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虑中学2022级高二10月调研考试地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下图示意甲、乙两岛屿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信息表明()A.甲岛位于乙岛的东北方向B.乙图的比例尺比甲图小C.乙岛河流众多航运价值高D.乙岛东南部降水少于西北部2.甲岛的面积约为()A.0.96万km2B.4.8万km2C.8.4万km2D.14.5万km23.甲岛植被茂密,多河流、湖沼,有“绿宝石岛”之称,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光照C.水分D.土壤图中的横线代表60ºN纬线,读图回答下面小题:4.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太平洋的是()A.甲B.乙C.丙D.丁5.下列各组大洲中大陆均为北回归线穿过的是()A.亚洲 欧洲 南美洲B.亚洲 欧洲 北美洲C.非洲 亚洲 北美洲D.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读七大洲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6.关于各大洲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平均海拔最低B.②平均海拔最高C.③陆地面积最大D.⑤-14-\n跨经度范围最广7.①②分界线是()A.乌拉尔山B.苏伊士运河C.大高加索山D.乌拉尔河8.以桑巴、足球文化著名的大洲是()A.①B.②C.③D.④下图为某岛国位置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9.该岛位于()A.欧洲B.西亚C.南亚D.非洲10.从该岛出发到我国上海,最短的航海路线途径的交通要道是()A.直布罗陀海峡B.马六甲海峡C.苏伊士运河D.麦哲伦海峡近年来,全球变暖使北极(海洋运输)航线的开通逐渐成为可能。下围示意竖版世界地图中北极航线(包括东北航线和西北航线),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1.图中甲所在大洋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14-\n12.东北航线、西北航线汇合处M为()A.马六甲海峡B.德雷克海峡C.直布罗陀海峡D.白令海峡13.若北极航线开通,从亚洲东北部到北美洲东海岸最近的航线是()A.东北航线B.西北航线C.经苏伊士运河航线D.经巴拿马运河航线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14.图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A.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B.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C.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D.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15.下列关于图中丙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B.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C.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D.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16.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是()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 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⑥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⑤⑥下图是“巴基斯坦地形图和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4-\n 17.巴基斯坦的地形地势特点是()A.地势东北高,西南低B.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C.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D.西部高原山地、东部平原18.伊斯兰堡比卡拉奇降水多的原因有()①夏季气温高,多对流雨 ②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③距离印度洋近,多台风雨 ④终年受低气压控制,多锋面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9.图中平原地带种植业规模的扩大,对L湖产生的影响是()A.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湖泊面积缩小,湖岸线后退B.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湖水富营养化严重C.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湖泊淤积严重,面积萎缩D.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萎缩20.“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包括()①土壤表层积聚的盐分②湖泊萎缩露出的湖底中的盐分③盐矿生产中产生的盐尘④强风所带来的北冰洋中的盐分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4-\n读东半球中的北半球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21.上图中①②③处分别是甲洲与其他洲的分界线,它们分别是()A.乌拉尔山脉、白令海峡、苏伊士运河B.大高加索山脉、白令海峡、乌拉尔河C.乌拉尔山脉、土耳其海峡、巴拿马运河D.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22.下列有关甲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复杂多样B.气候海洋性显著,河流放射状分布C.甲洲大陆内部,大陆性气候分布广D.经纬度跨度大,热带草原气候显著日本东京获得了2022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根据图完成下列问题。23.2022年,东京举办夏季奥运会时可能()A.樱花烂漫B.大雨倾盆C.炎热干燥D.大雪迷蒙24.日本IT产业集中在甲岛,故甲岛被称为“硅岛”,其原因是该岛()①海运便利②高速公路发达③环境洁净④科技发达⑤劳动力丰富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各题。-14-\n25.图示区域西部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A.