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选择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1.以下不属于内力作用表现形式的是( )A.变质作用 B.岩浆活动C.侵蚀作用D.地壳运动2.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和冰岛火山爆发说明了A.内力作用都进行得极其缓慢B.内力作用都进行得非常快,可以在瞬间改变地表形态C.火山喷发导致的地表形态的变迁不属于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D.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说明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缓慢改变读“人民币版图案”图(部分),判断3~4题。3.该版面景观是( )A.九寨沟风光B.桂林山水C.鼎湖山保护区D.长白山天池4.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冰蚀作用B.流水侵蚀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D.海浪侵蚀作用读某地等温线分布及地质剖面图,回答5~6题。5.该处的地形及地质构造是( )A.背斜成山B.向斜成谷C.背斜成谷D.向斜成山6.该地质构造( )A.便于储水B.便于储油C.上部岩层较老D.两侧岩层较新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7~9题。7.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A.河漫滩B.冲积扇C.三角洲D.侵蚀平原\n8.P处沉积作用最显著的月份是A.1月B.3月C.7月D.10月9.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聚落选址在Q地的最佳位置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行星风系是形成气候的重要因素。完成10~12题。10.由于热力因素形成的气压带及其空气垂直运动的方向是()A.赤道低气压带,上升B.副热带高气压带,上升C.极地高气压带,上升D.副极地低气压带,上升11.若南半球的某风带南侧为高气压带,北侧为低气压带,则该风带的盛行风向是()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12.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和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相比较,其最主要的差异体现在()A.气温的季节变化B.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变化C.降水的季节变化D.盛行风向的季节变化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13~14题。13.现在我们都在提倡低碳生活,实现低碳生活会使图中()A.①减少 B.②减少C.③减少 D.⑥减少14.与青藏高原小麦产量高、质量好有关的是()A.①小②大B.①大③小C.③小⑦大D.④大⑥小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某时刻的地面天气形势图。读图完成15~16题。15.甲、乙、丙、丁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n16.据图判断a、b、c、d四地天气描述正确的可能是()A.b地为阴雨天气B.c地区天气晴朗C.a地吹西北风D.d地吹西北风在水库及其周围,由于地面热容量的差异,导致了局部小气候的产生。读图回答17~18题。17.若该水库旁建有一度假村,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该水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18.关于水库对库区周边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A.风力减弱B.降水量减少C.气温年较差增大,日较差减小D.增加周边地区空气湿度读“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回答19~20题。19.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D>C>A>B B.A>B>D>CC.C>D>A>BD.C>D>B>A20.此季节,对图中所示大陆上的等温线说法正确的是( )①向高纬凸出 ②向低纬凸出 ③向北凸处 ④向南凸出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022年11月5日,中国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正式从广州启程奔赴南极。考察队将4次穿越西风带,预计航程27460多海里,于2022年4月上旬返回上海港。据此完成21~23题。21.启程时,控制亚洲大陆的气压中心是( )A.亚洲低压 B.亚洲高压C.阿留申低压D.夏威夷高压22.此季节,北半球发生断裂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n23.考察期间,东亚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下图示意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百帕)的时空分布状况。图甲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乙表示某年情况。读图完成24~26题。24.结合图中信息判断,正常年份北半球夏季风最强的地区大致位于A.赤道附近大陆东岸B.副热带地区大陆东岸C.赤道附近大陆西岸D.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25.图乙所示年份的上半年,冬、夏季风势力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A.