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顾庄等三校2022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请注意: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把它选出来。(每小题1分)1.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各项中体现孟子思想主张的是A.顺其自然,无为而治B.“兼爱”、“非攻”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2.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该水利工程修筑于A.春秋时期秦国B.春秋时期楚国C.战国时期秦国D.战国时期楚国3.柳宗元评价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秦朝A.推行郡县制B.统一度量衡C.允许土地买卖D.建立丞相制4.今年3月21日,联合国发行《世界诗歌日》系列邮票,汉语诗歌选取中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作品《静夜思》。李白被誉为A.诗圣B.诗鬼C.诗神D.诗仙5.右图为清政府下令颁置的“金奔巴瓶”(右为玉签),现存于西藏博物馆。清政府颁置金瓶和玉签突出反映了A.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B.西藏地区经济获得进一步发展C.汉藏民族间文化交流更加密切D.清政府尊重藏族地区宗教信仰6.面对外来侵略,中国人民勇于抗争。下列不属于反抗外来侵略的是A.戚继光抗倭B.郑成功收复台湾C.左宗棠收复新疆D.北伐战争7.马克思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它是激于禁止毒品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这场“决斗”的结果是清政府A.割让香港岛B.赔款白银4.5亿两C.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D.严禁中国人民反帝8.翻开《谢觉哉日记》,1921年6月29日有这样一行字:“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赴全国〇〇〇〇〇之招”。这五个圆圈,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其中“大事”是指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9.下列历史事件与其意义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B.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D.北约、华约组织的建立——美苏冷战对峙局面形成10.2022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日本人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事件中遇难的中国人达A.10万人B.20万人C.30万人以上D.300万人以上11.革命战争时期的特等支前功臣唐和恩(山东莱阳人),每到一地就把途经的地名刻在随身携带的小竹竿上,共刻下了山东、江苏、安徽3个省88个城镇和村庄的名称。这件不寻常的文物,成为人民支前的历史缩影。据你的判断,唐和恩参加支前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12.习近平同志说过:“我们要以宪法为最高法律规范,继续完善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纳入法制轨道。”8\n60多年前,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于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3.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必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损失,造成右图B点到C点经济发展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一五计划”B.三大改造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14.1969年尼克松访问法国时,戴高乐总统对他说:“你现在承认中国要比你将来由于中国强大起来而被迫承认它更好一些。”尼克松为此采取的重要举动是A.帮助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1972年正式访问中国C.1979年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在国际问题上与中国采取一致行动15.以下各项最能说明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是A.促进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流B.使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C.引发了西欧人殖民掠夺的狂潮D.把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16.19世纪中后期,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其实行“废藩置县”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B.消除封建残余C.积极对外扩张D.发展近代工业17.下表为1921—1925年苏俄(1922年改为苏联)农业发展状况,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年份项目192119231925年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662078608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22.1334.5544.24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B.新经济政策提升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斯大林模式突出了农业发展D.一五计划使农业获得发展18.雅尔塔会议奠定了二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基础。下列对会议内容表述有误的是A.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B.决定成立联合国C.苏联准备参加对日作战D.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流水线操作生产”、“多媒体教学”、“提倡低碳环保”。这些现象主要集中反映出科技革命A.提高了社会生产力B.促进了经济迅速发展C.产生了新型工业部门D.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20.数据图片能给我们提供很多直观的信息。分析右面《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结论不正确的是A.日本、联邦德国经济增长迅速B.美国、英国经济增长较慢C.美国丧失头号经济强国地位,一超多强局面被打破D.该时期的经济增长是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之一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30分)8\n21.2022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时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材料一⑴材料一呈现的是一条古代东西交通要道,首先开通这条要道的是谁?开通这条要道有什么意义?(2分)材料二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61-1863)》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四大发明的外传有什么意义?(1分)材料三伏尔泰是欧洲启蒙运动的先驱,民主政治的创立者之一,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家。然而……伏尔泰一生中最崇拜的人,就是中国的孔子。孔子的民本思想,让伏尔泰欣喜不已。孔子启蒙伏尔泰,伏尔泰启蒙西方。⑶结合材料分析伏尔泰吸收了孔子的什么思想?“伏尔泰启蒙西方”的思想精髓在法国大革命中以什么文献体现的?(2分)材料四陈独秀李大钊鲁迅⑷材料四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是学习西方的杰出代表,与他们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⑸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文明交流互鉴应遵循什么原则?(1分)22.近代世界,工业化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8\n材料一我们可以这么说,没有它,就没有我们现在这个世界。它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在当时就是英国一个国家能够对抗整个世界,它还使英国走进了现代化的大门,使英国成为第一个现代化国家,这也就迫使整个世界随着英国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大国崛起》解说词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19世纪的英国在经济方面如何“引领了当时的世界潮流”?