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2.《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材料描述的分封主体是A.王族 B.功臣 C.姻亲 D.先代贵族3.杜甫诗中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齐鲁”之称源于西周分封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召公之子受封于鲁B.鲁国诸侯对周天子定期朝贡C.鲁国是因功臣受封D.鲁国继承商的祖宗祭祀体系4.西周时期某诸侯国君有子四人,依年龄从大到小分别是甲、乙、丙、丁,其中甲、丁是庶子,乙、丙是嫡子,应该继承诸侯之位的是A.甲B.乙C.丙D.丁5.清朝小说《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九回:“自己辛苦了一辈子,挣了这钱大家分,死下来又没有个传宗接代的人,不知当初要留着这些钱何用。”与主人公如此感慨产生关联的是A.分封制B.宗法制C.科举制D.郡县制6.《礼记》中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这说明礼乐制度A.有稳定社会秩序的功效B.突出强调社会等级分化C.与宗法分封制互为表里D.促使社会风俗的同一化7.春秋初期发生过“周郑交质”,郑庄公姬寤生先把世子(继承人)送到周都城,周平王接着把太子送到了郑国居住,以证明双方互信。这反映出A.周王对诸侯的控制力不足B.嫡长子继承制度遭到破坏C.同姓诸侯国恪守分封义务D.周礼规范了贵族阶层道德8.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的是A.纲常礼教B.儒家思想C.礼乐制度D.中央集权制9.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中央集权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独断性和随意性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10.秦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赵佗任南海郡郡尉。赵佗A.定期朝觐秦始皇B.秦始皇任命的官吏C.负责将地方财赋运送中央D.协助秦始皇处理中央政务11.秦朝政府的一位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主要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是-7-\n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12.在位时期注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用人,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形成“内朝”和“外朝”政治现象的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13.据《汉书》记载,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该官员属于A.十三州刺史 B.御史大夫 C.参知政事 D.三司使14.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15.北宋蔡襄在《国论要目》中说:“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虽有武臣,盖仅有也。”这说明北宋统治政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A.重文轻武B.知人善任C.宋朝官员均为文人D.分化事权16.“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A.内阁制度B.宰相制度C.宦官集团D.胡惟庸集团17.隋唐时期,宰相都是可以坐的。到了宋朝,太祖认为坐着对皇帝不敬,就把椅子撤走了。到了明清时期,大臣奏事必须跪着。由坐到站再到跪的变化,说明了A.中央集权的强化B.封建等级秩序的模糊C.君主专制的加强D.古代礼仪制度的不断发展18.下列文献记载,按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之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②“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机房”③“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④“封建亲戚,以藩屏周”A.④①③②B.④①②③C.①②④③D.③④①②19.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A.汉朝的刺史B.宋朝的通判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20.《范进中举》中,范进依凭一项制度由赤贫之民一跃官至御史巡抚,人民中的优秀分子有参政机会,体现了它的公平公正。该制度A.分封制B.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D.察举制21.“光荣属于希腊,宏伟属于罗马”这句话主要反映了希腊罗马在人类文明历史上的地位。古代希腊、罗马在人类历史上最主要的贡献在于留给后代的A.航海与建筑B.民主与法律C.自由与强权D.殖民与征服22.在整体地理环境内,希腊居民的活动范围局限在了地中海的周边,形成了一个个分散的、与母邦相独立的殖民点。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最大影响是A.有利于希腊发展工商业B.有利于希腊民主传统的形成-7-\nC.有利于希腊向海外扩张D.有利于希腊航海事业的发展23.亚里士多德讲道“……过于稠密的人口不可能保持一定的秩序,就难以建立一个政体(不能知道当官的是什么人)。”这说明亚里士多德主张A.让少数人掌握民主权B.在政治上人人平等C.小国寡民的政治体制D.平民有权监督官员24.在古代雅典,没有兄弟的女儿虽然不能直接取得父亲的遗产,但可把这个遗产转移给她的儿子。这主要是因为A.妇女不具有公民权B.遗产属于私有财产C.儿子是唯一继承者D.妇女无力管理遗产25.“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这段话表明雅典A.人民主权的政治特点B.男性公民普遍积极参政C.轮番而治的政治特点D.所有居民都享有民主权利26.自伯利克里时代开始,雅典实行公职给薪制,出席公民大会者每次给薪1个奥波尔,至公元前327年,每次给薪6个奥波尔,参加重要会议者领取9个奥波尔。这表明当时雅典A.鼓励公民积极参政B.城邦经济繁荣发达C.重视消除贫富差距D.民主已发展到顶峰27.柏拉图说:“社会中没有知识、没有教养、没有政治智慧的下层群众掌握政治权力,政治生活的狂热使得他们很容易丧失理性,进而做出草率的、不合理的政治决策。”作者意在说明雅典( )A.抽签选举的局限B.多数人暴政的实质C.轮番而治的危害D.直接民主制的弊端28.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A.注重证据B.主张重罪轻罚C.纵容犯罪D.维护贵族利益29.英国保守党领袖特蕾莎是继撒切尔夫人之后的第二位女首相。特蕾莎•梅能否连任的关键在于A.议会的支持B.工党的态度C.民意支持率D.国王的态度30.它是向旧制度的公开挑战……改变了几百年的选举议员的做法,这意味着土地贵族和金融寡头不得不作出让步。26个有两个议员的城市全是新兴的工业城市。因此,工业资产阶级无疑绝对是这次改革的绝对获益者。材料中的“它”指的是A.1688年光荣革命B.1689年《权利法案》C.1832年议会改革D.责任内阁制的形成31.2022年7月,保守党领袖特蕾莎·梅组建英国新一届政府。