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学年度城固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不包括A.社会处于新旧制度交替的变革时代B.思想家著书立说的政治环境比较宽松C.私人授徒讲学在当时蔚然成风D.封建地主阶级治国模式大体确定下来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A.百家争鸣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举贤良对策D.三教合一3.孔子的思想不包括A.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B.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C.主张以德治民,取信于民D.反对社会改革,维护旧制度4.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rivercancarryaboat,yet,itCanturntheboatoveraswell”,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做舟和水,这句话最早见于中国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这位学生正确的回答应是A.LiErB.ZhuangZhouC.MengKeD.XunKuang5.以下关于董仲舒新儒学的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神学倾向B.它的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C.处于独尊地位D.皇帝至高无上,可以任意办事6.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B.汉武帝亟需从“无为”转向“有为”C.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D.经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7.从汉武帝起成为国家规定教科书的儒家经典“五经”是指A.《诗》《书》《礼》《易》《春秋》B.《尚书》《书》《礼》《易》《春秋》C.《诗》《春秋繁露》《礼》《易》《春秋》D.《尚书》《春秋繁露》《礼》《易》《春秋》8.魏晋时期,儒学面临严峻挑战,佛教道教迅速传播,主要原因是A.儒家从此走向没落B.社会动荡不安C.统治者提倡三教合一D.佛教道教学说的扩张性9.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10.王阳明创立心学的主要目的是A.对抗程朱理学B.加强内心修养C.维护封建统治D.上升为统治思想11.下列儒家思想的主要观点,在今天还可取的是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③“君权神授”“天人合一”④“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⑤“宇宙便是吾心”“心外无物”A.①②⑤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⑤12.明清之际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根本原因是A.政治的腐败B.人民的反抗C.商品经济的发展D.程朱理学的因循守旧5\n13.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不符的是A.倡导经世致用B.反对君主专制C.提倡以史为鉴D.提倡君主立宪14.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阅历的相同之处表现在①生活在明末清初之际②参加过抗清斗争③学术活动集中在哲学领域④受到“文字狱”迫害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D.③④15.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孔子,终其一生他的学说也未能得到当时统治者的赏识。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A.无为而治的思想不能够被新兴地主阶级所采纳B.他的学说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C.孔子主张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不符合当时争霸战争的需要D.孔子一生主要致力于教育事业,对传播他的思想不感兴趣16.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主要取决于A.思想内容的变化B.社会环境的变化C.统治阶级观念的变化D.人民群众态度的变化17.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看,两人的主张A.都反映了自然经济的实质B.都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C.都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D.都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18.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明清之际的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二人的主张在当时A.有利于巩固统治B.有利于社会发展C.延缓了历史进步D.代表了当时的新阶级19.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技术雏形出现最早的是A.造纸术B.指南针C.火药D.印刷术20.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这句话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中国迷信思想盛行B.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C.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D.社会环境决定科技作用的发挥21.“中国古代文明的灿烂之花没有在中国结果,相反却在欧洲结出了划时代意义的果实”。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中国毫无意义B.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C.中国的四大发明传人欧洲,标志着欧洲近代化的开端D.中国的古代文明是欧洲资本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22.科学家郭守敬在下列哪些领域中作出了卓越贡献A.天文和历法B.数学和水利C.天文和数学D.历法和数学23.下列各项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A.京剧的形成是几代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B.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繁盛期C.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D.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24.古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A.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B.金文、篆书、秦隶、甲骨文C.甲骨文、篆书、金文、秦隶D.甲骨文、金文、秦隶、篆书25.汉字发展成为书法艺术的原因不包括5\nA.汉字自身的特点B.书写工具的改进C.知识群体的形成D.统治阶级政治的需要26.鸦片战争后萌发的“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的核心是A.学习西方,兴办近代工业B.与西方“商战”,维护本国利益C.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D.冲破传统观念,发展工商业27.曾国藩曾说“办洋务可以剿发捻,勤远略”,说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B.镇压太平天国C.抵抗外国侵略D.维护清朝统治28.洋务运动推动了我国科技、教育的发展,然而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时,报名人学者却寥寥无几,主要是因为A.欧洲列强的干涉B.巩固派的反对C.洋务派的无能D.维新派的抵制29.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A.民主共和思想B.三权分立学说C.君主立宪思想D.人文主义思想30.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原因是A.列强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B.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C.袁世凯掀起复古尊孔逆流D.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民主政治31.下列人物中,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出“DemocracyandScience”的是32.新文化运动中提出“打倒孔家店”口号的实质是A.对孔子的否定B.对孔子权威的否定C.对儒家思想的褒贬D.对封建意识形态和传统思想的扬弃33.下列作品中既明确体现出反对封建旧道德,又鲜明反映出提倡新文学的是A.《文学改良色议》B.《文学革命论》C.《狂人日记》D.《庶民的胜利》34,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是指A.向西方学习B.主张民主共和C.反对尊孔复古D.继续反封建35.最早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A.《马克思研究专号》B.《庶民的胜利》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D.《马克思主义―一称科学社会主义》36.在近代西学东渐的历程中,中国的政治思想在学习西方时经历了下列演变A.英日式一美法式一俄国式B.英日式—俄国式—美法式C.美法式一英日式—俄国式D.俄国式一美法式一英日式37.三民主义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A.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C.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专制制度的矛盾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38.三民主义的核心是A.驱除鞑虏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39.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的实质是A.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B.资产阶级不同派别之间的斗争5\nC.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的争论D.革命还是改良的争论40.孙中山以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颁布的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中华民国宪法》D.《共同纲领》二.非选择题(41题12分,42题13分,43题6分,44题9分,共40分)4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材料三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旧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回答:(1)材料一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该主张代表了中国哪一学派的观点?(3分)(2)材料二的作者代表了中国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为实现其“变官制”的政治理想,该项派别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3分)(3)材料三的作者是谁?“两位先生”指的是什么?(3分)(4)据上述材料,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3分) 42.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它既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请回答:(1)儒家思想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3分)(2)在宋明时期又有何新的发展?作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4分)(4)在近代历史上,儒家思想的地位是如何遭到挑战的?(6分)43.简述三民主义的内容。(6分)44.江泽民在谈到20世纪的中国革命历程时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观察三幅图片,请回答:这三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是指什么?概述三位伟人各自的贡献?(9分)5\n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选项DADDDDABCCBCDC题号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选项CBCBBDBACADCDB题号293031323334353637383940选项CCADCDCABCDA二.非选择题。41.(1)引进外国先进技术。(2分)洋务派。(1分)(2)资产阶级维新派。(1分)进行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2分)(3)陈独秀。(1分)民主和科学。(2分)(4)从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到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外国的政治思想,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提高的发展历程。(3分)42.(1)董仲舒发展了儒家思想,使之适应统治者的需要;法家思想治国实践的失败;统治者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等。(3分)(2)宋朝:出现新的儒学体系“理学”,代表人物是程颖、程颐,明朝;“心学”,代表人物是王阳明。(4分)(3)①地主阶级“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出现,主张向西方学习以挽救封建统治,直接冲击了儒学的历史地位。(2分)②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主张不仅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要改变中国的政体,在反封建问题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2分)③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把斗争的矛头直接对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冲击了封建伦理道德,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分)43.民族主义: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独立。(2分)民权主义: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民生主义:核定地价,国民共享。(2分)44.(1)建立中华民国。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创建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3分)(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提出毛泽东思想,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3分)(3)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形成邓小平理论,将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3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