冬季风偏强,夏季风偏弱B.冬、夏季风均偏强C.冬季风偏弱,夏季风偏强D.冬、夏季风均偏弱26.图中负值中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大洋东、西岸洋流性质的变化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C.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读某天气系统经过石家庄市前后的气温(℃)、气压(hPa)、降水(mm)、风速(m/s)变化示意图,完成27~28题。27.该天气系统是A.气旋 B.反气旋 C.冷锋 D.暖锋28.该天气系统到达石家庄市的时间是A.29日B.31日C.1日D.3日下图为“某观测站某年8月1日至3日雨量及河流水文过程线图”。读图,回答29~30题。\n29.该河段易出现险情的时间为( )A.8月1日6时至12时B.8月1日9时至8月2日18时C.8月2日6时和8月3日3时D.雨停后15小时至36小时30.未来在相同降雨状态下,如果图中水文过程线( )A.洪峰水位升高,可能是由于上游大量退耕还湖B.洪峰水位降低,可能是由于下游修建大型水库C.洪峰点向右偏移,可能是由于上游植被恢复较好D.洪峰点向左偏移,可能是由于下游开挖泄洪通道下图为“水的自然、社会循环示意图”。31.图中①②分别表示( )A.降水、蒸发B.地表径流、地下径流C.蒸发、降水D.地下径流、地表径流下图为某大陆西岸一段河流在某季节的等潜水位线分布图,读图回答32~33题。\n32.此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印度洋海区洋流逆时针流动B.亚洲高压最为强盛C.澳大利亚北部海岸盛行东南风D.该河河口附近海水盐度达一年内最大33.沿ab线所作的河床剖面示意图是( )读图,回答第34-35题。34.图所示的季节为()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35.该季节,我省大部分地区()A.炎热干燥B.温和多雨C.寒冷干燥D.炎热多雨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矿石进口地。读图回答36~38题。\n36.图中洋流所在的大洋为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37.图中洋流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A.增加了湿、热程度B.降低了干、热程度C.减轻了寒冷的状况D.加剧了干燥状况38.7月份将该地铁矿石运往上海,货轮在航行过程中总体上A.顺风顺水B.顺风逆水C.逆风顺水D.逆风逆水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39~40题。39.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A.温室效应B.热力环流C.海陆热力差异D.风的形成40.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综合题(共3题,共40分)41.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14分):\n(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板块名称:A,B,C。(2)图中①和②或③和④四地距离在不断缩短的是,原因是。(3)红海仍在不断扩展的原因是。(4)新华社3月25日消息,多灾多难的阿富汗发生里氏6.0级地震,至今已知有4800人死亡。试分析其原因。42.某科学小组进行考察活动,下图表示该次考察活动的路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②洋流的名称是________,流向大体是________.(2)若1月份科学小组乘坐的轮船航行至①海区,轮船速度________(较快、较慢),请说明原因。(3)当科学小组到达②海区时,轮船顺流而行,试说明该洋流对沿岸自然环境的影响。\n4)沿途经过S国南端的“好望角”,试解释其被称为“好望不好过”的原因。43.读某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16分)(1)该气候类型是______气候。分布规律是_,在东亚冬季的风向主要是_,该风的性质是_.(2)试从地理位置、大气环流等因素分析该气候形成的原因。(3)下图中的四幅气候资料图中,与乙地的气候特征相符的是图______。(4)根据气温和降水判定下图中①的气候类型是______,其气候特点是______,成因是______(5)图中甲、丙两个气候区的纬度分布有什么差异?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差异?\n41.(1)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2)3和4,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3)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4)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42..(1)本格拉寒流自南向北(2)较快 1月份①海区(北印度洋)盛行东北风,洋流的流向为自东向西,轮船航行顺风顺水,因而速度较快。(3)降温减湿,形成了热带荒漠景观;多海雾。(4)地处西风带,面临广阔的海洋,风大浪高,不利于航行。43.答案:(1)亚热带季风(性湿润)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西北风寒冷干燥(2)位于亚热带大陆东岸;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上形成随季节变化的高、低气压中心,形成季风环流,受不同性质的冬、夏季风的影响。(3)④ (4)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夏季受副高控制,冬季受西风控制.(5)甲气候区的北界比丙气候区低(约5°纬度)。因甲地区西靠最大的大陆,东临最大的海洋,冬季风最为显著,冬季气温较同纬度的丙地区更低,亚热带界线向更低纬度推移。丙地区冬季风不够显著,冬季气温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