盛行西风受到地形抬升B.受沿岸寒流影响C.西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D.东南信风带来丰沛水汽26.甲地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风力堆积B.风力侵蚀C.流水侵蚀D.流水堆积27.下列选项中,符合乙地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A.机械化水平高B.粗放经营,商品率低C.生产规模大D.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高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28.有关①国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绝大部分领土在热带和亚热带B.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产粮最多的国家C.印度河是①国最主要的河流D.恒河三角洲是①国重要的产棉区29.①国半岛的东西沿海地带最主要的农作物是()A.小麦B.水稻C.茶D.黄麻读印度示意图,分析回答下面小题:-14-\n30.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亚洲面积最大,耕地最多的国家②棉花主要分布在恒河及印度河流域③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④发展中国家中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31.图示农作物分布是指()A.小麦B.棉花C.黄麻D.水稻32.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工业区是()A.a工业区B.b工业区C.c工业区D.d工业区33.位于恒河口附近,印度重要的海港和麻纺织工业中心为()A.新德里B.加尔各答C.孟买D.班加罗尔读世界某区域轮廓图,图中虚线MN为晨昏线。此时乙岛东北部降水量大于西南部。完成下列各题。34.此时,图中A港的昼长约()A.11时B.11时20分C.12时D.12时20分35.甲地区商品率较高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水稻种植业B.大牧场放牧业C.种植园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36.下列关于该区域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区域人口密度较小B.南部海域处于繁忙的海运线上C.甲地分布有黑色人种D.印度教、佛教的发源地37.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A.泰国B.缅甸C.越南D.老挝塔吉克斯坦是中亚唯一的内陆高山国。该国拥有整个中亚地区60%-14-\n的水资源,境内山地和高原约占90%,其中约一半在海拔3000米以上,有“高山国”之称。读图并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38.塔吉克斯坦成为中亚地区水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原因是()A.有很多大河流经B.离海洋较近C.纬度较低D.地处山地和高原39.图中地区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土壤盐碱化B.沙尘暴C.水土流失D.洪涝灾害40.2022年11月,新西兰南岛发生8级地震。板块构造学说认为该岛处于()A.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生长界B.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界C.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生长界D.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消亡界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加坡是一个位于岛屿上的城市国家,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平坦且单一,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该国经济发达,2022年常住人口约550万,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约50%的用水仍需从马来西亚进口。为了保障供水安全,该国不断加强对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确保在2061年实现供水完全自给。左图示意新加坡岛及其附近地区,右图为新加坡的气候资料。-14-\n(1)判断新加坡的气候类型,并简述其气候特征和形成原因。(10分)(2)分析新加坡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10分)4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日本靠近日本海一侧以及从本州北部到北海道地区,由于经常出现大雪天气,因而在日语中被称为"豪雪地带"。日本岐阜县白川乡是日本有名的“豪雪地带”(如右图),曾经有过积雪53cm的记录,白川乡有日本规模最大的“合掌造”村落,“合掌造”是日本一种独特的传统民居(如左图),为木造建筑物,不用一根钉子,屋顶以七八十厘米的茅草覆盖,呈“人”字形,两侧约有60°夹角,如同双手合十,因此得名。1995年12月“合掌造”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还被誉为“现实世界的童话屋”,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去观光。(1)根据材料,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板块位置三方面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特点。(6分)(2)分析日本“豪雪地带”降雪量“特别豪”的主要原因。(8分)(3)简述形成“合掌造”民居建筑特色的自然原因。(6分)林虑中学2022级高二10月调研考试地理答案-14-\n1.A2.C3.C【解析】1.由图示经纬网确定,甲岛位于北半球,乙岛位于南半球,乙岛向西到甲岛的经度范围超过180度,所以甲岛在乙岛的东北方向,A项正确。两图南北向图上距离相同,但甲图实际距离跨4个纬度,乙图跨1.5个纬度,所以乙图的比例尺比甲图大,B项错误。乙岛河流呈放射状,河流短促,航运价值低,C.项错误。乙岛地处南半球太平洋热带海域,受东南信风影响,东南部迎风坡降水多于西北部,D项错误。2.通过割补法,甲岛南北长按3个纬度计算,约为333km,东西长按4个经度计算,约为260km,所以最接近的是8.4万km2,C项正确3.甲岛地处北纬40度到60度的大陆西岸,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形成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甲岛植被茂密,多河流、湖沼,与丰富的降水有密切的关系,选C正确。