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中学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半期考试高一年级历史科试题一、单选题(共60分)1、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是( )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 2、“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是梁启超对中国古代某一机构的比喻。这一机构是A.汉朝的“中朝” B.宋朝的中书门下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3、《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 )A.信仰 B.地域 C.财产 D.血缘 4、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A.参加科举考试 B.等待朝廷察举 C.投笔从戎戍边 D.投作官吏幕僚6、史书记载:周公辅佐成王,“立七十一国,姬姓(王族)独居五十三人”。材料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7、某中学开展以“古代中国政治”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下列论文题目,其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A.《浅谈秦始皇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B.《试论内外朝格局的形成与皇权的加强》 C.《三省六部制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D.《简析清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8、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 )A.皇帝制与郡县制 B.郡县制与刺史制 C.皇帝制与封国制 D.丞相制与刺史制 9、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此事发生在( )A.汉长安 B.唐长安 C.宋汴梁 D.元大都 10、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重要的原则是( )A.“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B.“节用裕民……以德服人” 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5-\nD.“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11、“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这里的“中间路线”是指( )A.中朝制度 B.郡国并行制度 C.刺史制度 D.察举制度12、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 )A.赔款2100万银元 B.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C.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D.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 13、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查阅了如下资料:《中日甲午战争威海之战》、《黎景嵩与乙未反割台斗争》、《义和团》等,该同学探究的主题应该是( )A.近代中国求民主历程 B.近代中国反侵略历程 C.近代中国求发展历程 D.近代中国反封建历程14、下列历史事件的组合中,搭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 B.赔款2100万银元——《辛丑条约》 C.广州被设为通商口岸——《马关条约》 D.割香港岛给英国——《南京条约》 15、光绪皇帝曾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邓世昌英勇牺牲是在()A.三元里抗英中B.黄海海战中C.威海卫战役中D.反割台斗争中16、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之一的钓鱼岛,历史上很早就属于中国管辖,这一点可见之于中日史籍图志,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了钓鱼岛(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7、“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该现象出现于下列哪一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8、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 )①开设工厂 ②协定关税③片面最惠国待遇 ④领事裁判权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9、“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导致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得出此结论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 C.维新变法运动 D.义和团运动 20、下面反映列强侵华的漫画中,有“你来晚了,已经有人先到了”的题字,“你”最有可能指()-5-\nA.德国B.日本C.俄国D.美国21、2022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说:“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林则徐抗英 B.《马关条约》——反割台斗争 C.《辛丑条约》——太平天国运动 D.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22、《重读近代史》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与这一叙述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23、有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农民最具吸引力的是()A.平均分配土地 B.产品上交国库 C.奖励技术发明 D.开设新式学堂24、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25、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26、《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27、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与“这一集体亮相”无关的是(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台湾割让给日本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辛丑条约》的签订28、在一些学术文章中,有的学者把中国近代史概说成是“近代百年”。这里所说“近代百年”具体指A.1840年一1949年 B.1842年一1956年 C.1840年一1940年 D.l840年一1956年 29、《资政新篇》的主张在太平天国内部并未引起广泛的影响,其根源是()A.战争形势下无暇顾及 B.不符合中国历史发展潮流 -5-\nC.出现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后期 D.超越了农民战争范围30、秦汉的三公九卿制中,政府官员明显具有皇帝家仆性质;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把皇帝家仆正规化、权力化;明清取消宰相制,皇帝直接指挥六部,把家族式统治扩大到整个国家机器。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了()A.中央集权日渐削弱 B.君主专制不断加强C.司法制度不断加强 D.郡县制度不断强化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明代之前的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宰相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史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司,治万事,其任重矣。”材料二:明太祖认为:“自秦以来,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君权”与“相权”关系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怎样的措施削弱“相权”的。(12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4分)(3)概括说明我国古代“君权”与“相权”关系变化体现了怎样的趋势。(4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我们不能希望贸易会立刻就发展到按照该国(指中国)人口的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新部署尚待进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都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材料二:但不论什么时候我们谈到条约的修订,我们都可以提出建议.....我因此毫不迟疑地向你指出几件事,这都是女王陛下政府认为极应该向中国政府力行要求的。.....这些点是:一、争取广泛的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域......二、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到南京为止(包括南京在内)的各城以及浙江沿海人烟稠密的各大城市......三、实行鸦片贸易合法化......七、争取英国国王得有一位长久而光明正大地驻节在北京朝廷。——1845年2月13日英国《克勒拉得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请回答:(1)材料一中“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什么条约?哪些文字最能反应英国要求“修约”的原因?(8分)(2)材料一反映了英国对鸦片战争的结果表示了什么态度?他们又想通过“修约”达到什么目的?(4分)(3)依据所学知识,谈谈“条约缔结”对中国社会的影响。(6分)(4)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的关系。(2分)-5-\n思南中学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半期考试高一年级历史科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2分,共60分)12345678910DDDDABDABA11121314151617181920BCBDBCCBDD21222324252627282930CAAAABBADB二、非选择题31.(1)秦始皇首设丞相,设御史大夫牵制丞相;(3分)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从身份地位低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设内朝对抗外朝;(3分)唐太宗设三省六部,三省长官为宰相,相权有所分散;(3分)宋太祖设同平章事,职务相当于宰相,后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相权进一步分散。(3分)(2)秦朝以来,宰相专权,威胁皇权。(4分)(3)皇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4分)32.(1)《南京条约》;(2分)“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6分)(2)不满足(既得利益);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掠夺原材料。(4分)(3)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分)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西方思想文化传入中国,冲击中国旧观念、旧习俗。(3分)(4)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2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