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固一中2022-2022学年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理科)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70分)1、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唯心思想2、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包括了对百姓的关心和爱护,体现的是一种A、民主思想B、民本思想C、王道思想D、阶级调和思想3、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不包括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不以仁政,不能平定天下”C、“水则载舟,水亦覆舟”D、“施仁政于民,省刑库,薄税敛”4、汉武帝赏识董仲舒的根本原因是A、汉武帝“举贤良”的用人政策B、董仲舒受各级官员推荐C、董仲舒对汉武帝忠心耿耿D、董仲舒的思想适应时代的需要5、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是A、董仲舒B、朱熹C、二程D、王阳明6、理学注重人的品德修养。某日,周敦颐问“二程”,我让你们寻找孔(丘)颜(回)乐处,他们因何而乐?此事发生在A.西汉B.北宋C.元朝D.明朝7、提出“致良知”学说的是A、董仲舒B、朱熹C、二程D、王阳明8、主张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不断变化是万物发展规律的是A、朱熹 B、王守仁 C、顾炎武 D、王夫之9、明清时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传统的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黄宗羲的思想反映了这种变化,下列观点出自黄宗羲的是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宇宙便是吾心”C、“天下为主,君为客”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0、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的是:A、汉武帝B、荀子C、董仲舒D、朱熹11、已知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出现于-6-\nA、夏商时期 B、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12、新儒学适应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思想是①春秋大一统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③君权神授④仁政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3.“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是谁在什么书中最早提出来的A.魏源《海国图志》B.康有为《孔子改制考》C.容闳《西学东渐记》D.洪仁《资政新篇》14.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A.林则徐B.魏源C.洪仁干D.姚莹15.洋务运动之所以没有达到“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目的,主要是因为A.沿用传统的封建生产管理方式B.局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科技C.外国资本的挤压D.没有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16.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其根本目的是A.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B.镇压太平天国C.抵抗外国侵略D.维护清朝统治17.历史上的重大社会改革,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强调科学与民主并重,在政治上实行A.民主共和制B.君主立宪制C.苏维埃体制D.人民民主制18.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A.1915年《新青年》在上海创刊B.1915年《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C.1917年,《新青年》迁到北京D.1917年,《青年杂志》迁到北京19.新文化运动中之所以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是因为A.思想和文化多元发展的需要B.儒家思想实际上是君主专制制度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C.儒家思想日趋反动D.资产阶级独立人格发展的需要20.“我们现在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学术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此话出自A.鲁迅B.胡适C.陈独秀D.李大钊-6-\n21.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A.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C.深入研究和宣传了马克思主义D.与现实的政治斗争密切结合22.近代史上,对儒家思想冲击最大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23.民主共和国方案的设计师是A.严复B.孙中山C.康有为D.梁启超24.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的理论成果是A.新三民主义B.毛泽东思想C.三民主义D.邓小平理论25.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A.实事求是B.群众路线C.独立自主D.党的建设26.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主要表现在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B.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C.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D.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27.新文化运动后期,曾经接受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不包括()A.李大钊B.陈独秀C.毛泽东D.胡适28.鲁迅先生把白话文与反对封建礼教相结合的第一部小说是()A.《狂人日记》B.《我之节烈观》C.《文学革命论》D.《文学改良刍议》29.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受到民主和科学的洗礼,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B.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作用C.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组织基础D.有形式主义的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30.汉武帝时的“独尊儒术”和新文化运动时的“打倒孔家店”,二者对儒学的态度截然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本质上的共同原因是()A.儒家学说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B.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思想-6-\nC.北洋军阀掀起“尊孔复古”逆流,而董仲舒则发展了儒家思想D.儒家所宣扬的“仁”极具双重性31、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使用的字体是()A、草书B、楷书C、行书D、隶书32、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和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按顺序它们分别代表()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33、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动。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家是()A、孔子 B、程颢C、朱熹 D、王阳明34、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成熟阶段的是:()A、诸宫调 B、散曲C、京剧D、元杂剧35、京剧走向成熟是在:()A、乾隆时期B、道光时期C、嘉庆时期D、同治、光绪时期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36.材料一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奉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材料二在《遗嘱》中,孙中山总结数十年的革命经验:“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的是三民主义的哪一内容?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制定的宪法是什么?该宪法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政体?(6分)(2)根据材料二回答,孙中山晚年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9分)-6-\n37.中国近代史上,有哪些先进的中国人曾“走日本人的路”“走美国人的路”?是怎样走的?结果怎样?(12分)中国共产党是怎样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3分)-6-\n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理)一、选择题(70分)1~5ABCDB6~10BDDCC11~15BBAAB16~20DABBC21~25BDBBA26~30ADACA31~35CDDDD二、非选择题(30分)36.(1)民权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6分)(2)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3分)变化的原因: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屡次失败;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帮助。(6分)(1)康有为、梁启超主张“走日本人的路”,他们主张向西方学习,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结果遭到封建顽固势力阻挠和破坏。(6分)(2)孙中山主张“走美国人的路”,他主张向西方学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设总统制,颁布《临时约法》。结果被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而失败。(6分)(3)中国共产党主张走“俄国人的路”,失败了。后来中共走自己的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3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