4.A5.C【解析】4.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海陆分布。根据世界大洋的分布规律可知,太平洋经度范围大致为东经105°—180°经线—西经75°,由此判断,甲地位于太平洋,故答案选A。5.根据海陆分布可知,北回归线依次穿过非洲、亚洲、北美洲,故答案选C项。6.D7.B8.C【解析】6.读图分析可知,①为亚洲,平均海拔最低大洲为欧洲,A错误;②为非洲,平均海拔最高的周围南极洲,B错误;③为南美洲,陆地面积最大的周围亚洲,C错误;⑤为南极洲,跨经度范围最大,D正确。故答案选D项。7.①亚洲,②为非洲,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为亚洲与非洲的分界是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故答案选B项。8.南美洲有“地球之肺”之称,桑巴、足球文化著名,③为南美洲,故答案选C项。9.C10.B【解析】9.根据图示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岛位于南亚,为斯里兰卡岛,故答案选C项。10.该岛为斯里兰卡岛。从该岛向东到我国上海,最短的航海路线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故答案选B项。11.A12.D13.B【解析】本题考查地图知识。由图示经纬度可知,甲在南极大陆外侧,澳大利亚大陆与南美大陆之间,是太平洋。根据图示和经纬度定位,M是白令海峡,是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分界线,-14-\n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地球是一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地球上最短航线是连接两点间大圆上的劣弧;若北极航线开通,从亚洲东北部到北美洲东海岸最近的航线是西北航线;东北航线经过的经度弧长更长;经苏伊士运河航线和经巴拿马运河航线,走低纬地区,线路更长。11.由图示经纬度可知,甲在南极大陆外侧,澳大利亚大陆与南美大陆之间,是太平洋。选A正确。12.根据图示和经纬度定位,M是白令海峡,是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分界线,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选D正确。13.地球是一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地球上最短航线是连接两点间大圆上的劣弧;若北极航线开通,从亚洲东北部到北美洲东海岸最近的航线是西北航线;东北航线经过的经度弧长更长;经苏伊士运河航线和经巴拿马运河航线,走低纬地区,线路更长。选B正确。14.B15.A16.B【解析】14.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和陆地轮廓可判断出该地位于中南半岛,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的主要原因是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B正确。15.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和陆地轮廓可判断出该地位于中南半岛,丙地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A正确;夏季受来自海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冬季受来自陆地的东北季风影响,降水少。16.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和陆地轮廓可判断出该地位于中南半岛,是热带季风气候,该河流中、下游平原农业地域类型是季风水田农业,影响其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是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⑥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B正确。17.D18.A【解析】17.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巴基斯坦的地形地势特点是地势西北高,东南低,A错。地形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东部为平原,D对。B、C错。18.伊斯兰堡比卡拉奇降水多的原因有伊斯兰堡夏季气温高,多对流雨,①对。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多地形雨,②对。伊斯兰堡距离印度洋比卡拉奇远,受台风雨影响少,③错。该纬度夏季受印度低气压控制,冬季受高压影响,④错。A对,B、C、D错。19.A20.A【解析】19.图中为中亚地区,当地深居大陆内部,降水稀少,因此种植业的发展需要引河水灌溉。若种植业规模的扩大,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湖岸线后退,湖的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加。故A正确,B错误。该地区降水少,水土流失状况不明显;图中湖泊为咸水湖,不适于围湖造田,而且当地地广人稀,无需通过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故C、D错误。-14-\n20.图中湖泊为咸海,是咸水湖,盐度高,湖面缩小后湖底盐分裸露;当地降水少,土地蒸发旺盛,盐分易在土壤表层积聚。这成为“白风暴”中盐尘得主要来源,故A正确。21.D22.C【解析】21.由图中信息可知,①②为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③为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分别为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苏伊士运河。故选D。22.据图可知,甲为亚洲,地形以山地和高原为主,气候具有大陆性、季风性、复杂性的特点;亚洲内陆地区由于距海远和山地阻挡水汽,降水少,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故选C。23.24.B【小题2】【小题2】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日本的区域地理,日本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要求学生熟悉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23.24.日本夏季不会出现大雪迷茫,D错;樱花烂漫应该是4月份,也不可能,A错;日本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受冷天气影响,可能出现大雨倾盆,B对C错。【小题2】【小题2】IT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要求环境洁净,科技发达,快速的交通条件;海运便利和劳动力丰富对高新技术产业影响比较小,选择B。