(1分)材料二⑵根据材料二回答,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成就最突出的是哪两个国家?(1分)材料三⑶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就?(1分)材料四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项目中国(1952年产量)印度(1950年产量)美国(1950年产量钢产量(人均)2.37千克4千克538.3千克发电量(人均)2.76千瓦时10.9千瓦时2949千瓦时⑷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存在着什么问题?为此我国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⑸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50年代我国工业化建设的两项成就。(2分)⑹综合上述材料,你怎样看待工业化与国家富强的关系?(1分)8\n23.我国疆域辽阔,海岸线漫长。反思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辉煌与屈辱并存”的海洋之路,说明了海洋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对于促使中华民族海权意识的崛起,无疑能起到一种振聋发聩的作用。(7分)材料一明初,由于明成祖朱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摘自王介南著《中外文化交流史》⑴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2分)材料二英国想当世界霸主,做的是海洋文章。……在其海洋称霸的3个世纪中,英国获得了遍及全球的海外殖民地,面积比它本土大150倍。这大大扩充了海外贸易,由此也刺激了英国本土的经济发展……大英帝国崛起了,英国骄傲地称自己是“日不落帝国”。——摘编自张炜《大国之道·船舰与海权》十七世纪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英国选择了民主,而中国选择了专制;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此后,在西方列强的武力威胁下,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开放了多处通商口岸。⑵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对两国各自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材料三(美国)在处理中国问题之时,首要的目标是:(一)防止任何外部国家或国家集团处于政治上的绝对控制地位;(二)坚持门户开放,而且是在超出对这个词的一般理解的更广泛的意义上。——(美)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著《大国海权》⑶20世纪20年代,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利益,召开了哪次国际会议?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这次会议上美国是如何损害中国主权的?(2分)材料四伴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实施,近年来中国周边国家频频挑战我海洋权益。在南海,菲律宾等国袭扰中国渔船,与中国海监、渔政船僵持对峙;在东海,日本挑起购岛闹剧,意图强占我钓鱼岛海域。与此同时,日本、菲律宾等国的一些政要不时在历史、岛争等敏感问题上释放挑衅性言论,抹黑、指责中国,造成中菲、中日关系紧张。⑷针对材料四中南海及钓鱼岛主权之争问题,有人认为应和平解决,也有人主张武力出击。你认为采取什么方式解决?请说明理由。(1分)8\n24.2022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诞辰111周年。以此为契机,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筹备“中国近现代伟人风采”探究活动。请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问题。(8分)【推翻帝制孙中山】材料一1961年10月10日,周恩来在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大会上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为以后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家,是杰出的民主主义者,他在这次革命中起了重大的作用。”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是什么?(1分)【当家做主毛泽东】材料二2022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上说:“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并为我们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积累了经验和提供了条件……”⑵写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的时间和标志。(1分)材料三见右图⑶写出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及时间(年月日)。(1分)【富裕强盛邓小平】材料四1997年2月25日,江泽民在邓小平追悼大会上说,邓小平“领导我们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在这条道路上,国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综合国力愈益强盛起来,人民生活逐步富裕起来,社会主义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⑷我国开始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哪一次会议之后?(1分)⑸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这是为什么?(2分)【复兴追梦习近平】材料五2022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座谈会上说:“五四精神体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追求的先进价值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都是我们今天依然应该坚守和践行的核心价值……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材料六见右图⑹简答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1分)⑺结合五四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自己的实际,简要谈谈“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的道理或认识。(1分)8\n2022——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九年级历史参考答案21.⑴张骞。(1分)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1分)⑵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符合题意即可)⑶孔子的民本思想《人权宣言》(2分)⑷新文化运动(1分)⑸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平等的。文明交流互鉴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善于学习先进的外来文明等。(1分。言之有理即可)22.⑴工业革命(1分)⑵美国、德国(1分)⑶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工业大国。(1分)⑷中国重工业基础薄弱。(1分。工业水平落后也可)我国编制和实行了“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1分)⑸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无缝管厂相继开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武汉长江大桥飞架南北。(2分。答出其中两项即可)⑹实现工业化是强国的必由之路。国家要强盛,必须发展重工业。从国情出发,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业化发展道路等。(1分,言之有理即可)8\n⑹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必须有“彻底”“反帝反封建”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三个关键词。1分)⑺此题为开放性题目,没有标准答案。只要结合了五四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联系自己的实际,具有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即可。1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