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上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火塘是少数民族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每年都要进行火塘祭祀,祈求家人安泰。火塘还是一个家庭的象征,分家时要另立火塘。这种习俗源于( )A.图腾崇拜B.分封制C.宗法制D.世袭制2、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后来却使国家政权削弱的是( )A.宗法制的实行B.分封制的实行C.郡县制的实行D.三省六部制的实行3、史载:西周的诸侯国“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这反映出( )A.政治权力按血缘关系分配B.西周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C.周天子开始加强中央集权D.诸侯国的权力有等级差别4、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的汤因比赞叹:“中国大一统的局面在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中国两千年来的改朝换代,一直到现在还是大一统的国家。……为什么能保持这样的局面?它的精神文明了不起!”汤因比所说的保持中国统一的“精神文明”应该是( )A.历代忠君报国的忧患意识B.宗法制度维系的家族观念C.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强化D.儒家学说倡导的伦理道德5、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6、(2022·广东文综)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7、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世卿世禄制 ④宗法制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8、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9、“唐太宗在未登极前,曾做过尚书令,及太宗即位,朝臣无敢再当尚书令之职,因此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常虚悬其缺。”这反映出唐代( )A.宰相有职无权B.皇权至高无上C.三省六部制不成熟D.尚书省地位下降10、王昶《军机处题名记》云:“本朝谕旨诰命,……6\n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上谕亦有二:……明发,交内阁,以次交于部、科;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内阁、翰林院撰拟有弗当,又下军机处审定。”材料说明军机处( )A.成为内阁的协理机构B.提高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C.掌握军政要务决策权D.与其他中枢机构分权制衡11、“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孕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每每令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人倍感兴趣。”令研究者“倍感兴趣”的政治制度是指( )A.郡县制B.刺史制度C.科举制D.谏议制度12、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 )A.增加了官吏人才来源B.扩大了官吏权力范围C.完善了官员选拔程序D.加强了思想控制程度13、史载明代内阁“掌献体可否,率陈规海,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清代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屈指,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这说明两者都( )①协助皇帝处理国政 ②代行丞相职权,正式统率六部 ③防止大臣专权,强化君主专制 ④扩大了统治基础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14、《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一书指出:宰辅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辅佐大臣,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这三个阶段依次是( )A.三公制、三省制、军机制B.三公制、六部制、内阁制C.三公制、三省制、六部制D.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15、有资料显示,自梭伦时代起某段时期内,雅典的公民权对新移入的外邦人有条件地开放。到伯利克里时期则规定,其父母皆为雅典人者,始能为雅典人,拥有雅典公民身份。这说明( )A.梭伦时代雅典公民权向所有居民开放B.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制发展到顶峰C.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表现为公民范围的不断扩大D.随着雅典实力的不断增强对公民权的限定日益严格16、秦朝实行的郡县制、雅典的梭伦改革都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巨大的进步影响,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A.加强了中央集权B.缓和了社会矛盾C.打破了世袭特权D.推进了民主进程17、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公民的权利与规模意味着政治是在公开场合进行的。而雅典人通常在雅典卫城西面的普尼克斯山半圆形的山坡上集会。……它的形状确保了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出席的人。”此段描述( )A.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开放性B.反映了雅典分权与制衡的民主原则C.折射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D.揭示了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18、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③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A.①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9、《十二铜表法》有这样的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这体现了( )A.《十二铜表法》维护了贵族的利益B.《十二铜表法》蕴含法治的精神C.《十二铜表法》使平民的权益得到保护D.《十二铜表法》使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20、罗马法是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列司法理念中,明显违背罗马法原则的是( )A.被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B.被告有权利在法庭上同原告对质C.主要按照以往的习惯和判例进行判决D.主要按照法律和法学家解释进行判决6\n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国家是文明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国家政权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时代不同而各具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秦国)以征服其他国家为职志,其所拟之消灭者仅是对方的王室与贵族,秦王本身的重要卿相,却全属客籍,即统一天下之后亦然。秦之记录里看不出人民因原有国籍而受亲疏歧视的待遇。——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二吴王濞招天下之亡命之徒铸钱,淮南王长收聚汉诸侯人及有罪逃亡者,江都王非亦招揽四方豪杰。……赵王彭祖,让商人独买商品以专其利,收入多于国家租税,而贵族与商人,声千互通,相为消长,这些情况皆足以动摇政局。——据钱穆《秦汉史》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避免“因原有国籍而受亲疏歧视的待遇”秦采取的政治举措及其历史进步性。(6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汉王国对中央构成哪些方面的威胁。汉代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实践的效果说明的本质问题是什么?(6分)(3)根据所学知识,分别列举西汉、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10分)22、(18分)官吏选拔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类的政治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雅典人口总数雅典公民总数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表决形式程序罪名陪审员审判员产生方式约40万约4.2万6000501抽签举手一审制慢神和蛊惑青年、材料二唐代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及内容科目初试二试三试明经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1)据材料一,古代雅典公职人员的选拔有什么特点?并做简要评价。(7分)(2)据材料二,概括唐代科举制的特点。(3分)6\n(3)对比材料一、二,指出二者在官吏(公职人员)选拔上的异同点。(8分)6\n2022-2022上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考试答题卡一、选择题(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非选择题(共40分)21、(22分)(1)(2)(3) 22.(18分)(1)(2) 6\n(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