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科学)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香港中学历史教材描述西周:“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书中的“封建制度”在内地中学历史教材的提法是A.分封制 B.封建社会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度2.自2022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节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王位世袭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3.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攻打匈奴D.修筑长城4.隋唐时期实施的科举制度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下列属于其意义的是①打破特权垄断,扩大人才来源 ②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③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④给下层人们从政创造了机会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5.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A.防止宰相权重难控B.完善中央集权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扩大民主权利6.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7.纵观明代,经常发生皇帝不理政务,甚至二十年不上朝的事情。但即使皇帝不上朝理政,国家机器也能依靠一班大臣和一整套政务流程维持正常运转。这是因为A.宦官专权B.内阁的作用C.六部掌握实权D.军机处的设置8.“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这是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对工作的描述。它说明军机大臣的职能主要是A.与皇帝“共治国事”B.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C.“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D.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9.清末御史张瑞荫的一份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这说明军机处①防止了大臣专权 ②强化了君主专制 ③削弱了大臣的权力 ④扩大了统治基础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10.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11.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其主要理由应该是-6-\nA.法典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 B.法典规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C.与习惯法相比,该法典内容有大量的扩充 D.法典明文公示,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12.“第五表: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它反映了罗马法A.严格保护私有财产 B.规定罪犯要负刑事责任C.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D.认为法律代表公共意志13.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英国是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驱。这是因为英国“光荣革命”后产生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A.第一部成文宪法B.多党制的议会C.总统制D.君主立宪制14.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质上反映了A.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结束 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完全胜利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建势力的妥协 D.内阁制度的形成15.钱乘旦在《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写道:“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而工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他们是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所在,是国家财富和力量的源泉。”为改变这种状况而引发的事件是A.《权利请愿书》出台 B.《权利法案》颁布C.责任内阁制的建立D.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16.英国学者威廉斯说,“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确定了国王不得违反的某些法规,而对其能够怎样行动却未明确规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议会有权倒阁 ②议会制约王权 ③议会拥有绝对权力④国王仍保有很大权力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所以资本主义代议制又称议会制。下列有关近代西方议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英国首相有权解散议会 B.美国总统对国会负责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 D.德意志帝国皇帝有权解散议会18.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各州不论大小,均为两名。这一规定调和了A.大州与小州的矛盾 B.共和党与民主党的矛盾 C.美国与英国的矛盾 D.立法权与行政权的矛盾19.与英国政治制度相比,之所以说“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主要是因为 A.皇帝和宰相掌帝国行政大权 B.联邦议会权力大于帝国议会C.宰相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 D.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20.古希腊的“民主”是指大多数人的统治,这在古希腊所有的政治学著作中是一个公认的标准。它是一种“多数表决”的民主制。近代西方民主制度是以个人主义和社会契约论为基础,人民选举的权力机关行使民主。对比古希腊和近现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得出正确结论是A.二者的性质相同 B.两种制度下都不可能出现以权谋私C.民主形式从直接民主到间接民主的变化 D.二者的适用对象基本相同21.对英国国家元首伊丽莎白二世和政府首脑卡梅伦以及与议会权力关系的表述,表述正确的是①卡梅伦的权力受到伊丽莎白二世的制约②-6-\n如果现在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以卡梅伦为首的内阁就必定要下台③议会通过的议案,伊丽莎白二世基本无权否决④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以卡梅伦为首的内阁可以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内阁也可以下台A.②③④ B.③④ C.④ D.①③22.19世纪英国的一位政治家对美国1787年宪法这样评价:“它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来的最美妙的杰作。”下列选项不支持此观点的是A.这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B.宪法赋予联邦政府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稳固和统一C.宪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防止专制独裁D.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实现了人民的自由平等23.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各国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说明A.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 B.共和政体的确立C.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 D.欧洲资本主义制度诞生24.美国1787年宪法把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B.总统掌握国家行政大权,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C.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废止国会通过的法律D.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2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两国代议制的相同点是A.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B.国家元首拥有统治权C.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D.代议制都名不副实26.以下对美国政治体制认识错误的是①立法、行政、司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三权分立学说的具体体现②本着相互制衡的原则,参议院和众议院可以弹劾联邦法院的大法官③内阁既向总统负责,也向国会负责④政府各部门之间实行“分权与制衡”原则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27.有人评价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时指出:“经由男性普选产生的议会要取决于民众的愿望,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民主的。然而国家的大臣只向皇帝负责,而不是向民选的议会负责。此外,它只是一个把各邦国的统治者结合起来的帝国,而不是把人民结合在一起的国家。”这反映了当时的德意志帝国①没有实行联邦制②妇女享有选举权③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④采用资产阶级代议制A.①②B.①③④C.②③D.③④28.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英国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英国A.实行责任内阁制B.确立君主立宪制C.颁布《权利法案》D.进行圈地运动29.在英国代议制中,真正掌握国家行政大权的是A.英王B.首相C.议会D.政府30.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条约内容是①开设工厂②协定关税③片面最惠国待遇④领事裁判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1.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其主要依据是-6-\nA.两次战争都是由英国发起B.两次战争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C.两次战争的起因和性质基本相同D.两次战争相隔时间很短32.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A.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B.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C.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D.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33.“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指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34.据统计,从1840年起到1861年止,描述世界大势的著作至少出现了22种之多。产生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鸦片战争的失败B.晚晴统治的腐败C.国内政局的动荡D.西方思想的冲击35.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①是错误的,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②是正确的,认识到战争的实质③是为英国殖民者进行辩护④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二、材料解析题36.(30分)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闻名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 (美国)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的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在太阳系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曾说过,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本质区别,由此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在这方面的重要意义。(16分)-6-\n(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 “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和“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14分)-6-\n-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