特蕾莎·梅成为继玛格丽特·撒切尔之后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其出任英国首相是因为A.英国国民选举B.前任首相推荐C.国王直接任命D.她是下院多数党领袖32.英国1679年通过了《人身保护法》,该法案针对复辟王朝肆意抓人,侵害反对派议员人身自由的行径提出来的,规定在逮捕人之前应先公布他的罪状,被捕者有权要求立刻依法审讯。议会上院曾力图阻扰这项立法,但下院不屈不挠,终于三度通过。这说明当时英国-7-\nA.注重维护个人自由权利B.进一步扩大了议会权力C.上院权力己转移到下院D.上下两院权力斗争激烈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3个小题,33小题22分,34小题18分,35小题12分,共52分.)33.(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汉初行政图图二唐代中后期形势图材料二(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15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提举常平(管长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使用武人。——摘编自朱绍候《中国古代史》材料三《元史》记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摘编自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和唐代中后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并分析其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宋代为加强地方管理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代行省制的特点及影响。(8分)-7-\n34.(18分)雅典民主政治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公民大会遗址图二陶片点票材料二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雅典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是自由,而自由具有两个标准,一个标准是轮流地统治和被统治,另一个标准是按照个人所喜欢的方式来生活。……民主离不开自由,而自由也离不开严格的政治平等。……民主的正义观念是指数量上的平等,而不是基于个人能力上的平等。民主政体中穷人比富人拥有更多的主权权力,因为穷人占多数。——摘自《民主思想的历史轨迹》材料三雅典居民比例示意图(1)材料一体现了雅典的两项重要制度,简述其职能或作用。(8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4分)(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雅典民主政治得与失的看法。(4分)(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希腊民主政治与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2分)35.(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7-\n在这个时候,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内阁逐渐……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构。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1742年,沃尔波内阁的政策遭到议会反对,沃尔波辞职,创下了首相遭到议会反对时,应辞职向议会谢罪的惯例。1783-1784年,小皮特内阁遭到下院反对,内阁决定解散下院,提前进行议会选举,由新成立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世界史资料》材料三1832年6月7日,选举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议席分配两个方面。……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有2000~4000人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是怎样“克服专制王权”的。(2)材料二反映英国政治制度的一次主要创新是什么?其特点是什么?(3)据材料三概括1832年改革后英国议会发生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指出这种变化对英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英国的政治制度创新有何认识?-7-\n高一期中历史答案2022.1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5AABBB6--10AADDB11-15BBABA16-20BCADC21-25BBCAB26-30ADAAC31-32D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有3个小题,33小题22分,34小题18分,35小题12分,共52分.)33.(22分)【答案】(1)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国权力日益强大,威胁中央集权。(4分)唐中后期:地方设置藩镇,由节度使管辖;节度使权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威胁中央集权。(4分)(2)措施:抽调地方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任用文臣担任地方官,设通判监督;设转运使,将地方大部分的财政收入收交中央。(6分)(3)特点:行省权力较大;行省的设置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4分)影响: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4分,2点即可)34.(18分)【答案】(1)①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体现人民主权。②陶片放逐法是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是民主政治的保障。(8分)(2)特点:轮番而治、政治平等(4分)(3)看法:雅典民主政治只有少数成年男性可成为公民,压抑扼杀其他人的政治权利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4分)(4)关系:雅典民主制是近代西方民主制的源头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深远影响。(2分)35.(12分)【答案】(1)做法:光荣革命(资产阶级统治确立);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2)创新:责任制内阁的形成与发展。特点:内阁拥有行政权,且权力不断扩大;内阁与议会相互制衡。(3)变化:调整选区,重分议席;增加新兴工业城市议席。影响: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上升,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4)认识:制度创新具有渐进性;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