定,夏季溶洞的气温比洞外低,洞内出现下沉气流,气压较高,洞外气温较高,盛行上升气流,气压较低,风从洞内吹向洞外。(6分)34.(1)新疆产棉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充足,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积累;降水少且冬季气温低(或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6分)(2)新疆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有利于机械化生产,近年来种植面积增大,产量占比增大;新疆劳动力及地价等投入成本较低,商品棉经济效益高,有利于棉花大规模生产;新疆降水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棉花质量高,市场需求大,有利于棉花大规模生产;国家政策倾斜与支持,有利于推广棉花种植。(任答3点得6分)(3)靠近棉花产地,原料充足;劳动力、土地成本较低,经济效益高;政策扶持力度更大,基础设施改善;邻近中亚市场,市场广阔。(任答3点得6分)35.(1)政策市场(4分)(2)工业基础好;协作条件好;市场需求大;交通物流便捷;科技发达。(任答3点得6分)(3)有利:有利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提高石油供给安全,减少对进口原油的依赖;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加快城市化进程;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绿色产业发展。(任答3点得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