25.C26.D27.D【解析】25.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位于东南亚和南亚地区,西部为南亚,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季风,西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降水丰富,故选C。26.读图可知,图示甲地区为湄公河三角洲,该地形形成的原因为流水的沉积作用,故选D。27.读图可知,乙位于泰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机械化水平低,投入大量劳动力,商品率低,生产规模小,但是由于精耕细作,水热条件好,所以粮食单位面积产量高,故选D。28.A29.B【解析】28.①国为印度,绝大部分领土在热带和亚热带,印度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但不是产粮最多的国家;印度河是巴基斯坦最主要的河流;孟买是印度重要的产棉区,选A。29.①国为印度,印度半岛的东西沿海地带夏季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种植业,其最主要的农作物是水稻,选B。30.D31.D32.C33.B【解析】30-14-\n.印度面积小于中国,但是亚洲耕地最多的国家;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是发展中国家中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D正确。31.图示农作物主要分布降水较多的沿海平原和东北部,为好暖喜湿的水稻,D正确。32.图中c班加罗尔工业区是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新兴工业区,C正确。33.印度重要的海港和麻纺织工业中心为加尔各答,B正确。34.B35.C36.A【解析】34.根据经纬度及轮廓可知,该地是印度半岛的南部,乙是斯里兰卡。乙岛东北部降水量大于西南部,说明是冬季风作用的结果。此时MN是晨线,此时75ºE交与赤道的位置是晨线,时间是6时,所以A出大约是6时之后,约6时20分左右。因此昼长.约11时20分,故B正确。35.甲地位于南亚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因此其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故C正确。36.印度半岛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因此A项说法错误。南部海域为北印度洋海区,海运繁忙;印度半岛南部有黑色人种分布;印度半岛是印度教、佛教的发源地,B、C、D项说法正确,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项,故A正确。37.D【解析】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老挝,四面都不临海,D对。泰国、缅甸、越南都是临海国,A、B、C错。38.D39.A【解析】38.塔吉克斯坦位于亚欧大陆内部,距海洋远,境内河流规模并不大。但因多山地和高原,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相对较多,水资源相对丰富。故答案选D。39.塔吉克斯坦位于内陆地区,降水较少,由于不合理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再加上蒸发旺盛,从而导致土壤盐渍化严重,故答案选A。40.B【解析】新西兰南岛处于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界,A错,B对;不靠近亚欧板块,CD错。选择B。41.(1)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气候成因:全年受赤道低压控制(2)供给角度: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缺少天然湖泊),河流短小,储存淡水(雨水)的条件差;需求角度: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产生活对淡水需求量大【解析】(1)新加坡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多雨。气候成因是全年受赤道低压控制。(2-14-\n)新加坡的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缺少天然湖泊蓄水。河流短小,储存淡水的条件差。地表水资源少。新加坡的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产生活对淡水需求量大,供应不足。(3)从开源角度分析,应扩大集水区面积,增加雨水的收集和储存。保护自然环境,防止雨水或陆地淡水的污染。实行海水淡化措施,对废水回收利用,工净化处理,提高循环利用率。从节流角度分析,推广使用节水设备,重复利用工业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节水宣传和教育,提高节水意识。42.(1)日本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2)“特别豪雪地区”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西北季风从日本海带来大量水汽;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来自日本海的冬季风受到山脉阻挡抬升,容易形成地形雨(3)“合掌造”村落位于冬季风迎风坡,冬季多暴雪,“合掌造”屋顶厚且坡度大,雪不易堆积;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合掌造”建筑结构支撑作用强,不易倒塌;“合掌造”的建材是木材和茅草,发生地震对人员伤害较小(任意两点即可)【解析】整体分析: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是板块的消亡边界。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西北季风带来大量水汽,在岛屿西部受到山脉阻挡抬升,降雪量大。民居特色与当地多雪、多地震的环境有关。(1)从纬度看,日本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从海陆位置看,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群岛国家。从板块位置看,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是板块的消亡边界,火山地震活动多。(2)日本“特别豪雪地区”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上空,带来大量水汽。在岛屿西部受到山脉阻挡抬升,形成地形雨,降雪量大。(3)日本“合掌造”村落位于冬季风迎风坡地区,冬季多暴雪,“合掌造”屋顶厚且坡度大,雪不易堆积,避免屋顶被雪压塌。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合掌造”建筑结构支撑作用强,不易倒塌。“合掌造”的建材是木材和茅草,发生地震对人员伤害较小,当地木材丰富,取材便利。民居特色与当地多雪、多地震的环境有关。-14-