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史记·殷本纪》记载:“自仲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的商朝( )A.外患不断,以致商王多次迁都B.实行分封制,诸侯割据混战C.王室内部为争夺王位,内乱不止D.实行宗法制,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2.《左传》记载,西周初年,周王责令鲁国国君赴镐京贡献鲁国特产。春秋初年,周桓王、周顷王曾先后派人去鲁国求葬费、“告饥”“求车”。这一转变突出体现了( )A.周王室日趋衰微B.周王室受到各诸侯的摆布C.鲁国国君服从周王的调遣D.鲁国是当时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3.“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这说明西周宗法制度确立的主要目的是( )A.削弱庶子政治权力 B.区别大宗小宗C.规定嫡长子为世子 D.稳定统治秩序4.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C.体现了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关系D.体现了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5.秦半两钱作为中国最早的统一货币,其形制外圆内方,以后被历代仿效,成为中国古代铜钱的统一形制。关于这种设计下列说法最全面的是( )A.反映了统治者希望统治区域广阔无边的愿望B.凸显了“皇权至上”和“国家统一”的理念C.蕴含着天圆地方的宇宙观7\nD.体现了中央政权有序治理四方的中心地位6.《韩非子·物权》中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秦始皇所采取的措施中,最能体现“要在中央”政治构想的是( )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设置丞相主持国政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D.厉行文化专制政策7.以下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所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B.封建皇权逐步走向强化C.中央集权得以加强D.郡县制到行省制的演变8.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 )A.内阁地位逐渐提高B.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C.废丞相后政治腐败D.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9.“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它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材料意在揭示( )A.内阁制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B.内阁官员权力弱小,无法助理国政C.明朝皇帝与内阁间的矛盾日益激化D.内阁内部争权夺利,无法发挥效用10.史学家赵翼在描述我国古代某机构职能时说:“即承旨诸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该机构是( )A.尚书省 B.门下省C.内阁 D.军机处11.据史料记载,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7\n官制度是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世官制D.科举制12.下列是有关加强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措施,按其先后顺序排列的是①设置参知政事 ②废丞相、设内阁 ③设立军机处 ④创立三省六部制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②④①③D.④①②③13.古代雅典政治中,能够体现直接民主特点的是A.五百人议事会 B.公民大会 C.十将军委员会 D.执政官制度14.《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这一法典的生产源自A.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B.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C.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D.贵族反对教皇的斗争15.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罗马法中所蕴含的某种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与民族的永恒价值,这个“法律观念”是A.抽签选举、轮流坐庄B.自由、平等、博爱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16.2022年8月,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这个世界体坛盛会起源于古代的希腊。据说古奥运会是为祭祀宙斯神而举办的,运动会期间希腊各邦都必须停战,优胜者将被看做是英雄而受到热烈欢迎。古希腊还规定参加运动会的每个竞技者必须是纯希腊血统、未受过任何刑罚的自由男子,并且禁止妇女参加和观看运动会。对上述材料理解有误的是A.古希腊人十分重视奥运匹克运动会B.古希腊奥运会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和宗教色彩C.由于奥运会的存在,希腊各邦之间不再发生战争D.古代希腊存在着对妇女、奴隶和移民的歧视7\n17.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因为它们与罗马法制不相符合。”对这句话的理解准确的是A.罗马法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B.罗马法保护自由民的利益C.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D.罗马法巩固了帝国的统治18.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19.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f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裁决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20.罗马帝国瓦解了,但罗马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了欧洲人。这主要是指A.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利B.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D.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21题20分,22题2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二 “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这些受封的诸侯王和列侯都是“有土之爵”,在其封地上享有两大特权:一是“自置吏”;二是“得赋敛”。——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材料三 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1)材料一反映了汉初哪些政治制度?指出其渊源。(4分)7\n(2)依据材料二,说明汉初“矫秦县之失策”的措施及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措施导致的后果。(6分)(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10分)7\n(2)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不同政治制度的共同影响。(4分)7\n上饶县中学2022届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CADBBCCAA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DBACCDAAB21.(1)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承袭秦制。(4分)(2)分封诸侯王国。受封王侯在封地上可以自行任命官员、收取赋税。王侯权力过大,危害中央集权。(6分)(3)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犯法诸侯王的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王的防范。(6分)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4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